懿济圣母庙
山西省晋中市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懿济圣母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平松乡合山村东南50米处的卧虎岗下,始建于宋代,元元统二年(1334年)重建,至元五年(1339年)、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均有修葺。
历史沿革
懿济圣母庙始建于宋代。
元元统二年(1334年),重建。
至元五年(1339年)、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清顺治三年(1646年)均有修葺。
2006年5月,由政府拨款,在原来建筑构架基础上对庙宇进行翻修,故在一些建筑物上可以看到部分更换的木构件。
建筑格局
懿济圣母庙由圣母庙和显泽侯神祠组成,皆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9920平方米。现存圣母殿为元代建筑,其余为明、清建筑。圣母庙分上下两院,中轴线建有牌坊、山门、戏台、献殿和圣母殿,东西两侧为钟鼓楼、配殿及耳殿。显泽侯神祠俗称大王庙,二进院落布局,中轴线建有山门,二门和大王殿,两侧为配殿及厢房。
主要建筑
圣母庙
正殿单檐歇山顶三间,前后八椽,殿顶为琉璃脊、简瓦。檐下用圆木柱,圆礅础,两角柱砌于墙内,上部露出。柱上置大额枋、平板枋,柱头科三踩单昂,皆出斜栱,正面要头为龙头变体,45°斜要头雕作华栱形。前后八架椽,七架梁对后双步梁,双步梁置于后金柱之上,柱上施大斗,以十字栱承之。七架梁与五架梁、五架梁与三架梁之间,均施有童柱、角背来支撑。双步梁上竖童柱、角背,撑起后下金檩及上单步梁。丁字梁头置七架梁上,其上再竖一童柱,加角背,支撑踩步金梁。翼角抹角梁斜插于两侧大额枋中,上承老角梁、仔角梁。结构牢靠稳固。大殿开三门,门为六抹六扇,无前廊,面阔11.91米,其中明间宽4.14米,进深三间11.9米。整座建筑显得大气而庄严。
献殿三间位于正殿之前,悬山顶,灰脊、简瓦。两排圆木柱,覆盆础,柱上置平板枋、大额枋。柱头科三踩单下昂,耍头三幅云。平身科各两攒,形制与柱头科相同,只是用材略小。无论面阔方向还是进深方向,均加骑马雀替,雕刻精致。殿内五架梁、三架梁叠置,五架梁头伸出前后檐外,代替衬头木。梁上直接用角背支撑三架梁,而省略童柱。三架梁上施童柱、角背、叉手,支撑脊枋、脊檁。脊檩下施随枋,从五架梁角背中穿过。结构简洁、牢固。此殿面阔11.55米,明间4.12米,进深一间4.08米,是古人用作举行祭祀仪式的场所。
戏台悬山顶三间,也是灰脊简瓦,圆木柱,覆盆础。其中平柱为通柱,通高4.89米,其中台上部分高2.39米。柱头大额下为大额枋,大额之上为斗口跳,梁头伸出刻作要头,雕为三幅云,两侧加翼形栱。柱间雀替雕刻华丽,明间的雕作二龙戏珠,次间的雕为鸾凤。台内梁架结构和正殿、献殿相同,为五架梁、三架梁叠置。五架梁上设童柱、角背,支撑三架梁;三架梁上再施童柱、角背、叉手,支撑脊枋、脊檩。屋顶未施天花。
舞台隔扇是新制的,用以区分前后台。前台面阔7.55米,明间为3.19米,进深3.67米。后台面阔7.46米,进深1.23米。舞台平面不是长方形的,而是前台稍宽后台略窄。台前专设木栏杆式的护栏。台前两根通柱之间、护栏之前,施有垂花罩,垂花罩用吊柱加以固定。
牌楼四柱三头,柱的前后各有木戗柱斜撑。明楼斗棋十一踩,四昂单杪;次楼九踩,三昂单杪。明楼有题额,正面为“懿济圣母庙”,旁有“嘉靖六年孟月建,1989年重修”等字;背面则题作“显泽侯之庙”。
显泽侯神祠
显泽侯庙建在懿济圣母庙东南处,有独立的山门,分为内外两院,西墙与圣母庙东侧殿殿墙相邻。外院有东西配殿,分别供奉土地和财神。内院则为显泽侯正殿,也有东西配殿。正殿又称“大王殿”,三楹,悬山顶,琉璃脊。明间辟门,次间砌墙,规格低于圣母殿。其东西配殿分别供奉阎王、虫王。庙内配殿均硬山顶三楹,建筑比较简朴。显泽侯庙山门外,有一小院,院西即与圣母庙东侧门相通。
文物遗存
懿济圣母庙剧场院内立有元明清碑刻6通。
保护措施
1993年,懿济圣母庙被和顺县人民政府重新公布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6年,懿济圣母庙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5月25日,懿济圣母庙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懿济圣母庙位于山西省晋中市和顺县平松乡合山村东南50米处的卧虎岗下。
自驾:从晋中市出发经S318—董榆线—高平线—懿济圣母庙。
参考资料
懿济圣母庙.晋中市博物馆.
文物古迹.和顺县人民政府门户网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12 11:4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建筑格局
主要建筑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