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于郎》讲述战国时期鲁国和齐国交战之事,文章表明任何原则和规范,一旦变成僵死的教条,也就成了毫无意义的形式和空壳,它的约束也就变成了一种枷锁。只有规则同内容相结合,真正做到名实相符、表里相称,原则和规范才是有意义和生命力的。注重名实相符、表里相称,恰恰是儒家重要思想的体现。
作品观点
规则也有灵活用时。
作品原文
战于郎②。公叔禺人遇负杖(3)入保者息(4)。曰:“使之虽病也(5),任之虽重也(6),君子不能为谋也,士弗能死也,不可,我则既言矣!”与其邻重汪踦往(7),皆死焉.鲁人欲勿殇重汪踦(8),问于仲尼(9)。仲尼曰:“能执干戈以卫社稷(10),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作品注释
(1)本节选自《檀弓下》。春秋时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年),齐国进攻鲁国,鲁国和齐国在朗那个地方作战。
(2)郎:鲁国地名,在今山东鱼台县。
(3)公叔愚人:鲁昭公的儿子。负杖:把杖(扁担之类)放在颈上,双手扶着,等于现在的横挑。
(4)保:城堡,后来写作“堡”,小城。
(5)使:指徭役。之:指老百姓。病:劳苦
(6)任:负担,使动用法。任之,指使人民负担赋税。
(7)重:应为“童”。
(8)不把童子汪踦(qí)当殇看待。也就是鲁国对汪锜不想用儿童的丧礼,用成人的丧礼。殇(shāng):这里指未成年而死者举行祭祀。
(9)仲尼:孔子的字。
(10)干戈:盾和矛,这里泛指武器。
作品译文
(鲁国和齐国)在郎交战。公叔禺人遇到背着扁担的百姓入城内休息。公叔禺人说:“虽然徭役使百姓们很辛苦,赋税使他们的负担很沉重,但君子不能为国家谋划,士人不能为国家献身,这可不行,我敢于这样说,就应当做到!”于是他和相邻的少年汪踦上战场参战,两人都战死了。鲁国人不想用孩子的丧礼来为汪踦办丧事,便向孔子请教。孔子说:“他们能够拿起武器来捍卫国家,不用孩子的丧礼来安葬他们,不也是合理的吗?”
作品读解
少年自告奋勇上战场,这本身就是一种壮举,体现了为国家慷慨赴死的献身精神。面对这种感人的特殊情况,有着严格等级规定的礼,可不可以被突破,可不可以以特殊情况特殊处理?
先圣孔子回答的是可以。这表明,礼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原则上是不允许违背的,即所谓“非礼勿视,非礼勿听”。不如此则无轨可循,就会乱套。但是,如果拘泥于成规,只注重形式,那么将把一些应享受某些礼遇的情形排除在外了。
作品出处
《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该书编定是西汉礼学家戴德和他的侄子
戴圣。戴德选编的八十五篇本叫《
大戴礼记》,在后来的流传过程中若断若续,到唐代只剩下了三十九篇。戴圣选编的四十九篇本叫《
小戴礼记》,即我们今天见到的《礼记》。这两种书各有侧重和取舍,各有特色。东汉末年,著名学者郑玄为《
小戴礼记》作了出色的注解,后来这个本子便盛行不衰,并由解说经文的著作逐渐成为经典,到唐代被列为“
九经”之一,到宋代被列入‘
十三经”之中,为士者必读之书。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仪礼》的文章选集,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
周礼》《仪礼》合称“
三礼”。《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
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
先秦的其它
典籍。从来礼乐并称。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作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地理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全书用记叙文形式写成,一些篇章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有的用短小的生动故事表明某一道理,有的
气势磅礴、结构
谨严,有的言简意赅、意味隽永,有的擅长心理描写和刻画,书中还收有大量富有哲理的
格言、
警句,精辟而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