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汝为
中国科学院院士、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
戴汝为,1932年12月31日出生于云南昆明,控制论与人工智能专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学术委员会主任、学位委员会主任。
人物经历
1932年12月31日,戴汝为出生于云南昆明。
1951年,考入清华大学
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数学力学系,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工作,师从钱学森,后到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工作。
1956年,将钱学森1954年在美国出版的著作《Engineering Cybernetics》译成中文《工程控制论》(1958年出版)。
1980年,作为国家首批派出赴美访问学者师从模式识别与机器智能专家傅京孙教授。
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993年,担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至1998年)。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20世纪70年代初,戴汝为将“模式识别”引入中国,提出语义—句法模式识别,成为“汉王”核心技术的理论基础,获国家科学技术一等奖;90年代初,通过人工智能的途径,在钱学森先生的直接指导下,跨入对“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以人为主、人-机结合,从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研讨厅”等领域的研究,在某些前沿领域进行交叉学科的整合,在中国经济、军事及社会发展领域重大问题决策中,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20世纪60年代,戴汝为解决了用极大值原理解最速控制、终值控制的数值计算问题。70年代,他最早在国内开展模式识别研究。80年代初,他在美国普渡大学与国际著名模式识别专家傅京孙(K.S.Fu)教授合作,把统计模式识别与句法模式识别结合起来,提出了语义、句法方法。80年代后期,他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人工神经网络研究,并主持完成了“人工神经元网络软件包”,从而将模式识别和人工神经网络及形象思维联系起来,并应用于手写汉字的识别,形成具有特色的学术思想。90年代,他从事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及处理这类系统的方法的研究,把综合集成的构思用于模式识别,提出集成型模式识别的学术观点。
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组建一个研究团队,搭建一个专注于研究和实现智慧城市的“综合集成研讨”公共平台,科学地界定“中国智慧城市”的概念、标准,建立相关的评价体系,乃至解决在模式选择等实际操作层面的问题,从而澄清当前在“智慧城市”建设当中存在的诸多混沌之处。促使他形成这一想法的原因来自《中国科学报》2013年11月头版刊发的一篇名为《智慧城市需要“大智慧”》的报道,该报道介绍了中国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诸多乱象,并分析了这种现状背后技术、制度等深层次的原因。
截至2013年6月,戴汝为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
1991年,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一等奖。1999年《智能自动化丛书》(主编共6册)获国家图书奖。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
人才培养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是钱学森的提问。”戴汝为说,“钱学森之问”源于对创新的追求。钱学森当年在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习,那里十分强调学生创新力和创造力,在这样的氛围下,让他尤其注重学校教育的创新性,“在他看来,高校教育不要只培养听话的学生。”
戴汝为认为:知识是互相有关联的、综合的、整体的、网络的和动态的。知识是以人为中心的、个性化的、概念化的、有意义的。知识是分类的、有层次的、有结构的、有序的。
荣誉表彰
2022年2月19日,列入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第五批新成员名单。
出版图书
社会任职
人物评价
戴汝为院士在“语义句法模式识别”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该工作被应用于手写汉字的识别,是“汉王”核心技术的理论基础。(戴汝为院士“中国模式识别科技终身成就奖”的颁奖词)
戴汝为将多年在“系统学”领域的科研成果应用于中医现代化研究,其专著《系统学与中医药创新发展》为学界所推崇,在日本、欧洲产生重要影响,他培养的中青年科学家在国际上的创新学说崭露头角。近期创立的“中医临床系统学研究”正在为中国中医药现代化创新发展做出贡献。(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评)
戴汝为院士一直执着于钱学森先生“复杂巨系统及其方法论”的科学研究,这是中国科学家的原创科学思想及其方法论。在建立其实践形式“综合集成研讨体系”当中,戴汝为院士付出大量心血,取得重大成果,得到国内外的高度评价。“复杂系统”的超前学术思想来自至今依然全新的交叉学科领域。作为传承者,戴汝为也始终在用“人—机结合综合集成”的科学方法来解决自然、经济和社会中各种复杂系统的难题。
参考资料
自动化研究所人才库 戴汝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
戴汝为 研究员.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复杂系统管理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
最新修订时间:2024-07-25 18:0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主要成就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