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以核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学院
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是以核科学技术、仪器科学技术和电气工程学科专业人才培养的学院,其前身可溯源到1956年中国为发展原子能事业而设立的“三系”(放射性地质勘探、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和稀有稀散地球化学专业)。
历史沿革
作为学院主体之一的原核原料与核技术工程系(以下简称核工系),是在苏联专家的援助下,于1956年筹建于原北京地质学院,是我国当时在重点学院中组建的重点系。组建该系的目的是培养勘查发展核武器的核原料的工程技术人员,为此设置了“放射性地质”、“放射性地球物理勘探”和“稀有分散地球化学”三个本科专业。出于保密目的,该系以代号命名,对外称“三系”。1958年,三系对专业进行了首次调整,将“稀有分散地球化学”专业归并入“放射性地质”专业。1961年,三系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65年,国家出于对重点专业保护的需要,将该系整建制迁入当时的成都地质学院
1981年,“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82年“放射性地质与勘探”专业首批获得招收博士研究生资格,并于1984年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点,成为当时中国为数不多的能授予相应学科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的学科点。1985年,“三系”更名为核原料与核技术工程系,简称核工系。2001年,以原核工系为主,联合原勘察与机电工程系机电工程专业和原信物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组建成立应用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2005年,更名为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教学建设
学院下设核技术工程系、测控工程系、地球化学系、电气工程系、机械、工业设计系等六个教学-科研系和工程图学教学部及金工实习基地;配备有核技术实验室、地球化学实验室、自动化实验室、测控技术、机械工程实验室、工业设计六个专业实验室;工程图学实验室和金工实习基地两个校级实验室;建设有“放射性检测与防治中心”、“测控技术工程中心”、“机械工程中心”和“同位素地质实验中心”等四个科研开发基地。依托于学院的四川省“地学核技术”重点实验室、铀矿勘察基地、中国自动化学会全国ASEA培训中心和工程培训中心,为学院的科研、教学和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技术支撑。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合作设立“核科学与技术”菁英班、联合培养博(硕)士研究生、科研合作等方面展开协同合作。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授予成都理工大学“人才培养优秀单位”及“十五期间为核工业培养和输送人才突出贡献奖”等称号。
学科建设
学科专业简介
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和部分天体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和化学演化的学科。它具有基础学科和应用基础学科兼而有之的特点,除广泛应用于地球科学各领域外,近年来又迅速渗透到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医学、农学和空间科学等学科领域,呈现出根深、枝挺、叶茂的兴旺景观。地球化学除对地球科学的发展起重大推动作用外,并开始参与到社会经济多种领域,为缓解人类面临的资源紧缺局面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技术。可以相信,在 21 世纪,地球化学在上述诸多领域的迅速发展,将对人类生存发展,环境的改善及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
“ 核资源与核勘查工程 ” 属 “ 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 ” 一级学科下的二级学科,是在原 “ 放射性地质与勘探 ” 学科的基础上发展建立的。该学科于 1992 年被批准为四川省首批重点学科,建有我国核技术在地学中应用唯一的 “ 地学核技术 ” 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该专业师资队伍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健全,知识结构和年龄结构合理,科研成果显著,获得多项国家科学进步奖、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及国家专利,为研究生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矿产普查与勘探
攻读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专业简介、特色与优势
矿产普查与勘探学科是在先进的地质理论指导下,正确地认识地质实体,深入研究各种矿产资源的地质背景、形成过程、富集规律和保存条件,对矿产资源的储量进行经济评价和预测。针对不同矿产,提出合理的勘探开发方案,不断完善和创造先进的技术方法、手段,提高勘探成功率,为国民经济的发展作出更大贡献。研究对象是复杂的地质实体,根据研究的地质对象,可分为油气矿产和固体矿产两个研究领域。我校在这两个领域具有明显优势,被首批列为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级重点实验室。
学校专业
设有核工程类(现有“核工程与核技术”和“辐射防护与核安全”2个本科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等4个本科专业。其中,“核工程与核技术”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2018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是省级一流专业,2021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测控技术与仪器”为省级一流专业、省级特色专业和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省级卓越工程师计划试点专业。
教学与科研平台
国家级教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核工程与核技术
◆国家级特色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
◆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核资源勘查技术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核资源勘查工程实践教育中心
◆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单位
◆教育部—西门子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
◆教育部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专业:核工程类
◆工程教育认证通过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
省级教学
◆省级重点学科:核技术及应用
◆省级重点实验室:地学核技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核工程与核技术、辐射防护与核安全、测控技术与仪器
◆省级特色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
◆省级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核工程与核技术、测控技术与仪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核资源与核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核辐射与安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省级精品课程: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核辐射测量方法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单片微机原理及应用、传感器原理及应用
◆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核技术与应用本科人才培养基地
◆校-企“订单+联合”培养班:成都理工大学-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订单+联合”培养班
◆“核科学与技术”菁英班: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核科学与技术”菁英班
师资力量
学院建设有一支治学严谨、 结构合理、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78人,副高以上职称占教师总数的56.4%。专任教师59名中教授24名,副教授(副研究员)20名,讲师15名;博士生导师19人,外聘兼职客座教授60余人(聘任专家主要来至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中广核集团、中国核工业总公司、核工业航测遥感中心、中国核动力设计研究院、四川省核工业地质局、四川省环境管理监督中心、四川省原子能研究院等单位)。具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教师总数的89.7%,具有博士学历占66.7%。教师平均年龄38岁,中青年教师占85%。
学院教师来自30余所院校的近20种专业,如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重庆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理工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合肥工业大学等院校研究所和美国、英国、日本、俄罗斯等国留学回国人员。覆盖了核技术及应用、铀矿地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三大板块为主的20多种专业和研究方向。教师队伍中有教育部核类专业本科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顾问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1人,四川省高级人才项目5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教育部“黄大年式”核工程与核技术教师团队1个,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团队3个。
◆教授(级)19人、副教授(级)18人,其中二级教授2人
◆教育部本科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1人、顾问1人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
◆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
◆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1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
◆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
◆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
◆四川省高级人才项目5人
◆教育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
◆四川省青年科技创新研究团队3个:核退役与核废物处置、核安保与核取证、辐射探测与防护
成果与交流
近年来,学院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重大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180余项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论文400余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省部级科技成果奖60余项,获发明专利150余项。学院与美、加、澳、以色列、英、俄、日、香港、国际原子能机构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的科研院所、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广泛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
学院立足西部,面向全国。在六十余年的人才培养历程中,始终秉持立德树人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科技创新引领,注重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2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在国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他们中部分已成为我国核工业和机械电气领域的学术技术带头人、技术骨干和高级管理者,为我国科学事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长期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中,形成了“自强不息、开拓创新、团结包容、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
学院领导
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院长 :曾国强
院党委书记 :闫长辉
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杨 强
副院长 :张庆贤
副院长 :王 磊
地图信息
参考资料
学院简介.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学院简介.成都理工大学核技术与自动化工程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10-31 09:40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