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2008年霍建起执导的人物传记电影
《愚公移山》是由霍建起执导,王庆祥郭晓冬董洁等主演的人物传记电影。该片于2008年12月1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
剧情简介
1983年,太钢的老工人李双良(王庆祥饰)到了退休的年纪,用他工友老孙头的话说:这休,谁都得退,犯不上为这事叹气。其实,让李双良心事重重的并不是自己的事情,而是他出来进去整天看着的渣山。太钢从1947年建厂,近四十年炼钢炼铁排出的废渣堆成了山,灰尘遮天蔽日,运输困难重重,已经到了影响正常生产危及整个太原市人民身体健康的程度,作为一个在太钢干了四十年的老工人,厂子的事就是他自己的事,厂子的困难就是他自己的困难。这事愁得他白天在家里呆不住,夜里睡不着觉。
李双良琢磨这渣山的事不是一天两天了,他没事就围着渣山转,丈量体积,计算运输成本,寻找新的倒渣地点,直到他觉得心中有数了,在老伴和家人的支持下,他把自己的治渣方案报到了厂里。
或许是老劳模的公信力,或许是厂里目前的治渣方案都成本太高,李双良提出的“以渣养渣”用卖废钢铁的钱付运渣的费用,不需要厂里另外出资的治渣方案很快得到了厂里的肯定。李双良重新披挂上阵,和厂里签定了承包合同,当了新建渣厂工段的段长兼书记,带领四百多农民工,开始了“向渣山进军”的浩大工程,大家说:这就是愚公移山啊。
李双良是个能人,早在50年代,他就是苏联专家在太钢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爆破能手,他的炉内爆破,大型废钢爆破技术在全国的钢铁企业中声名显赫,经常被各地请去解决难题,培训骨干,是太钢连续多年响当当的劳模,当然,也没少让家人跟着担惊受怕。有一次,他就差点因为别人的差错给炸在里面,把公安局都惊动了,调查的时候,大家都觉得那人是有意的,可李双良说不是,他说我又不是蒋介石,炸我干啥。
治渣工地上干得热火朝天,按件计酬大大调动了农民工的积极性,第一个月,李双良靠着一公斤卖2毛钱的废钢铁挣了整整四十七万,除掉所有成本,他一个月就赚了11万,别忘了,这是在1983年。这个结果给李双良吃了定心丸,他盘算着添车添设备,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不少退休的老哥们也都到渣场来给他帮忙,也有想来多挣点钱的,其中就有因为多年前那次事故受了处分的人,李双良答应他了,老伴说,你让他来,还想让他再害你一回啊。
经营管理,千头万绪,李双良在大家的帮助和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化解各种矛盾,把全部的心血和精力都投入到治渣当中,拒绝了外地煤矿待遇优厚的邀请,大家也被他的执著和坚定深深感动,事业在一种共同的信念支撑下向前推进,几年过去了,渣山产生了惊人的变化,它所产生的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使得李双良如虎添翼,他们研究废渣的开发和利用,开办各种加工厂,在变废为宝的同时更加彻底地解决了污染问题,他的努力和成功得到了方方面面的重视和表彰,联合国也给他颁发了金质奖章,但是李双良最看重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让他难以忘怀的是连续三年到北京领劳模奖章,和中央领导合影的时候他的位子都在第一排的正中间,他说,不是我李双良有什么本事,这是党和政府对产业工人的重视。
1993年,10年过去了,过去的大渣山已经变成了现代化的废渣回收厂,李双良觉得自己该做的事情已经做得差不多了,忽然有一天总厂的人拿着10年前签的那份合同来跟他算帐,告诉他,合同上说过总资产10%归他个人所有,经过评估,渣厂目前的总资产有两个亿,10%就是两千万,让他回去跟孩子们商量一下如何处理这笔财产。两千万这个天文数字打破了李家的平静,李双良在家庭会上明确地对孩子们说,这钱咱不能要。他说累是大伙受的,拿了这钱以后没法和太钢的哥们弟兄打交道。孩子们最终理解了他对太钢的感情,对他说,从明天开始,您接着做您的报告,富豪两个字咱再也不提了。
