扁盘动物门(学名:Placozoa)是1971年德国学者K.G.Grell建立的一个门。1971年以黏丝盘虫(Trichoplax adhaerens)为模式种建立,仅确认了四个物种,包括黏丝盘虫以及2018年命名的香港海龙虫(Hoilungia hongkongensis)、2019年命名的地中海多盘虫(Polyplacotoma mediterranea)与2022年命名的Cladtertia collaboinventa,其中地中海多盘虫最接近扁盘动物门的基干。
海生,形状,大小,运动方式与
变形虫相似,可向各方向运动,但它属多细胞动物;身体大多直径2-3mm,最大个体仅4mm,无前后之分,也无
口等
器官,更无神经系统,整个虫体覆盖一参具鞭毛的上皮细胞,背面细胞稍扁平,有光泽,腹面细胞呈柱状,背腹上皮之内充满来源于腹面上皮的
实质组织(parenchyma),内有许多变形细胞。行
出芽生殖和有性生殖。
胚胎发育无逆转现象。以微小的
原生生物为食,腺细胞可分泌酶帮助消化。
无体腔及消化腔,无神经协调系统。整个虫体由几千个细胞构成,排列成双层,虫体有恒定的背腹方向。背面(上表面)由一薄层
扁平细胞构成,其中很多细胞生有一根鞭毛。腹面(下表面)的细胞层较厚,包括二、种类型的细胞:具鞭毛的
柱状细胞和分散于其中的无鞭毛的腺细胞。在背腹两层细胞之间为来源于腹细胞层的星状纤维细胞(stellate fibre cell )也有人称之为星状变形率样细胞的间质层(mesenchymal layer of stellate ameboid cells),这些星状纤维细胞埋在胶状基质中。腹面的细胞层能暂时,匹进去,可能与取食有关。扁盘动物以r微小的原生生物为食,腹细胞层的腺细胞能分泌一些酶消化食物。然后又被同样的腺细胞所吸收,因此它是部分地进行体外消化。其运动一方面借体表鞭毛的摆动进行,腹面的鞭毛摆动使虫体进行滑动;另方面形状改变像变形虫样的运动是由于中胶里的星状纤维细胞协调地进行收缩和松弛所致。通常经分裂和出芽进行
无性生殖,虽然也能进行有性生殖,但对有性过程及其
胚胎发育了解的很少。
由于扁盘动物体仅有四种类型的细胞,且细胞内DNA的含量比其它任何动物的都少.染色体也很小(不大于um>,因此认为它是已知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之一。几乎近百年来一直认为这类动物是一些海绵或腔肠动物的幼虫。直到20世纪60年代后期才发现它具有性生殖及受精卵的早期发育,才证实它是成体。与此同时前苏联的HBaHOB对丝盘虫进行了细胞组织学的研究,生态观察,认为该虫的鞭毛
上皮细胞有吞噬作用,由此他提出应定为吞噬动物门。
关于系统发生,HBaHOB提出应将吞噬动物门立为一个亚界。Barnes将其列入侧生动物,但扁盘动物在个体发育中无逆转现象,因此有学者建议将扁盘动物置于
多孔动物门之后。Grell(1982)认为丝盘虫是真正两胚层的后生动物,并指出背面和腹面的上皮分别同源于外胚层和内胚层,但是在上皮之下的基膜尚未得到证实。由此,有学者认为扁盘动物和真正的两胚层动物相比,可能更接近于多孔动物。近年来又有学者认为扁盘动物丝盘虫是最原始的后生动物,并认为它是多细胞动物起源早期的一个群体学说(Otto Butxhli,1883年)所提的扁囊胚虫(plakula)现存种类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