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大学图书馆前身为成都大学图书资料室,创办于1978年,1983年4月正式建馆,1990年第一座独立馆舍投入使用,为庭院式布局,面积4800平方米,位于荷花池老校区内。2002年8月,随着学校整体搬迁至十陵新校区,新建的图书馆大楼坐落于风景如画的嘤鸣湖畔,主体建筑绿荫环抱、碧水映衬,建筑面积达12994平方米,整个馆舍外部环境优美,内部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建有各类阅览室及学术报告厅、多媒体资料室等现代化设施,成为师生阅读学习和文献利用的重要场所。2006年“四校合并”以后,图书馆的馆舍资源得到了新的拓展,通过整合,全校现有图书馆馆舍面积达20297平方米,共有大型阅览室15个,学院资料室3个,书库3个,阅览座位2637席,保障和服务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成都大学图书馆建馆以来,图书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丰富馆藏资源,完善服务手段。图书馆现有在编职工57人,其中高级职称11人,中级职称23人,馆内下设采编部、流通阅览部、信息咨询部、技术部和办公室5个职能部门。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在近年得到了快速的发展,,订购中外文期刊3051种,报纸90余种,并新进了重庆智舍外刊服务系统,通过文献传递弥补了馆藏外文资源的不足;在注重纸质文献资源建设的同时,图书馆还着力推进数字化资源的建设,数字资源已达31TB,拥有
电子图书128.76万册,先后购进了中外文数据库23个,资源类型覆盖期刊、图书、学位论文等,并自建了巴蜀名人资源库等7个特色数据库。继1994年开始启用自动化管理系统以后,图书馆于2002年将其更新为汇文LIBSYS系统,实现了网上联机编目,可向读者提供网上书目查询、图书预约,续借,图书定制等服务。同时,图书馆已拥有高质量的
刀片服务器11台(存储器为
光纤磁盘阵列柜,容量84T),多媒体设备4台,计算机334台,现代技术保障手段较为完善。
作为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图书馆秉承“以人为本、服务读者、资源共享、引导阅读”的办馆理念,积极为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提供图情保障,并不断向多元化服务方向发展。在传统服务方面,实体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为98小时,主要阅览室每周7天,每天8:30-22:30连续开放,馆藏资料实现全面开架阅览,使馆藏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年接待读者100万人次以上;在数字服务方面,网络数字资源每天24小时不间断开放,不仅提供电子邮件和实时在线的
参考咨询服务,还通过网络实现了代查代检、查新、引文检索、定题服务及情报分析、学科热点文献追踪推送等深层次的信息服务,近几年馆网站访问量保持在40—50万人次;在对外服务方面,图书馆除开展了传统的现场咨询、馆际互借外,还通过向读者提供视频服务、举办讲座、提供信息资料汇编等,不断丰富图书馆的综合服务功能,从2005年起,馆内编印了《高校发展研究动态》,每月定期内部发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图书馆在针对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上也加大投入,本着“低年级重信息意识、高年级重信息能力”的指导思想,开设了信息检索与利用类选修课以及各种形式的专题讲座和数据库利用培训,多层次、分阶段、有系统地推进学生的信息素质教育;为彰显学校的办学定位和地方服务职能,图书馆于2004年成立了地方文献室,努力探索为促进区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研究提供特色文献服务。
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成都大学图书馆已经由传统图书馆转型为一个突破时空、地域、介质限制的新型开放式图书馆,随着学校新校区二期项目的全面展开,一座建筑面积逾40000平方米,功能更臻完善的新馆大楼即将投入建设,正朝着建设与城市型、综合性大学相适应的开放式、现代化图书馆的目标不断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