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有个家
1992年焦乃积、张超创作的小品
《我想有个家》是由张惠中执导,焦乃积张超编剧,赵本山黄晓娟表演的小品。该作品于1992年2月3日在《1992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被首次表演。
创作背景
由于1990年赵本山、黄晓娟二人的合作取得了成功,因此他们顺利出现在了1992年的春晚舞台上,在《我想有个家》中,赵本山、黄晓娟二人的性格依旧延续《相亲》中的“老蔫”和“马丫”,没有太大差别,男的忠厚老实,女的贤惠善良。但是这次他们是“相亲”主体,小品围绕中年人的再婚问题展开,表现出独身的中年人对“家”的渴望。
《我想有个家》有个创新点,即是采用了20世纪90年代初的一档新兴栏目形式“电视征婚”的轮廓进行包装,“电视征婚”为很多单身男女、尤其是大龄青年解决了终身大事,因此在当时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成为一档具有高收视率的节目,因此,“移植”这样的栏目形式来作为小品的“大背景”。
《我想有个家》创作时,导演焦乃积又请张惠中来推敲加工,张惠中努力地出点子,加笑料包袱。但到最后署名时,他多次叮嘱不要署他的名字。
作品台词
台词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角色介绍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作品评价
在春节这样一个团圆的时刻谈及“家”,对于“无家”的人而言,不免会产生伤感、悲凉的情绪。尤其是当黄晓娟扮演的女性形象发自内心地倾诉自己心中的苦、以及两个人唱起歌曲《我想有个家》时,这种情绪渲染也达到了顶峰,很多观众看到此时不禁潸然泪下。这也是小品《我想有个家》所要达到的艺术效果。同时,小品也传递出这样一种声音——健全、稳定的两性关系是家庭完整、和睦的基础,否则,家不为“家”,人,也就没有了归属感和安全感。(《“笑”的哲学 央视春晚经典小品的社会化解读》评)
《我想有个家》中,赵本山以他独特的表演风格、满口幽默滑稽的东北“土疙瘩话”,逗得观众开怀大笑。赵本山在表演时情真意切、维妙维俏。(《中年人的心理世界》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3-01-07 19:03
目录
概述
创作背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