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藏宜(1915年9月5日—1951年1月30日),亦名戴善武,
戴笠原配夫人
毛秀丛所生,外貌酷似戴笠,国民政府陆军少将军衔。1932年毕业于
江山县立中山小学。后来被戴笠送至
上海大同大学读书,学业未竟,回乡任私立树德小学校务主任、代理校长、仙霞乡乡长、仙霞乡兵役协会常务干事等职。1940年9月,加入
三民主义青年团。1941年5月,奉戴笠之命,指使特务队长徐增亮和特务蔡刚,在江山双溪口乡山沿杀害度渡乡乡长、中共地下党员华增春,犯下严重罪行。
戴藏宜,生于1915年9月5日,谱名善武,字紫理。戴笠之独子,上海私立大同大学肄业。
国民政府陆军少将。因父亲戴笠长期在外,自幼得祖母蓝氏宠爱,不喜书。1932年毕业于江山县立中山小学。后来被戴笠送至上海大同大学读书,学业未竟,回乡任私立树德小学校务主任、代理校长、仙霞乡乡长、仙霞乡兵役协会常务干事等职。
1939年9月,戴藏宜奉父亲之命,去上海料理母亲丧事,将母亲毛氏葬于江山保安。戴藏宜以乡绅资格出任江山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委员。同年9月7日,戴笠自重庆拍电报给江山县峡口区区长姚万祥,称:“仙霞乡地处要冲,系闽浙大道,值此时局紧张,为谋自卫队巩固后方起见,饰家属在保安地方组织国民自卫队一队,计招队员三十名,经费自行负责,饰祈鉴核备案”。区长姚万祥据此呈报江山县县长丁琼,丁琼9月18日批示照准。自卫队以戴藏宜为主任,张子林、徐增亮为正副队长。
1940年9月,戴藏宜加入
三民主义青年团。是年,戴藏宜与衡县国民党县党部监察委员郑宗瑞之女郑锡英小姐结婚。1941年6月19日,戴藏宜奉父命派徐增亮、蔡干二人,在江山县化龙溪暗杀了戴笠当年在家时的仇人、中共党员华春荣同志。得手之后,由浙江省保安处谋报股股长吴成章,发电报至重庆向戴笠复命,领取奖赏。
1942年,戴藏宜着手建立无线电台,以严而正任报务员,周锂卿任译电员,地点设在廿七都乡大峦口场门坑,1943年改建于保安,译电员改由谢培年担任。1947年迁至衡州雨农中学,根据保密局长毛人凤指示,划归交警总局第18总队序例。由戴善馍(永安)任少校台长。1943年春,金衡师管区征募科中校科长何滨,奉命到保安乡检查壮丁参加体检情况,戴藏宜不予理会。1943年秋,戴藏宜当选为江山县第一届参议员,阿谀奉承者纷至查来。在一次地方士绅宴请的酒桌上,六十多岁的江山县救济院杨德中院长,竟当面称二十多岁的戴藏宜为“兄”,一时被传为笑谈。
1944年11月,戴藏宜以肇和中学知识青年从军征集会副主任委员身份,召集江山县立中学、江山县立简易师范、江山私立志澄中学、江山私立萃文中学等四校校长,组织江山县知识青年从军运动指导委员会。会上,布置发动知识青年从军,并当选为该委员会主席。1944年5月,私立肇和中学庆祝校庆,戴笠陪同梅乐将军来到江山县峡口肇和中学祝贺,学校当局予以隆重接待,十分排场。在盛大的庆祝晚会上,演出由戴藏宜导演的话剧《野玫瑰》该剧描写一个女特务以其巧妙的活动手法与对手周旋,歌颂了特务事业,深得戴笠青味。戴藏宜加入军统后,历任南京卫戍司令部上校秘书、忠义救国军少将参议、京沪杭铁路警务处少将专员等职。1946年6月12日,蒋介石在南京为戴笠举行葬礼之后,指示拨款创办以戴笠名字命名的“雨农中学”、“雨农医院”、“雨农图书馆”籍作纪念。戴氏亲属随即讨论了蒋介石的指示,组成以戴藏宜为主任的“戴雨农将军纪念事业筹备处”,负责筹建三项事业:一是在家乡创立“雨农中学”培育人才,二是设立“雨农图书馆”振兴文化,三是创办“雨农医院”惠及百姓。
1949年5月,浙江江山县解放。戴藏宜携家眷逃至
福建浦城县水北乡,被截拦送至福建中国人民解放军浦城军管会,次日戴藏宜一行潜逃回江山。迫于形势,曾在7月14日向江山县人民政府表示悔过自新。但他言行不一,出尔反尔,同年9月初又潜至大溪滩乡刘家山,计划在平滩站乘火车外逃上海转台湾,9月9日被江山县公安局逮捕。戴藏宜被捕后,曾避重就轻,妄图重罪轻判,蒙混过关,后被押送至浙江省公安厅监狱。1951年1月30日,由江山县人民法庭以
反革命罪判死刑,在老家保安执行
枪决。
白希礼在
《开国大镇反》一书中提到,当
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江山人民都拍手称快说:“这才是人民自己政府,万恶匪徒死得太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