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公兴:
胶东(今
山东省平度)人,十六国时算学家。学通儒道,尤精算学。遍游名山,采药修仙,死后被道教奉为仙人。曾给
嵩山道士
寇谦之当佣工,一次曾指点寇谦之用《周髀算经》演算七曜,谦之欲拜其为师,坚决不允,后携谦之同上华山采药,谦之服他所采之药,从此不饥。《魏书·释老志》载其灵迹,称为谪仙,后功德圆满而归仙位。
殷绍传
成公兴(姓成公,名兴)的历史资料,见于《魏书·艺术传·殷绍传》和《魏书·释老志》。《魏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北齐初年
魏收撰。
《殷绍传》称:殷绍,长乐人也。好阴阳术数,达九章、七曜。
世祖时为算生博士,给事东宫西曹,以艺术为恭宗所知。太安四年夏,上《四序堪舆》,表曰:“臣以姚氏之世,行学伊川,时遇游遁大儒成公兴,从求《九章要术》。兴字
广明,自云胶东人也。兴将臣南到阳翟九崖岩沙门释昙影间。兴即北还,臣独留住,依止影所,求请《九章》。影复将臣向长广东山见道人法穆。法穆时共影为臣开述《九章》数家杂要,披释章次意况大旨……。练精锐思,蕴习四年,从穆所闻,粗皆仿佛。……以甲寅之年,奉辞影等。自尔至今,四十五载。历观时俗堪舆八会,经世已久,传写谬误。……今依先撰录奏,谨以上闻。”其《四序堪舆》,遂大行于世①。
按:此《艺术传》的“艺术”,泛指术数、方伎和各种技艺,如唐章怀太子
李贤注《后汉书》所说:“艺谓书、数、射、御,术谓医、法、卜、筮。”殷绍是北魏初年的方术大家,受到北魏太武帝(世祖)
拓跋焘及其太子
拓跋晃(未即帝位先死,追尊为恭宗景穆帝)的重用。文成帝拓跋浚太安四年(公元458年),他在进呈《四序堪舆》的表章中 ,郑重地述说其师承关系,第一位恩师就是胶东人“游遁大儒”成公兴。此“
胶东”,指自东汉章帝建初元年(公元76年)改郁秩县为胶东侯国,历魏晋十六国,直到北魏献文帝皇兴四年(470年),存在了近四百年之久的“
胶东县”,其辖境是以今平度城为中心的地区,面积约为今平度市的三分之一。魏晋十六国和北魏前期著名的“胶东城”也一直设在今平度城②。清道光二十六年重修《平度州志》,就是据上引《魏书·殷绍传》中文字而将成公兴定为平度的历史名人的。
道光《平度州志》的编纂者李图先生(字少伯,掖县人),以学识渊博著称,他还考证成公兴生当十六国时期,从而纠正《莱州府志》“北魏人”之误。可是《平度州志》对于《魏书·释老志》里记载成公兴事迹更多更详的文字却未采用。
释老志
《释老志》称:(
寇谦之)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幽诚上达,有仙人成公兴,不知何许人,至谦之从母家佣赁。谦之常觐其姨,见兴形貌甚强,力作不倦。请回赁兴代己使役。……谦之树下坐算,兴恳发致勤,时来看算。谦之谓曰:“汝但力作,何为看此?”二三日后,复来看之,如此不已。后谦之算“七曜”,有所不了,惘然自失。兴谓谦之曰:“先生何为不怿?”谦之曰:“我学算累年,而近算《周髀》不合,以此自愧。且非汝所知,何劳问也。” 兴曰:“先生试随兴语布之”。俄然便决。谦之叹伏,不测兴之浅深,请师事之。兴固辞不肯,但求为谦之弟子。未几,谓谦之曰:“先生有意学道,岂能与兴隐遁?”谦之欣然从之。兴乃令谦之洁斋三日,共入华山。令谦之居一石室,自出采药,还与谦之食药,不复饥。乃将谦之入
