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幼中学
澳门工业技术学校
慈幼中学,原名“圣母无原罪工艺院”。澳门地区第一所工业技术学校。1906年天主教慈幼会委派教士数人专程至澳门兴办。分设缝纫、革履、木工、印刷等科,供中小学生选修工业技能。
办学历史
1935年分职业部(五年制)和中文小学部。
1939 年增办中文中学,命名鲍思高纪念中学。
1952 年改现名。60 年代逐步停办木工、缝纫、革履、印刷等科。
1964年,正式招收机械科和电机科中学一年级新生。
1972年按照香港英文工业学校编制改革课程。
1992年扩成完全小学部,全校中、小学生共1678人。
学校起源
慈幼中学现址位处圣老楞佐教堂对开的一幅土地,十九世纪时属英国东印度公司所有。因该建筑门口有八对十六条枝柱,故称为「十六柱」。后来该建筑及其所位处之地段被澳葡政府收回,澳督转而批示将之拨予天主教澳门教区使用。
1906年,总部设在意大利鲍思高慈幼会应当时天主教澳门教区鲍理诺主教之邀,派遣雷鸣道神父到澳门传教办学。雷鸣道(雷鸣道)于同年乘船从意大利出到澳门,开始慈幼会在中国的事业。雷鸣道最初在圣若瑟修院对面开办孤儿院,数年后获天主教澳门教区赠予位于圣老楞佐教堂对开的一幅土地连建筑,于是便开办慈幼会在远东首所学校——无原罪工艺学院,即今慈幼中学。
学校介绍
慈幼中学为澳门其中一所男子中学,附设小学部。学制为六年小学,三年初中和三年高中。高中设理工科及文商科,并已加入政府免费教育网,提供小学、初中及高中免费教育。中学部依据英国通用教育证书(GCE)内容授课,学生可于中五学年开始报考GCE,而学校亦为GCE澳门考区考试场地之一。
慈幼中学原为一所工业学校。以往因社会环境对人才的需要,多数年青人都要以一门手艺作为职业,故当时慈幼中学以印刷、裁缝(洋服)、制鞋、木工、金工等为工业科目为主流术科。随着社会发展及人力需求改变,工科于80年代渐被文化学科取代,然而木工、金工被保留并合并成机械科,同时也引入电子科及划则科。
目前慈幼中学中一至中五提供的工业课程包括电子机械及工业绘图(划则),中六(高中三年级)则只有工业绘图。初中必须修读一般中学科目及工业科目,高中则视学生志愿进入理工组或文商组。理工组在中四及中五除修读一般高中课程外还须修读工科课程,文商组则为历史、地理、会计及经济。
学校设施
工业学科乃慈幼中学特色之一,其课堂教授理论外,亦会安排实习时间。学校设有机械工场,电子工场及划则室。为让学生学以致用,每年四至五月间会举行一连数日的工科联展,学生会在一学期内制作由电子、机械、电脑、画划四科组合应用的整合习作,供同学及公众评鉴参观。近年慈幼中学参加多个校外科技展览及比赛,得到社会广泛认同。然而,随着社会需求,再加上各个实验室运作开支较一般中学为多。工业学科已经慢慢被边缘化,授课时数愈来愈少。学生对应否保有工科持不同意见。虽然如此,校方依然坚持学生应在多方面有所涉猎,故未有删除工业科目的考虑。
该校的文商科创立不足十年,是由第十八任校长胡德鎏神父因应社会需要而开办。 二零零七年二月,文商科十多位学生自资竞投澳门喷水池的年宵摊位,学以致用,得到了校方和同学支持。文商科学生自2009年,从中四起须逐年参加LCCI(伦敦商会)第一至第三级簿记及会计考试。
目前学校分中学和小学两部,小学一至六年级共24班,中学Form 1至Form 6共22班,全校共1896人。
办学宗旨
慈幼中学秉承慈幼会会祖圣鲍思高神父的「预防教育法」,以「理智、宗教、仁爱」教育学生,用多元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发展长处,并使其在身、心、 灵均有良好发展。
