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师亮
著名医学家、教育家、爱国活动家,安徽省政协原副主席
房师亮(1903-1984),房秩五长子,今安徽省铜陵市枞阳县白湖乡人。民国10年(1921年),房师亮就读于上海同济大学医学院。次年,赴德国留学。在此期间,经朱德、孙炳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6年(1937年),毕业于维尔茨堡大学,获医学博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回国。历任国民党广州军医分校解剖副教官、南京军政部学兵队教官。新中国建立后,曾当选为川南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安徽省一、二届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房师亮于1984年卒于合肥,葬于浮山双瞻阁后。
人物生平
房师亮(1903-1984),今安徽省枞阳县人,著名医学家、教育家、爱国活动家。其父房秩五为清末秀才,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思想进步,与陈独秀等党的早期领导人多有合作。房氏家族家学渊源,素有敬畏文化、酷爱读书、潜心办学、育才强国的家风,故受其父影响,他从少年时就潜心向学,追求进步。
1917年春房师亮入德国侨民开办的天津大营门中学(又称德华中学)学习,接受新式教育。在此期间,他开始阅读《新青年》等进步书刊,并亲身经历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1921年夏中学毕业后,考入同济大学医科学习。
1922年9月与章伯钧、史逸、朱德、孙炳文等乘坐法轮安吉尔斯号入德留学。在德国哥廷根大学(德文名:Georg-August-Universität Göttingen),与朱德、孙炳文等早期杰出共产主义者同窗学习,在他们的带动下,积极参加革命活动,在实践中逐渐加深了对革命的理解和认识。1923年,经朱德和孙炳文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房师亮在党小组里与朱德、孙炳文等一起学习《共产党宜言》《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共产主义运动中的“左派”幼稚病》《马恩通讯集》《共产主义ABC》以及共产国际出版的《英特纳雄耐尔》、中共中央出版的《向导》周刊等,并且在实际活动中,加强了斗争性,成为一名有朝气的青年。不久,房师亮又介绍徐冰(1964年任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中共第八届中央候补委员)入党。
第一次国共合作开始后,因革命斗争的需要,1925年9月,房师亮辍学与孙炳文一道离开德国前往莫斯科东方大学接受军事训练。1926年夏回国,因家庭阻挠,藏匿组织介绍信,未能及时到报到地点集结,组织关系中断。后房师亮在孙炳文的积极帮助下,摆脱家庭羁绊,毅然参加北伐战争,任北伐军独立工兵团政治指导员。大革命失败后,房师亮在其父创办的安徽浮山中学任教兼总务主任,培养学生,等待时机。后来,孙炳文不幸被捕牺牲,房师亮协助父亲掩护其夫人任锐、长子宁世、次子济世、女儿维世、幼子名世躲避追捕。1928年,房师亮与安徽书画名家鲍庚的女儿鲍训经结婚。1929年,房师亮偕夫人鲍训经女士再次入德求学,于1937年在维尔兹堡大学(德文名:Julius-Maximilians-Universität Würzburg)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
时值抗战爆发,为赴国难,房师亮又毅然回国,决心以一技之长报效祖国,服务人民。1937年3月,房师亮回到祖国,正值“西安事变”之后的第二次国共合作,一位曾教过他的德籍老师,正受聘于国民党广州军医分校,邀请他协助教学。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广大官兵遭受国民党军的阴谋伏击,他痛心疾首,同时也不满国民党的腐败,坚决辞去军职,转入医学界。1941年初夏,入同济大学医学(宜宾)任教,兼职嘉阳煤矿、宜宾中国纸厂医师。在同济大学期间,房师亮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学生中痛斥国民党的腐败,遭到国民党当局的迫害。1946年夏,房师亮遭到维护国民党的同济大学校长丁文渊的解聘,迫于生计,房师亮与爱人鲍训经自开诊所,挂牌行医。解放前,中共地下党员段汉生联系到房师亮,防范国民党反动军警的迫害,等待全国解放。
新中国成立后,川南地区缺医少药,人民的健康深受疾病威胁,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川南行署卫生厅于1951年4月下旬召开了川南地区首届卫生工作会议,决定在泸州筹建一所医士学校,快出医药人才。筹建中,卫生厅厅长孙毅华不辞辛苦、求贤若渴,多次找到房师亮商量,最终聚集了房师亮及留德高空生理学博士、中国航天医学先驱之一的张祖德等一大批造诣颇深的医学专门人才。同年7月,成立以房师亮为组长、张祖德为副组长的筹备小组,并由孙毅华带队前往重庆面见西南军政委员会领导刘伯承、邓小平,对筹建学校一事进行了汇报。筹备组借用卫生厅职工宿舍(泸州市城北垣街的三圣宫)临时办公,开始寻找校址,聘请教师,置办图书设备等筹建工作,招收一百三十余名医士、药剂士两个专业的学生。8月,卫生厅任命房师亮为校长,张祖德、陆福培为正副教务主任,学校定名为西南区川南医士学校,校址选在泸州市近郊风景区的忠山。9月,学校开学,正式行课。
建校之初,办学条件十分简陋,曾先后借用基督教堂及所属益智小学教室(泸州市三道拐街)、泸州化工厂驻地办事处(忠山脚下的岳庙)办公、上课,9月底才迁到忠山。校舍全部利用忠山上的一座旧庙,大小共50多间房屋,建筑面积只有1100平方米。学校确定了“训练中级医务人员,以应川南区的需要”的办学宗旨。当时的医学专业是解放后才兴办的一个专业,从领导干部到一般教职工,都缺乏办这种专业学校的经验。房师亮忘我工作,带领教职工艰苦创业,规划学校组织机构、人才培养,学习教育教学知识,引导教师自行编写讲义,制定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学进度表,坚持从严治学、从严治教,树立了良好的教风和学风,使学校初具规模,为西南医大之煌煌伟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房师亮在校任职时间虽短,却擘画出学校发展的框架。1952年,因工作需要调离,后历任四川省卫生厅副厅长、安徽省卫生厅副厅长、安徽省政协副主席等职,受命组建了今安徽医科大学、安徽中医药大学等多所医学院校,开展血吸虫病防治的临床试验工作,积极推进地方水改旱工作,为推动地方公共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晚年,房师亮仍然乐善好施,将其绝大部分收入都用以资助贫困大学生、有困难的乡里宗亲,还将家传的历代名人字画等珍贵文物无偿捐献给安徽省博物馆珍藏。
1984年9月2日,房师亮卒于合肥,葬于浮山双瞻阁后。
人际关系
父亲:房秩五
妻子:鲍训经
参考资料
房师亮.枞阳县人民政府.2021-07-19
西南医大记忆---人物篇(一).西南医科大学档案馆.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4 21:51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