嵩山。有三重石室,令谦之住第二室。历年,兴谓谦之曰:“兴出后,当有人将药来,得但食之,莫为疑怪。”寻有人将药而至,皆是毒虫臭恶之物,谦之大惧出走。兴还问状,谦之俱对,兴叹息曰:“先生未便得仙,政可为帝王师耳。”兴事谦之七年,而谓之曰:“兴不得久留,明日中应去。兴亡后,先生幸为沐浴,自当有人见迎”兴乃入第三重室而卒。谦之躬自沐浴。明日中,有叩石室者,谦之出视,见两童子,一持法服,一持钵及锡杖。谦之引入,至兴尸所,兴欻然而起,著衣持钵,执杖而去③。
看来,道光《平度州志》不取此《释老志》之文,当因修志者尊奉儒家正统观念,排斥释老之学,尤其此类神仙故事多涉虚幻,文中又说成公兴“不知
何许人”,于是便被弃而不用了。其实,魏晋人的神仙鬼怪观念,是和后世有别的,诚如鲁迅先生论《六朝之鬼神志怪书》所言:“中国本信巫,秦汉以来,神仙之说盛行,汉末又大畅巫风,而鬼道愈炽;会
小乘佛教亦入中土,渐见流传。凡此,皆张皇鬼神,称道灵异,故自晋迄隋,特多鬼神志怪之书。其书有出于文人者,有出于教徒者。文人之作,虽非如释道二家,意在自神其教,然亦非有意为小说,盖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④有些史学家是很重视《魏书·释老志》的,对所记神仙故事,并不简单地视为荒诞,而是透过虚幻的表面,看到具有重要意义的实质。
清代乾嘉时期的史学巨匠
钱大昕在其名著《
二十二史考异》中,对《魏书·释老志》《仙人成公兴》条,就曾以《殷绍传》释成公兴的籍贯。而进一步地将上引《魏书》中的两段文字联系起来考证并阐发其重要价值的,则是二十世纪的史学大师陈寅恪先生。
1950年,陈先生发表了名文《崔浩与寇谦之》。文章的前半即以论述
寇谦之为主。
寇谦之是中国道教发展史上的一位非常重要的人物,成公兴则对寇谦之有过至关重要的影响。陈寅恪先生先论证了
寇谦之的家世:寇氏原是汉中
张鲁治下的大族,曹操平汉中,徙张鲁徒众于长安及三辅地区。“寇氏为豪宗大族,故有被徙之资格,以其为米贼馀党,故其家世守天师道之信仰。然则
寇谦之之所以早修张鲁之术,固非偶然也。”⑤
对于《释老志》中关于
寇谦之与成公兴的一段记载,陈寅恪先生认为:“此节为吾国接受外来学说及技术之一重公案”。“吾国道教虽起初原为本土之产物,而其后逐渐接受模袭外来输入之学说技术,变易演进,遂成为一庞大复杂之混合体。综观二千年来道教之发展史,每一次之改革,必受一种外来学说之激刺,而所受外来之学说,要以佛教为主。” “
寇谦之少修
张鲁之术,即其家世所传之旧道教。而服食饵药历年无效,是其所传之旧医药生理学有待于新学之改进也。其学算累年而算《七曜》、《周髀》有所不合,是其旧传之天文算学亦有待于新学之改进也。”
陈寅恪先生称“天算之学于道教至为重要”。通过旁征博考,他认为魏晋以前的《周髀》盖天之术为旧术(按:《周髀》是中国古代的天文历算著作,主要内容是对古代宇宙天体论《盖天说》进行数学计算 ),联系《殷绍传》所述,陈先生认为成公兴与当时的佛教徒有密切关系,他介绍的向殷绍传授医学、算学的名师昙影、法穆以及“
和公”,都是佛教徒,“
寇谦之、殷绍从成公兴、昙影、法穆等受《周髀》算术,是从佛教受
天竺输入之‘新盖天说’”。
寇谦之用其世代所传旧法累年算《七曜》、《周髀》不合 ,可是按照成公兴的算法,却“俄然便决”,竟使寇谦之大为叹服 ,愿立即拜师。虽成公兴坚辞不肯,此后
寇谦之却随成公兴入
嵩山修练,七年之后,成公兴仙去,寇谦之则运用他从成公兴那里学到的佛教受
天竺输入之“新盖天说”(另外还有佛教的“律学”),成功地对道教进行了改革。
据《魏书·释老志》:
寇谦之于
