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
感,汉语一级字,读作gǎn或hàn,最早见于金文,本义是外界事物在人们思想情绪上引起的反应,即《说文解字》所谓的“动人心也”,由此引申出触碰、觉得、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等含义;由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申为向对方表示谢意;由觉得引申出生物体因病菌或病毒侵入而发生病变的含义。又用作名词,指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等。
汉字源流
感,会意兼形声字。在字形上,金文中的“感”字(图A)由上部的“咸(表示全、都,兼表声)”和下部的“心(心脏形状,表示内心)”组成,两相会意,表示整个心受到震动,即感动。由金文到小篆有两种写法的战国文字,一种是上中下结构(图2):上部的“咸”中的一横和“口”合为中部的“日”;一种则承续金文的上下结构(图1)并演变为小篆中的“感”字(图3、图B)。隶书中的“感”字(图4、图C)承续小篆而线条化,楷书写作“感”(图D)。在字义上,“感”字的本义是外界事物在人们思想情绪上引起的反应(感动)。由本义引申出触碰、觉得(感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感动)等含义;由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引申为向对方表示谢意(感谢);由觉得引申出生物体因病菌或病毒侵入而发生病变的含义(感染)。又用作名词,指对人或事物关切、喜爱的心情(情感)等。
详细释义
(参考资料:)
古籍解释
说文解字
【第十下】【心部】
感,动人心也。从心,咸声。古禫切。
说文解字注
【卷十】【心部】
感,动人心也。
注:许书有“感”无“憾”,《左传》、《汉书》“憾”多作“感”,盖“憾”浅于怨怒,才有动于心而已。
从心,咸声。古禫切。
注:古音在七部。
康熙字典
【卯集上】【心部】感
古文:𢦡。
唐韵》、《集韵》、《韵会》并古禫切,甘上声。《广韵》:动也。从心,咸声。《增韵》:格也,触也。《易·咸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
又《字汇补》:户坎切。与撼通。《诗·召南》(《召南·野有死麕》):无感我帨兮。
又《集韵》、《正韵》并胡绀切。与“憾”通,恨也。《左传·昭十一年》:唯蔡于感。
咸有感义,故感字从咸。
字形书法
字形对比
(参考资料:)
书写演示
(参考资料:)
各体书法
音韵汇集
(参考资料:)
常用词组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5-18 00:49
目录
概述
汉字源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