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始建于1942年,坐落于一环路南二段高科技一条街。学校背靠中国科学院成都分院,毗邻著名的四川大学。
学校简介
社区的科学文化氛围特别浓厚。学校现代化教学设备一应俱全,微机室、语音室、
实验室、多媒体英语活动室等专用教室达10多个。 学校共有24个教学班,75名教职工,1300多名学生。学校占地面积约7亩,约合4669平方米。
教学特色
磨子桥小学办学理念先进,管理规范,治学严谨,校风良好,特色突出,在社会上有着良好的声誉。早在1994年,磨小率先进行了“愉快双语”教学改革。学校的“双语教学”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大的影响。
荣誉称号
1995年被定为“四川省首批双语学校”,1998年被评为“四川省英语教学先进单位”。2001年,“愉快双语”课题被评为“四川省政府一等奖”。2002年,磨小成为成都市武侯区唯一一所外国语实验学校。学校的科研成果也是硕果累累。市计算机教育先进集体、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邹鹰红旗大队”“普通话示范学校”等有近百个荣誉称号。
历任负责人
情况:
1949年-1958年:先后有胡文均、胡青芳、余业友担任学校的教导主任主持学校的工作。1959年—1967年:学校成立了党组织,由陈秀清任校长兼书记。
1967年—1972年:校长兼书记:宁兑辉。
1972年—1983年:校长兼书记:刘继泽 副校长:辜映华
1983年—1985年:校长兼书记:何金成,副校长:唐萍华,许冠航
1985年—1988年:校长:肖忠蓉,书记:何金成,副校长:唐萍华,,许冠航
1988年—1994年:校长兼书记:肖忠蓉,副校长:唐萍华,,许冠航(92年调离),戴素芳(93年9月任职)
1994年—1998年:校长兼书记:吴贵芬,副校长:唐萍华,戴素芳,教导主任:刘亚玲,副主任:杨青志,总务主任:胡佑君(96年10月退休)。
1998年—2002年:校长兼书记:陈锦天,副校长:唐萍华(2001年7月退休),戴素芳(2002年3月退休),尹莉(99年任职,2002年8月调
红专西路小学任副校长主持学校工作),教导主任:刘亚玲(2002年10月退休),副主任:杨青志,吕丹(99年任教导处副主任,2002年10月任教导处主任),刘付兵(2002年9月任职),王平(2002年9月任职)。
2002年—2007:校长兼书记:刁荣普,副校长:苏小玲,彭希菱,教导主任:吕丹(2003年2月调离),副主任:杨青志(2003年10月退休),刘付兵,王平,韩霜(2003年5月)
2007年—至今 支部书记:李辉 ,校长:程燕,副校长:周雪蓉 、颜慧、王平 教导主任: 马莉 副主任:龚海
历史文化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创建于1942年,原名叫“章灵寺小学”,1962年由“章灵寺小学”更名为“磨子桥小学”,属于
金牛区教育局。随着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为满足社会的需要,1968年和1976年学校分别修建了一栋一楼一底的教学楼和一栋两楼一底的教学楼,校名由原来的“磨子桥小学”改名为“金牛区桂溪中心校”,下属六个村小即得胜小学、红专小学、赵家坝小学、三瓦窑小学、桐梓林小学、和平小学,由金牛区桂溪乡教委直接领导。
1991年新区划分调整后,我校划归武侯区桂溪乡领导,1992年起,学校成为武侯区教委直属学校,校名由“金牛区桂溪中心校”恢复为“成都市磨子桥小学”,1993年学校投资近200万推倒原有的一楼一底教学楼,重建了一栋教学楼(现综合教学楼)面积约3000平方米,1994年学校又投资140万元修建了一栋教师宿舍(28套住房),1999年学校又投资300万元,推倒原来的两楼一底的教学楼,修建了一栋现代化的教学楼,2000年开始施工,2001年6月完工,2001年9月投入使用。此后学校又相继配置了现代化电教设备,铺设了
人工草坪、修建了“阳光书屋”等,大大改善办学条件,为学生创造了良好舒适的学习、生活环境。
磨子桥小学地处一环路南二段14号,占地4801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6700平方米,
行政办公用房541.46平方米,生活福利用房(包括教师宿舍)3780.54平方米,1987年由于扩建一环路,学校占地面积减少到4801平方米。
师资力量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现有教职工76人,专任教师63人,行政人员8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的有25人(研究生结业5人),占40%,大专学历的有30人占48%,中师学历的有6人,占9.7%,高中及以下的有1人,均获得专业合格证。在专任教师中青年教师占80%,比以前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均战斗在教育教学的第一线,担任学校的各科教学、教研组长、年级组长等,并都积极投入到教改科研工作之中担任主研人员,主持教学科研工作,使学校的教研工作得以顺利开展。
在专任教师中,小学高级教师有25人(另有内部中高三人),小学一级教师有3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