北魏明元帝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十月,自称太上老君亲临
嵩山,授给他真经,令他“清整道教,除去三张(指张陵、
张衡、
张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太常八年(423年),又称有“牧土上师李谱文来临嵩岳”教道众“修身炼药,学长生之术”。
寇谦之成功地改造了旧的道教 ,得到了北方士族领袖当时还深受北魏太武帝崇信的
崔浩的支持,进而得到太武帝的赏识,太武帝“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建道坛,亲受符录”。以后的北魏皇帝皆例行不辍。总之,
寇谦之是把原始的道教改革成为具有完整的教义、教规,从而使道教成为与势力兴盛的佛教并列的一位关键人物⑥,而胶东(今平度)人成公兴作为寇谦之实际上的老师则长达七年之久,对于寇谦之以后的作为和事业,影响至为重大和深远。
陈寅恪先生认为《魏书》中有关成公兴的两段文字“其时间与空间二者俱相适合,自不待言”。现试作具体推算:殷绍上《四序堪舆》为公元458年(太安四年),他“以甲寅之年奉辞(昙)影等。自尔至今,四十五载”。则此甲寅当为
北魏明元帝神瑞元年,即公元414年。殷绍师从昙影等四年,开始为410年,则他向成公兴学《九章要术》和成公兴“北还”,可假定为408年。再看
寇谦之:他于415年(明元帝
神瑞二年)自称遇太上老君,而此前成公兴“仙去”,“兴事谦之七年”,则寇谦之初遇成公兴,约在408年。于是,似可认为,成公兴离开伊川,不久便西去关中,遇到了
寇谦之 。他真正“稀在人间”是在七年之后,从
嵩山“著衣持钵,执杖而去”的。
假定公元408年时已被殷绍称为“游遁大儒”而且被
寇谦之认为“力作甚强”的成公兴,时为45岁(至多不应超过50岁),其生年则约为363年。其时胶东处于
前燕治下,370年,前秦灭前燕,383年
淝水之战,前秦解体时,成公兴约为20岁。氐族苻氏的前秦是十六国时期最强盛的王朝,其版图“
东极沧海,西并龟兹,南苞襄阳,北尽沙漠”,一度出现了“兵强国富,垂及升平”的局面。成公兴的青年时代是在前秦治下度过的,得以打下了坚实的学问基础。
淝水之战后,青州先为
后燕(384——398)、继为南燕(399——410)所有,今胶东半岛地区,并未遭受大的社会变乱。而自
刘裕灭南燕,青州归属江南后,青州则陷入了严重的战乱之中。
淝水之战后,羌族姚氏在关中建立的
后秦,经济和文化都较周边政权为好,成公兴中年时期离开战乱不已的家乡,到了后秦治下的嵩洛和三辅一带,避世而不忘授业。他的学问既有深厚的儒家根基,又有丰富的释老内容,尤其在天文历算和医药方面,他掌握了外来佛教在这些学科中的先进知识和技术,并通过他的弟子殷绍和
寇谦之,用于实践,得以发扬而光大之。
今天,撇开释老神仙之说不论,我们对于成公兴的真实面目已经有了具体的了解,历史文化名人之称,他应该是当之无愧的。 注: ①《魏书》卷九十一。 ②参见《魏书·地形志》和谭其骧先生主编的《
中国历史地图集》。 ③《魏书》卷一一四。 ④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 ⑤本文以下所引陈寅恪先生文,皆出自《金明钹丛稿初编·崔浩与寇谦之》。 ⑥参见葛兆光《中国思想史》第一卷第三编第三节《清整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