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神童出身,只是父亲刘统勋比较出名。30岁后,我才出来参加科考,中了进士。为什么这么晚才出来参加科考呢,没别的原因,就是因为我自己比较笨,功课一直没准备好,父亲让我水平到他满意的时候再出来,不能给他丢人的。刘统勋的儿子,屡试不第,那可不是一个什么好消息。对于我的长相嘛,并不是什么“刘罗锅”,人老了都会
驼背的,我一直干到86岁,你说能不驼背吗?政敌自然就会给我起个绰号。后世的戏说,我就不去计较了。
我觉得与和珅很有缘分,在那个时候,没有选择。你不可能不面对和珅,他就是你的同事,你的上司,而且是皇帝身边的红人,这就是职场环境。我和钱沣一起惩办山东巡抚国泰,和珅就竭力保国泰,国泰的父亲还是四川总督,压力很大。但我身为左都
御史,钱沣也非常的能干,我们合力坚决取证弹劾,终于拿掉了国泰,也就由此得罪了和珅。后来,和珅倒台,由我负责审理他,查实他的罪证,结束他罪恶
贪婪的一生。不能不说,我与和珅有缘,个人价值的体现,往往就在与敌对势力的过招过程里,而不是自己的聒噪。
30岁入仕,到86岁死去,从政为官56年,小到知府,大到宰相,我什么都干过,宦海沉浮,此起彼伏。随着皇帝的喜怒,自己的官职就会发生变化,不论如何变幻,大家都要沉得住气,看开点,用平常心去对待一切。不论在哪个岗位,都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先保护好自己,然后再去为国为民做点事情。
乾隆:你这个刘墉,到现在还是这么滑头!我虽然是国家的元首,但我也是俗人哪,我承认喜欢和珅,也喜欢福康安,对他们很宠幸,没想到和珅那么的贪婪,竟然成为中华历史5000年上的有名贪官,让我很是懊悔啊。
雍正:弘历,为父当初是怎么教育你的?你竟然培养出了著名的贪官,你也将和
和珅一样捆绑着遗臭万年!在这么昏暗和偏心眼的环境下,大家怎么工作?!不是人人都是刘墉这么深谙世故,那些有才而不善于人际的人才,必将被你和你的宠臣浪费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