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德邻,男,
北京大学历史系中国近代史教研室教授,
博士。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戊戌变法史,清末民初政治史。
人物经历
学位学历
1990年在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中国近代文化史博士学位。
1982年毕业于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获历史学
中国近现代史硕士学位。
1964年毕业于北京朝阳区师范学校。
任职简历
1990年在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评为副教授,1996年评为教授。
2002年—2008年任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中国近现代史教研室主任。
人物事件
2018年1月4日下午2:30,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房德邻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公教四楼4201,作了题为“《清光绪帝死因鉴证》质疑”的专题讲座。
本场讲座共分为上、下两场。房德邻在上半场简要介绍了作为“国家清史纂修工程重大学术问题研究专项课题(清光绪帝死因研究)”课题组研究的结题报告而出版的《清光绪帝死因鉴证》(以下简称《报告》),并对该书的结论“慈禧太后亲自下砒霜毒杀光绪帝”提出了质疑,接着根据内务府的档案史料指出该书出现了曲解相关史料的问题,并由此生发出有关历史学研究求真本质的强烈的人文关怀。
房德邻在下半场运用了大量的数据和图表分析,对《报告》所称“光绪帝系砒霜中毒死亡”的论断提出了质疑,尤其对光绪帝第四件衣物含砷量以及砷的分布进行了辨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关光绪之死的历史真相的新的认识。
报告结束后,房德邻对现场同学和校外听众的积极发问,作了耐心解答,并鼓励大家在史学求真的道路上坚持下去。最后,在热烈的掌声中,本场讲座圆满结束。
研究方向
研究中国近代政治史,中国近代思想文化史,戊戌变法史,清末民初政治史。
主讲课程
担任本科教学: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文化史,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中国近代史基本理论。
出版图书
主要贡献
主要论文:《〈大同书〉起稿时间考--兼论康有为早期大同思想》 《历史研究》 1995年第3期。 主要著作: 《清王朝的覆灭》 河南人民出版社 1996年; 《儒学的危机与嬗变》 《儒学的危机与嬗变》 1992年。
论文
《〈春秋繁露〉五行诸篇非董仲舒所著》,《文史》2007年第4期。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读〈‘公车上书’考证补〉献疑》(二),《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2期,4万字。
《康有为与公车上书——读〈‘公车上书’考证补〉献疑》(一),《近代史研究》2007年第1期,4万字。
《评“‘假如’史学》,《近代史研究》2005年第3期,4000字。
《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导读,《与名家一起读经典》,
中国纺织出版社,2003年4月
从近代中西文化论争看中国新文化的发展路向,《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新华文摘》2003年12期转载)
论康有为1888年上书,《浙江学刊》,2003年第4期
评孙中山的自由观,《孙中山与辛亥革命》,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2年9月
论
维新运动领袖康有为,《清史研究》,2002年第1期
时代需要这样的历史学家——读《
范文澜学术思想评传》,《光明日报》,2001年8月21日
维新派“围园”密谋考——兼谈《诡谋直纪》的史料价值,《近代史研究》,2001年第3期
西学东渐与经学的终结,《明清论丛》,
紫禁城出版社,2001年3月
是学术创新,还是歪曲历史——评《温故戊戌年》,《近代史研究》,2000年第5期。有摘要发表于《光明日报》2000年8月4日。
一位当代学人眼中的晚清史——评唐德刚《晚清七十年》,《
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7月25日
康有为与戊戌变法,《戊戌维新与近代中国》论文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年5月。这篇论文是1998年提交给
戊戌变法百周年讨论会的论文,那年有个评奖活动,这篇论文得到“卓达杯”特等奖。
章太炎的经学思想,《章太炎与近代中国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湾善同文教基金会编(
中国文化大学),1999年
正确估价传统文化在现代文化中的作用,《人文杂志》,1998年第4期
《大同书》起稿时间考——兼论康有为的早期大同思想,《历史研究》,1995年第3期(摘要发表在《
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1997年第4期)
传统文化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
炎黄文化研究》,1995年第2期
康有为的疑古思想及其影响,《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
但开风气不为师——《定庵文集》、《续集》,《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广西人民出版社,1993年。
儒家色彩的乌托邦和孔教的启示录,《孔子研究》1992年第3期
魏野畴和他的《中国近世史》,《史学史研究》1992年第3期
国粹主义与爱国主义,《中国近代爱国主义论纲》,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年
清代今文经学简论,《史学论衡》第1集,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
论孙中山共和革命思想的形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1年第5期
近五年来辛亥革命研究述评,《
北京社会科学》,1991年第3期
论国粹主义思潮,《中州学刊》,1991年第3期
康有为全集第一二卷文献学的意义,《史学史研究》,1991年第1期
港脚商人与鸦片战争,《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6期
康有为和廖平的一桩学术公案,《近代史研究》,1990年第4期
许景澄,《清代人物传稿》下卷第5集,
辽宁人民出版社,1990年
西方史学的传入和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史学的创立,《历史教学》,1989年第10期
维新派政治纲领的演变,《历史研究》,1989年第6期
胡适与中国现代文化,《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9年第3期
康有为与近代儒学,《孔子研究》,1989年第1期
张百熙,《清代人物传稿》下卷第4集,
辽宁人民出版社,1988年
康有为与孔教运动,《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8年第6期
光绪皇帝与戊戌密谋无关,《历史教学》,1988年第5期
万国公报与
戊戌变法,《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6年第6期。此文为《新华文摘》转载。又收于《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一书,题为《对八十年代文化热的评价与思考》,人民大学出版社,1987年。
关于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与王俊义合作),《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
严复与西学,《北京师范大学学报》,1985年第6期
戊戌政变研究中的几点不同看法(署名方直),《史学情报》,1984年第2期
近代史总论(与龚书铎合写),《中国历史年鉴》,1984年
戊戌政变史实考辨,《戊戌维新运动史论集》,湖南出版社,1983年
浅析康有为开制度局的主张,《光明日报》,1981年12月14日
辛亥革命,《工人日报》,1981年9月18日
刻苦求学,丕兴国家——辛亥革命时期的爱国留学运动(与李文海合写),《学习与研究》,1981年第4期
郭嵩焘争得了外交声誉吗,《新湘评论》,1981年1期
著作与教材
《清通鉴·道光朝卷》(与人合作),
山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
《
留学生与中外文化交流》,撰写第14章《严复与西学东渐》(实际是以前的一篇论文),主编安宇,
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12月出版。
《20世纪中华学案·晚清卷》,
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封疆大吏的沉浮——论晚清督抚》,
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
《清王朝的覆灭》,
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2004年出版修订本。
《天朝门——道光皇帝传奇》,人民大学出版社,1993年。台湾国际村文库书店,1995年。
《儒学的危机与嬗变——康有为儒学思想研究》,台湾文津出版社,1992年。
《瓜分狂潮》,华侨出版社,1992年。
教材《中国文化概论》,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写其中一章,主编张岱年。
教材《中国近代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写其中一章。主编郑师渠。
译著
《同治中兴——中国保守主义的最后抵抗》,[美]芮玛丽,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1月,译第六、第七章。
其他著作
任《
二十世纪中华学案》副主编(戴逸为主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9年。
任《二十世纪中国著名学者传记丛书》副主编(戴逸为主编),从1998年已出版《钱穆学术思想评传》等17种,北京图书馆出版社。
《中国小百科全书》历史卷,团结出版社,1994年。副主编,撰7万字。
《
中国兵书名著今译》,
军事译文出版社,1992年。撰20万字。
《中学教学百科》历史卷,沈阳出版社,1991年。撰2万字。
《中学历史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4年。撰1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