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湖夹阻风
北宋苏轼诗作
《慈湖夹阻风》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组诗之一。此组诗写于绍圣元年(1094)六月,苏轼时赴英州(今广东英德)途中。慈湖夹:在今安徽当涂县北。这组七绝描写贬谪途中的自然景色和生活情景。
作品原文
慈湖夹阻风①
捍索②桅竿立啸空,篙师酣寝浪花中。
故应菅蒯③知心腹,弱缆能争万里风。
此生归路愈茫然,无数青山水拍天。
犹有小船来卖饼,喜闻墟落在山前。
我行都是退之诗,真有人家水半扉。
千顷桑麻在船底,空余石发挂鱼衣
日轮亭午汗珠融,谁识南讹长养功。
暴雨过云聊一快,未妨明月却当空。
卧看落月横千丈,起唤清风得半帆。
且并④水村欹侧过,人间何处不巉岩⑤。
作品注释
① 慈湖夹在当涂境,绍圣元年(公元1094)南行过此时作。
捍索,船桅两旁的索。
③ 菅(音jiān)、蒯(音kuǎi),草绳,用以编缆的。
④ 并,傍。
⑤ 巉岩,山石险峻。这里借喻人生道路上的难行。
诗词赏析
小诗寓哲理于形象之中,借助日常景物表现作者直面现实,不避艰险,随遇而安的人生态度
作者简介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1057年(嘉祐二年)进士。在王安石变法高潮中,先后任凤翔签判、开封推官、杭州通判和密州、徐州、湖州等地行政长官;元丰年间(1078—1085)陷入乌台诗案,贬居黄州四年。后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又任杭州、颍州、扬州、定州等地知州,晚年又被远贬惠州、儋州,九死一生,北返中原,病逝于常州。苏轼是文学史上少见的兼擅诗、词、文、书法、绘画的文豪,在历史上产生深远的影响。中华书局已整理出版《苏轼诗集》八册、《苏轼文集》六册,《东坡词》见《宋六十名家词》(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明版)。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2:40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作品注释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