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明教
新中国顾绣的第一代传人
戴明教,女,汉族,1922年生,上海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顾绣代表性传承人。
人物经历
戴明教13岁到松筠职业女子学校刺绣班上学,除了学刺绣外,还要学画画,熏陶艺术修养。在这里学习了九年。1976年她进了松江工艺品厂,去考察苏绣,研究出双面绣。
戴明教自幼酷爱刺绣,在松筠女子学校的顾绣班系统学习了包括刺绣、美术在内的基本功,全面掌握了顾绣基本技能和美术技法。顾绣善于把形象的物理结构用各种针法表现出来,耗时较长,小幅作品也要半年才能完成。戴明教绣出四十多幅作品,还向苏绣学习双面绣,完成了顾绣史上第一幅双面绣作品《群鱼戏藻图》。戴明教在传承顾绣工艺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使濒于失传的顾绣得以在松江延续、传承,并且培养出一批顾绣接班人。经她口述并由其子记录整理了《顾绣针法初探》和《浅谈顾绣的绣画关系及展望》两篇文稿。
个人成就
一生共创作了40多幅顾绣作品,现在除了松江博物馆收藏的几幅外,大部分作品或被选为外交礼品,或因在国际文化交流中频频获奖,被世界各地美术馆、博物馆和顾绣爱好者收藏。而她带出的高秀芳、朱庆华、钱月芳等十多个徒弟,很快成为顾绣的第二代传人,他们共创作了大约500幅顾绣精品,作品远销欧、亚、美等地区。为了让顾绣技法不致失传,她专门口述了“顾绣针法”,由儿子整理成书《顾绣针法初探》。
1977年,戴明教绣出了新中国第一幅顾绣作品《红蓼水禽》,选材自北宋徐崇矩名画《红蓼水禽图》,这幅作品在当年的全国工艺美术展览上引起轰动。1978年,《群鱼戏藻图》完成,戴明教在这幅作品上尝试了双面绣法,开创了顾绣作品双面绣的先河,这幅作品在上海市民间工艺授奖大会上被授予一等奖。
1991年,年届70高龄的戴老,终因眼力不济而告退在家,做了两幅“封笔之作”以示留念:它们一幅是“小庭婴戏图”,一幅是“双鹤图”;前者是根据宋代名画而制,后者则是临摹的松江画家刘建民的国画作品。
2007年6月5日,经国家文化部确定,上海市松江区的戴明教为该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6名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主要作品
代表作品有:《日本仕女图》《红蓼水禽》《布袋和尚》等。
参考资料
戴明教.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
戴明教简介.中华文化名人堂.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1 14:14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