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寺
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寺庙
慈云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城区西街路北,始建于唐代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曾兴盛一时。五代十国时,战乱频繁,寺院颓废。后世,辽代、明代、清代皆进行过修缮,慈云寺建筑群落渐成规模。
旅游信息
地址
慈云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天镇县城西街路北。
历史沿革
慈云寺始建于唐代,由县志记载,唐贞元年间(785—805年)筑天成军城池。“军”唐朝为军事单位。城池是军事要素设施之一。一般讲,先筑城池,后修寺庙。慈云寺建筑在贞元之后,那时叫法华寺。
开泰八年(1019年),重新修葺。
明朝中的宣德年间(1426—1435年),又进行大修,敕赐“慈云寺”,史称“关外巨刹”。
清朝,亦屡有修葺,但一直保持元明朝时的建筑风格。光绪皇帝与慈禧太后御笔匾额高悬大雄宝殿之外,“山河閒气”“英灵万古”字字沉淀民族的过往与坚韧,院内穹庐顶式的钟鼓二楼,更是以其特殊的双层圆形建筑,成为山西现存明清钟鼓楼中的孤例,元代建筑风格杂糅北疆民族文化,与儒家中庸哲学在建筑的对称美学中相得益彰,构筑一幅跨文化的和谐对话图景。
建筑格局
慈云寺占地1万平方米,有殿阁僧舍85间。现为四重大殿、三进院落,从南到北,依次为金刚殿(也是山门的正门)、天王殿(又叫大雄宝殿)、释迦殿、毗卢殿。一殿比一殿高,一殿比一殿雄伟。整个寺院建筑以中轴线东西形成对称,布局体现了儒家的中庸理念。
大雄宝殿面宽三间,单檐歇山顶,四栿椽,斗拱五踩。殿外檐下原悬有光绪皇帝慈禧太后题写“山河閒气”和“英灵万古”匾(1966年失落),这个殿为第一进院落。其右为钟楼,其左为鼓楼,对称,为八角圆形穹庐式顶,分上下两层。下层设廊柱8根,砖砌圆形内室;上层开敞,建勾栏。平座,为元代建筑风格,糅合辽金元北方少数民族的文化特色。其双层圆形建筑特殊,为山西现存明清钟鼓楼中仅有一例,全国亦罕见。钟楼铁钟重800余斤,明宣德七年(1423年)铸,分八面,分铸梵文、祷辞、“佛字”,八卦图,布施录。
第二进院内正殿释迦殿,面宽三楹,单檐歇山顶。斗拱七踩,平身科七朵,单翘三下昂,主要构件系唐辽原物。内有明代壁画。东西有配殿为观音殿、地藏殿。
第三进院正殿为毗卢殿,气势宏伟冠于全寺。高15米,宽23.5米,纵深11.5米。5开间,廊柱6根。斗拱九踩,单翘三下昂,补间斜拱,华丽精巧。殿脊为一组有特色的琉璃饰物。为花卉纹和云龙走兽,殿脊正中置一大琉璃葫芦瓶,直径近1米,瓶上置铁铸莲花,莲叶上栖一只特大铁制候风鸟。殿内东、西两侧有重檐歇山顶楼阁式木雕藏经柜。藏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用银子买回乾隆十九年(1754年)钦命雕印的藏经全部,经藏、律藏、论藏的“三藏”共880余套,8800余册,1952年,有政府指示移交大同华严寺。现有发华经、华严经等。毗卢殿东西备有厢房3间。
文物遗存
毗卢殿殿顶有一组完整的明代琉璃珍品,龙、凤、狮子、麒麟等走兽一应俱全,顶脊中央一对赤身童子像被称为“吉祥童子”。
毗卢殿内东、西两侧有重檐歇山顶楼阁式木雕藏经柜。藏有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用银子买回乾隆十九年(1754年)钦命雕印的藏经全部,经藏、律藏、论藏的“三藏”共880余套,8800余册,1952年,有政府指示移交大同华严寺。
历史文化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慈禧偕光绪皇帝逃往西安,8月24日路经天镇驻跸慈云寺。返京后,这一塞外古刹给他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太后和皇帝分别书“英灵千古”、“山河闲气”匾,额赐慈云寺。此两块御匾至今仍悬挂在慈云寺内,也成为当地人民的一种骄傲和自豪。据传,慈禧太后驻跸天镇时,知县鄂腾鄂苦于应付,又怕西太后治罪,自杀而死。后有民谚云:“来了活佛爷,吓死鄂知县。
文物价值
慈云寺整个建筑宏伟壮观,气势磅礴,四座大殿屋脊全部是精致的砖雕或琉璃浮雕,殿内共有大型雕塑佛像60余尊,各种铜铸佛像480余尊,加上壁画、琉璃、浮雕、彩绘荟萃一起,是一座富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典艺术宝藏,是塞外古城文明历史的见证。
保护措施
2006年5月25日,慈云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18 09:46
目录
概述
旅游信息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