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姬寺遗址
定陶城境内遗址
戚姬庙位于定陶城北偏东6.5公里,始建于汉文帝年间(前180——前157),是文帝刘恒为纪念其父高祖刘邦之妃戚姬而建,距今已两千多年。因庙建于戚姬墓高固之上,又称戚固庙。戚姬庙占地面积约5亩,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遗址简介
戚姬寺位于杜堂乡戚庄村西,据定陶县城7.5公里,占地面积3334平方米,属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楚汉相争时,彭城(今徐州市)一战,刘邦失利,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今戚姬寺东),与戚姬结为夫妻。戚夫人就此有孕,后生子如意。公元前202年(汉高祖五年),刘邦在官堌堆登基做了皇帝,建都洛阳,后迁长安。接戚姬及其子如意入宫,封如意为赵王。
公元前195年(汉高祖十二年),刘邦死,吕后掌权,遂以鸩酒害死赵王如意,斩戚夫人四肢,使居厕中,命曰“人彘”。戚姬被害,戚家被抄,戚姓人逃往戚庄隐居,并改姓为齐。公元前179年(汉文帝元年),文帝刘恒即位后,即在此修建寺院,盖佛殿,以纪念戚夫人,故称为“戚姬寺”。该寺原有大殿三间及配房。园内古树参天,傍晚时分,晚鸦归巢,绕寺飞鸣,似哀戚姬,故“戚堌晚鸦”成为定陶八大景之一。
戚姬庙迭经沧桑,屡圮屡修,代不乏人。明朝正德元年(1506年),由于风剥雨蚀,墙壁坍颓,加以重修。庙堂明柱八根,丹楹刻桶,古色古香。清朝同治13年(1875年),此庙残缺已甚,村人鸠工构材,修葺一新。殿堂庄严肃穆,台阁参差,彩椽飞檐。天王、火神诸配殿,形制规整,壁画华美。四方百姓,游览瞻拜,流连忘返。庙内古柏苍劲,浓郁蔽日,傍晚乌鸦归巢,绕庙飞鸣,似哀戚姬。“戚姬晚鸦”为定陶八景之一。
据村民回忆,戚姬寺虽然历经多年风雨的磨蚀,有点儿破旧,但主体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前依然完整。“文革”期间,戚姬寺遭受到毁灭性的破坏,各座建筑相继被拆掉,青砖被运去垒厕所,石碑被拉去作铺路石,泥土被拉去垫路。在村民们无奈的眼光下,这座包含一代代人感情的寺庙变成一堆废墟。戚姬寺南20米处有一口井,已经干枯了,已经废弃20多年。公元前205年,刘邦在彭城一役中战败,逃至定陶戚家寨(今戚姬寺村),幸遇戚姬。戚姬把刘邦藏在了牡丹园里的一口枯井里,躲过了项羽官兵的搜查。刘邦在戚家寨养伤期间,得到戚姬无微不至的照顾。伤愈之后,刘邦向戚家说明了真实身份,并诚意纳娶戚姬。据村民们介绍,这口废弃的枯井就是刘邦当年的藏身地。戚姬寺的东南方向不远处,有一个路口,这个在今天看来并无特别之处的路口却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九龙口。传说当年曾经有九条路交会在这里,而刘邦征战期间,多次从此经过,后人遂将其称为九龙口。公元前202年,刘邦打败项羽,回师定陶,并在官堌堆登基称帝,遂封吕雉为皇后、戚姬为贵妃。
戚姬
公元前205年,楚汉相争,彭城(徐州)一战,刘邦战败,西逃至定陶,夜宿戚家寨(在戚姬庙东,今无)戚员外家。戚员外见刘邦相貌堂堂,将来必富贵,就把其女儿戚姬许配给他。戚姬姿容艳丽,袅袅婷婷,刘邦一见倾心,遂当晚拜堂成亲。戚姬后来生有一子名如意。公元前202年2月,刘邦在定陶称帝,建都洛阳,后迁长安,接戚姬及其子入宫。如意聪明伶俐,刘邦说他酷肖自己,甚为宠爱。如意10岁时,封为赵王。刘邦晚年,疏吕后而宠戚姬,当时,戚夫人常随刘邦外出打仗,而令吕后守候宫中。刘邦以太子刘盈性软弱,欲废之而改立赵王,因大臣固争,而未能如愿,由是吕后嫉恨戚姬及赵王。
刘邦死后,刘盈即位,吕后为皇太后,大权独揽。她下令将戚姬囚禁。剪去她的头发,颈上再给她戴上铁锁,穿上罪人衣服,罚她舂米,戚姬儿子虽封为赵王,但远在河北不得相见。她常常一边舂米,一边悲歌:“子为王兮母为虏,终日舂薄暮,常与死为伍,相离三千里,当使谁告汝。”
吕后为绝后患,遣使召回赵王,欲杀之。惠帝知母后意,乃亲自迎赵王入宫,同起居共饮食,吕后未得其便。一日惠帝晨起出射,赵王年幼,不能早起,吕后闻其独居,使人携毒酒强迫赵王饮下而毒杀之。接着以酷刑加戚姬,断其手足,挖其双眼,又熏聋双耳,药哑喉咙,扔到猪圈里,称之为“人彘”。惠帝知是戚姬,悲痛欲绝,病年余不能起,使人对母后说:“这不是人做得出来的事。我为太后之子,太后所为如此,我将何以治天下。”从此纵情酒色,不问政事。
戚姬被害,戚家被剿,为避族灭之祸,戚姓人曾改姓齐,迁徙别居。汉文帝即位,为戚姬昭雪,并在戚家寨修庙宇,超度亡魂,戚家人才复原姓。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2-31 14:03
目录
概述
遗址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