根据传统,慈幼会事业之所以服务青少年,是基于该会的信念:「要成为天主爱青少年的标记,并将他的爱带给他们」。作为一个以青年为核心的教育事业,慈幼中学不仅提供学生们知识,同时为他们带来心灵的满足。通过团体互动、神长师生的共融和学生间的友爱,让青年感受到被关怀、被尊重和被爱。使学生们从而自觉奉献自己、帮助有需要的弟兄姊妹、进而服务社会。
鲍思高神父曾言:「我们优先选择为那些贫苦和被遗弃的青少年服务。」因此,在慈幼会的教育事业中,从没有学生因贫穷而失去学习机会。慈幼中学并不旨在教育品学兼优、家景富裕的年青人;相反,慈幼中学最关注的是有所缺乏的年青人。
校徽
校徽
慈幼中学校徽主体为一蓝色盾牌,盾牌上有红色十字架,代表跟随耶稣基督的教导、
基督作学校的助佑。红色十字架上有校名的简写「I S」。底部一朵白色百合花象徵
学生应有的纯洁精神。盾牌和白色百合花代表着「纯洁与刚毅」(PURI ET FORTES)的校训,而盾
牌下的红丝带则有拉丁文的校训( PURI ET FORTES )。丝带两端为「慈幼」及「学校」
学校事件
校歌
本曲由奥地利籍慈幼会会士司马荣神父(Rev. Fr.Guilherme Schmid, SDB)编曲
澳门慈幼中学校歌
维我鲍思高慈幼学校
时代青年训练场
四育并重国粹精良
师生友爱永无疆
校誉日隆学汇中西
满门朝气乐洋洋
秉承会祖鲍思高遗教
取法圣多明我表样
我青年 步武圣贤
效忠圣教作栋梁
愿同学 敦品励学
扬我校风增荣光 ”
历任校长
著名校友
宗教界
政界
专业界
演艺界
体育界
教学主题
外文名称
澳门慈幼中学葡文名称为「Instituto Salesiano」,在英语公文上亦以此作为校名。学校的外语名称曾产生不少误会;例如,1998年澳门与葡萄牙教育界举办的一次资讯科技交流活动,学校在活动中展出其以英语写成的网页作为参展作品,但网页中的校名仍以公文中惯用的「Instituto Salesiano」字样出现,参与活动的葡葡牙教育界人士不为意学校正使用葡语名称,误以为学校把英文「Institute」拼错「Instituto」。
90年代中,校内不同班级的英语教师对校名的立场和主张并不一致,有时互相矛盾,令学生感到混乱。1995年曾有英小六(EP6)英语老师在英语课程中,指令学生把葡文校名「Instituto Salesiano」写成「Institute Salesiano」作英语名称使用,而有英小六同学在英文测验把校名写成「Institute Salesian」被扣分;随后高年级教师主张沿用「Instituto Salesiano」。
六十年代至八十年代在学校门外曾在葡语名称的底下标示「Salesian School」的字样,后因校舍作「红绿变银灰」的外墙修葺而抺去。
有英语老师指出,不能直接将「Instituto Salesiano」译成「Salesian Institute」,否则听来像是英国或爱尔兰的少年感化所,又或会令人误以为「Instituto Salesiano」是一所高等院校;虽然如此,教皇若望保禄二世于1996年(学校成立90周年)赐与学校宗座降福的英语文件中却写成「Salesian Institute」。
「Instituto Salesiano 」是学校正式葡语名称;但在政府牌照登记中,以「Instituto Salesiano da Imaculada Conceição」为葡语名称,意即「圣母无原罪慈幼学院」。
Instituto Salesiano 以免误会。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11-20 09:36
目录
概述
办学历史
学校起源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