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慎斋遗书》系由
周之干口授,门人
记录,并经后人整理而成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十卷。
内容简介
本书系由周氏口授,门人记录,并经后人整理而成的一部综合性医书。全书十卷。卷一,载“脏腑阴阳”、“亢害承制”、“气运经络“等篇,统论脏腑阴阳升降、五行亢害承制等与疾病的关系,及其在辨证上之运用。卷二,论望色切脉。卷三,以歌诀形式阐述二十六字元机。卷四,叙述用药权衡与药物炮制。卷五,阐述古方。卷六,分寒热、辨内外伤、寒、热等十目,分别加以阐述。卷七至卷十,列九十八种病证的证治,并附以验案或方剂。
周氏深得《内经》、《伤寒》之旨,临床经验丰富,将平生之治疗经验归纳为理、固、润、涩、通、塞、清、扬、逆、从 、求 、责 、缓 、峻 、探 、兼 、候 、夺 、寒 、热 、补 、泻、提、越、应、验二十六字元机,以指导临床辨证用药。如理字认为 “理”即五行之“土”,“土为万物之母,在人身则属于脾胃,喜温恶湿,地黄湿滞之物非其所宜,唯与参、苓、芪、术、甘、姜、陈皮、山药、之类相投,深有补益,先天后天所生气血,由此而化,凡治百病先观胃气之有无,次察生死之变化,所至重者,惟中气耳。”其余像“固”、“润”、“涩 ”、“通”、“清”等均仿此以论述之。
本书在各病证治中,有论有方,有心得,有验案,使读者有理可据,有法可求,有方可用,有案可仿。如卷八,小便不通证,先论其病机为“小便以气化为主,盖膀胱为州都,津液气化所出也。”次述其证治“如闭而渴,则热伤上焦气分,宜理肺之气化,生脉散加桔梗;闭而不渴则热伤下焦血分,滋肾丸”。末载医案:一人小便不通,渐成中满,腹坚大如石,腿胀出黄水,双睛突出,昼夜不得睡,饮食不能进,盖无阳则阴不长,无阴则阳不化,用滋肾丸,小便如泉涌而肿消。此外周氏运用古方,师古而不泥古,多善增损化裁,随证加减,颇多心得。但书中也杂有“妖媚”等缺乏科学性的内容。应予批判接受。
作者简介
周慎斋,名之干,又作周子干。明代安徽太平县西隅人。生于正德年间(1506—1521年)。中年患中满疾,痛楚不堪,遍访名医无效。后广搜方书,自疗而愈,遂通医道。其为医,务究五行阴阳之理,意在扶阳抑阴,生平活人甚众。为人端方,治病不求报。一艳妇以活夫恩,贫无所报,愿荐枕席,子干正色拒之。撰有《周慎斋三书》、《脉法解》等书。胡慎柔为其弟子。
康熙十三年《宁国府志》卷二十六《方技》:周子干,号慎斋。研究阴阳五行,以之为医,全活甚众。著《医案》数十卷。
嘉庆十三年《太平县志》卷八《艺术》:周子千。精研阴阳五行之道以为医,静验一身,即己之脉理,喻人之脉理。术大通,全活甚众。著《医案》数十卷。尝经柏叶山, 见巨石窒路,谋凿之,石故枕神祠,居人谢弗敢。子干祝曰:神必福民,吾体神意去之, 神若降殃,当殃我。初,子干行步轻跚,见者谓非寿征。乃痛矫之,行遂端。又尝有妇私奔之,拒不纳。卒年七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