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役训练是指战役
指挥员及其领率机关进行战役理论与战役行动的研练活动。目的是通过训练形成整体的战役作战能力或战役保障能力。中国人民解放军此项训练分合同战役训练和海军、空军、第二炮兵战役训练。主要内容:战略方针和战略学的有关内容、战役理论;有关国家(集团)政治、经济情况及其军事战略和作战特点;战区地理、天文、气象对战役行动的影响;现代军事科学技术和自动化指挥方法;领率机关各部门工作;由平时转入战时体制、战争动员及军队战略展开、紧急机动、快速增援等。通常依据战略方针要求, 结合作战方向和任务,按战役作业、战役演习的方法步骤进行。
发展历史
19世纪初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武器装备的发展,作战空间的扩大,军队中出现了集团军编制,对高级指挥官及指挥机关提出了专门进行战役训练的要求。一些国家的军队通过集团作业、首长司令部演习及实兵演练等形式,对战役军团的作战进行系统的研究和训练。有些国家军队还在指挥院校中开设了研究战役准备与实施的专门课程。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特别是战后,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投入战场,尤其是导弹核武器的出现和发展,使战役规模日益扩大,参战的军种、兵种急剧增多,不仅陆上战役、海上战役有了新的变化,而且出现了空中战役,战役理论得到很大的发展,对战役训练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国家的军队十分重视战役训练,通过高等军事院校对战役指挥员进行系统培训和深造教育,组织部队结合作战预案进行各种战役课题的实际演练。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历次革命战争时期,主要是结合不同条件和不同环境的战争实践开展战役训练,采取战前召开作战会议,研究战役的组织与实施,战后总结经验等方式进行。许多重大战役的胜利丰富了战役理论,为研究战役的组织与实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毛泽东、朱德等军事家在大量军事著作中,对战役的基本原则作了系统阐述,为战役训练提供了理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开始进行系统的战役训练。20世纪50年代初,在组建诸军种、兵种的同时,抽调大批中、高级军官到高等军事指挥院校学习战略学、战役学和各种战役课题。
1954年,刘伯承主持全军高级指挥员首次战役集训,着重研究了集团军防御战役。1955年,叶剑英导演了辽东半岛抗登陆战役演习,研究在核、化学武器条件下诸军种、兵种参加的海岸防御战役,摸索了组织大规模战役演习的经验。1957年,粟裕、陈赓导演了抗登陆和大城市防御战役演习。1961年,根据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指示,各军区先后组织了反空袭斗争演习,研究保卫大城市的作战问题。各军区、海军、空军还相继组织了战役集训和战役演习,探讨现代条件下的战役组织指挥问题。70年代末以后,随着军事训练地位的提高,战役训练更加制度化、经常化。全军相继制定了战役训练的具体规定,颁发了战役学教程、战役学纲要及战役训练纲要等,统一了战役训练的制度、方法和内容。组织高级指挥员及指挥机关以战役理论研讨会、战役集训、战役勘察、战役演习等形式,学习战略战役理论,研练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战役组织指挥。1981年,在华北地区组织的大规模军事演习,着重研练了战争初期如何贯彻战略方针的问题,标志着战役训练发展到新的水平。80年代中期,随着军队建设指导思想的战略性转变,战役训练进入以改革创新为主流的阶段。1986年,总参谋部召开全军战役理论讨论会,分析一些国家战役理论的发展情况,探讨未来战场景况和战役行动特点,研究了现代战役的指导原则及基本战法。90年代初,组织全军对各军区、军种部队组织的战役演习进行观摩见学,总结交流战役训练的经验;举办国防发展战略研究等系列讲座;组织高级指挥员及指挥机关在高技术条件下的战役组织指挥集训,把战役训练同战略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随着世界新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入,军队的体制编制和武器装备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联合作战成为基本样式,战役训练的内容、方法和手段更加多样,围绕新的作战样式,战役训练开始由机械化战争形态向信息化战争形态转变。
训练分类
按军种,分为陆军战役训练、海军战役训练、空军战役训练和火箭军战役训练;按战役的性质,分为进攻战役训练、防御战役训练;按作战行动空间,分为陆上战役训练、海上战役训练、空中战役训练;按作战规模,分为战区战役训练、战区方向战役或集团军群战役训练、集团军级战役训练等;按训练形式,分为合同战役训练和联合战役训练。合同战役训练是以一个军种为主体,其他军种、兵种参加,主要研练组织诸军种、兵种协同的陆上或海上战役;联合战役训练是战区指挥机关或相应的军种、兵种等战役建制单位联合进行的训练,主要研练组织不同军种、兵种联合实施的多种战役。海军、空军、火箭军部队、武装警察部队的战役训练,主要研练组织独立的海上战役、空中战役、战略核反击战役和维护国家安全的反恐战役。
训练内容
主要是:以战略思想为依据,紧密结合作战任务和部队建设的实际;追踪现代战役发展的趋势,研究作战对象特点;以战役指挥员及指挥机关为训练重点,从战役全局的谋划与指导上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决策能力;注重实际演练,提高战役军团遂行各种战役任务的能力;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增强训练效益。主要是学习战略方针和战略学、战役学等理论,研究现代战争、战役的基本规律和作战对象的经济、政治情况、军事思想及其作战行动特点,了解作战地区的地理、水文、气象对战役行动的影响,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和指挥控制方法,预测战役进程和定下战役决心,实施战役机动和战役展开,正确运用兵力和创造有利态势,控制战场和保持战役主动权,灵活运用和变换战法,组织诸军种、兵种协同动作,组织战役保障和后方保障等。指挥机关还要学习和掌握现代战役中的司令部工作、政治工作、后勤工作和装备工作。主要采取战役集训和战役演习的方式进行。战役集训通常结合作战任务研讨战役理论,进行战场勘察,组织战役课题作业和参观战役演习。参加战役集训的人员可以是多级,也可是单级。多级集训通常由军区、军种、兵种指挥机关组织,战役军团以上首长机关参加。单级集训由各单位自行组织,本级首长机关参加。战役演习的基本形式有首长机关室内作业、首长机关带通信工具现地演习、首长机关带实兵演习。集团军级战役演习,主要采取检验性方式进行,由上级或本级指挥员担任导演,按实战要求进行演练。战役方向和战区(方面军)级战役演习通常结合可能担负的作战任务,采取研究性方式进行。
训练意义
战役演习强调突出现代战争特点,注重提高受训者在复杂的战场情况下,分析战役态势、把握战役重心、正确运用兵力的能力,达到练谋略、练指挥、练协同的目的。战役训练强调把战略训练与战役训练结合起来,增强高级指挥员及指挥机关的战略、战役意识。着眼通过战役训练的实践活动,检验论证武器装备、军队编成、指挥体系及作战理论。注重运用实际演练提高指挥员运筹战争和指导战役的水平,增强战役军团在现代条件特别是信息化条件下遂行战役任务的能力。善于利用各种类型的集训和各种课题的演练及战场实地考察等活动,深化院校教育成果,加速高级指挥人才的培养。大力加强学术研究,既强调对历史经验的继承,又注重研究战役的发展趋势,创立反映现代战役规律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