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晴
东风汽车公司总医院名誉院长
戴宗晴,东风汽车公司总医院名誉院长,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98年11月4日,湖北省卫生厅
戴宗睛除了医院的工作之外,还到临近县及东风公司其他医院参与查房、会诊工作,还兼职谷城县人民医院名誉院长等许多社会兼职。他每月要挤时间去一次谷城,讲课、查房、开刀,此外还定期、有计划地开展新业务。
研究方向
他不仅擅长于肝脏外科、乳腺、甲状腺的外科治疗,在器官移植和显微外科等方面更是经验丰富。
全国劳模,全国“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 。戴宗晴是我国外科鼻祖、中科院资深院士裘法祖教授的第一代研究生,国内知名的外科专家。他从医四十余年,精研医术、崇尚医德,为无数患者解除病痛。特别是在对肝癌的综合治疗上,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充分肯定。他主持研制的“多针全方位肝癌冷冻机”获国家专利,疗效达国际先进水平。他不仅擅长于肝脏外科、乳腺、甲状腺的外科治疗,在器官
人物荣誉
1990年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医务工作者”;
1991年,列入“国家有特殊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2000年,荣获国家卫生部颁发的“白求恩奖章”,同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2006年11月,在由国家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中国医院协会、健康报社共同举办的“2006年度中国医院突出贡献、优秀院长”表彰大会上,他被授予“2006年度全国大医精诚先进个人”。
先进事迹
戴宗晴1953年毕业于武汉医士学校,1964年,戴宗晴以优良的成绩有幸考取了时任武汉医学院(同济医学院)教授、中国著名外科专家裘法祖的首位付博士研究生, 1969年,硕士毕业他毅然回到了武汉市第一人民医院普外科工作。一年后,为了支援国家三线建设,他便随全院600多名医务人员迁至十堰,成为原二汽张湾医院负责医疗的副连长(按部队军事化编制)。新组建的医院搭建的都是芦席棚和临时建造的干打垒房。可他们所承担任务就如同是战地医院,没有白天黑夜之分。
1970年的一天,一辆载货卡车冲进医院,车上半躺着一位脸色蜡黄的二汽工人,这名工人的左手被机器从腕部轧断。因医院做不了断肢再植术,他就想,一定要攻克创伤急救断肢再植难关。到1974年,他们已完成了40多例断肢、断指再植术,成功率达80%以上。至此,医院显微外科水平,断肢值、断指再植水平显著提高,填补了鄂西北乃至全省的空白。
到70年代中期,他又把研究方向转向了直肠癌。经过认真讨论和研究,他查阅了很多医学文献,自制了一些仪器,并很快为一位67岁的山区直肠癌贫困患者成功实行了直肠癌冷冻术。而在第一例冷冻手术成功之后,他又先后为88名直肠癌患者实施了冷冻治疗术。此后,他又进一步向纵深领域研究,创造性地把直肠癌表面冷冻术改造为多层面冷冻,并首次将其成功运用到肝癌治疗,以对付十堰地区较为高发的肝癌。此后,他又研制了多向双重水流刀,用于肝脏、脾脏的临床切割,还最早在鄂西北成功开展了器官移植手术,开展了肝癌的免疫疗法
1972年,东风汽车公司准备让他出任院长经,过再三考虑,他还是选择了当个医生。1984年,组织准备再次把他推上院长的位子,他又一次谢绝了组织的安排。原因是外科正处在发展期,好多专业缺人,他还想带一批年轻人出来。就这样,从外科陆续产生了7个院长、副院长、10个专科主任,他却无怨无悔的在外科主任岗位上一干就是30多年。
人生经历
年轻时的戴宗晴本是个文学爱好者,家里订阅的文学期刊非常多,与医学书籍相比是有过之而无不及。他还在全国各个期刊发表文章。忽然有一天他把家里的文学期刊全部卖了,一本都不剩。妻子好奇地问:“这些不都是你的宝贝吗?”他决然地回答:“那么多病都得不到根治,我身为一个医生应该时刻心系患者,怎么能放在文学爱好上,不务正业!”朋友们惋惜地说:“鲁迅弃医从文成为文学巨匠,说不定你从事文学大有可为啊!”他笑笑说:“我弃文从医说不定也有成就啊!医学上学无止境啊!”
其实,是一个朋友的死深深刺激了戴宗晴。他是个好医生,但不是神医。建院初期,当时医院的医疗技术还不发达,他给一个朋友做完胆囊手术后没有多久出现出血现象,推进手术室后,出现感染,还一度休克。最后,朋友还是撒手人寰。
朋友才几岁大的孩子很气愤,跑到他家把玻璃砸了。这件事情深深刺伤了戴宗晴,他痛心了好几个月,情绪低落到了极点,这几个月他变得沉默寡言,一有空就翻阅资料,打长途向名医求教,全部心思都放在攻克胆管炎手术上。
“不能挽救患者的生命是一个医生的失职,我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未能挽救回患者的生命。”从医几十年的戴宗晴告诉记者。
医生是人不是神,必须要有过硬的本领,才能做一名合格的医生。戴宗晴时刻鞭策自己:人家可是把生命交付给了你,责任大于天啊!从此,他把全部的精力放在医学事业上,白天认真对待每一个病人,晚上挑灯夜读,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充实自己,很快成为十堰老百姓最信赖的名医。
1999年8月,他作为湖北省的一位医务工作者代表,参加了党中央、国务院组织的全国夏季医疗卫生专家休养团。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岚清, 亲切接见了戴宗晴及其夫人。在座谈会上,李岚清称赞戴宗晴:“你的刀开得好,是一位难得的好医生。”
相关事件
戴宗晴的名字已经成为一个品牌,只要他坐诊,一进办公室就很难出来,前来听诊的病人络绎不绝,不管得了什么病只要跑到东风总医院,患者都想去找他,到处托人,就是想让戴主任为他们看病,似乎只有这样,他们和家属才会觉得放心。戴宗晴总是不厌其烦、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即使到了中午下班时间,只要有病人在,他都不会回家吃饭,护士长们也不知道为戴主任送了多少次盒饭。
即使出了办公室的门,在路上患者遇到戴宗晴,请他看病,他也是毫不犹豫地坐在路边给病人看病,多少次,医院的同事看到戴主任坐在花坛边给患者脱去散发臭味的袜子,把脚拿起来左看看右摸摸。
在医风不正的年代,塞红包成了“潜规则”。戴宗晴收的红包不计其数,刚开始他一而再、再而三推辞,可是患者的家属却流泪恳求道:“您不收下,我们心里不安心啊!”从医多年的戴宗晴深知家属的心理,收下了红包,并马上上交给医院,充当患者治疗费用。家属们知道后感动得流下眼泪,“我们真是有福气啊!能遇到这么好的医生。”
如今戴宗晴已72岁,他仍然天天晚上12点爬起来看书,钻研医学,即使出差也从不间断。为了掌握国际上最新的研究成果,他这么大的年龄,自学德文、英语,连年轻人都自愧不如。
戴宗晴总是这样,他身上发生的点滴小事总在感动身边的人。医院规定早上8点上班,他总是7点前就到病房看望患者。医院要为他配车,他坚决不同意,为了节约时间,每天坐着“摩的”上班,同事们担心他年龄大坐“摩的”不安全,领导多次“严重警告”,可他却“屡教不改”,还笑着说:“我身体好着呢,不信咱们走路,比比谁快!”
发表论文
《肝海绵状血管瘤的冷冻治疗》等。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4 15:25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