大家都说李双良是个幸福的人,他说,要不是解放了,我一辈子也别想知道幸福两个字是个啥滋味。这或许就是他做这件事最根本的原因和动力。
现在,李双良已经年逾八旬,在大家的尊敬中安度晚年,他的脸上经常可以看到非常纯净的笑容,这笑容告诉我们,一个人做了他想做的事情,老了以后心里就比较塌实。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职员表
演职员表参考资料来源
幕后花絮
获奖记录
制作发行
宣传活动
2008年9月,该片入围广电总局举办的第十二届北京放映中国电影对外推广活动,并于9月23日至9月26日在北京放映的活动中展映,影片主创出席在东京国际电影节举行的中国电影周开幕式;11月8日,该片入围从11月10日至11月15日在全国主流电影院线举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优秀国产新片展映活动”;12月6日,影片主创出席在北京星美国际影城举行的,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的“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十部国产影片发行推介仪式”,向观众推介该片。
2009年4月6日,该片在为纪念中美建交30周年举办的中国电影节上展映;7月23日,在教育部办公厅 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印发《第23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的通知中,该片被推荐为供中学生选看的影片。
影片评价
影片《愚公移山》整体上遵循着上述“英模传记片”的基本叙事方式,但霍建起导演也显然有着自己独特的构想,其最突出的艺术处理手法,是一个新颖的、独具匠心的三层交叉叙事结构。
第一层,是影片的主体,也就是必须重点展现的、李双良的英模事迹。这一层叙事从1984年李双良退休开始讲起,一直讲到1990年代他基本完成废渣治理,并拒绝了自己应得的两千万治渣分红结束。这层叙事非常注重历史情境的真实性,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场景的美工、布景、服装、化装、背景环境声等都非常到位。最关键的是,影片还得到了太原钢铁集团的大力支持,很多历史感强烈的戏,都能在太原钢铁集团下属的工厂找到相应的场景,使影像在还原治渣历史方面,做得非常准确、到位。当巨大的渣场和烟雾缭绕的钢厂呈现在观众面前时,观众在震惊之余,必然能够迅速地进入那个历史情境。该层叙事作为影片主体,比较完整和详细地表现了李双良整个治渣的过程,以及他在这个过程中如何克服了诸多的困难、麻烦和诱惑,为观众们呈现了一个能力突出的、甘于奉献的、具有伟大人格的英模形象。
影片的第二层叙事,可以称之为“李双良的青年时代”。这层叙事是英模李双良的前史,从塑造人物的角度上说,这层叙事解决了最为关键的一个问题——普通工人李双良为什么成为了英模李双良。影片通过前史的倒推叙事,逐步向观众们揭示了李双良的心灵成长史。这一层叙事通过对李双良成长史的追溯,恰到好处地找到了李双良行为的心理依据。第二层叙事和第一层叙事中突出的影像写实性不同。在这一层叙事中,霍建起导演更加重视抒情和诗意的视觉效果。首先,青年李双良和年轻的妻子分别由形象清纯、充满阳光活力的郭晓东和董洁扮演。而解放前后,李双良年轻美丽的妻子走过漫漫长路,寻找在工厂做苦力的李双良那一段,拍得尤其唯美——当他们夫妻团聚的时刻,他们突然知道解放了,国家属于人民了,工厂属于工人了,事实上,这也正是整部影片在情绪上的高潮段落,这一段抒情、诗意的画面,非常强烈地表现出了李双良和妻子在那一刻所拥有的幸福感,而这也正是李双良人物行为的内在推动力,编导在这里用一种质朴的、人性化的“幸福感”,造就了一名普通劳动者的价值观,为李双良作为一名英模的“人”提供了强有力的依据。
《愚公移山》的第三层叙事,是穿插在前两层叙事中的一次虚构的人物访谈。因为有了这个当下时空的访谈,李双良的一生成为一次大型的闪回,使整部影片,尤其是作为故事主体的治渣事迹,也具有了一种浓浓的历史感。不管创作者有意还是无意,客观上这层叙事所赋予故事主体的历史感,拉开了英模事迹与观众现实生活的距离,使之成为一种“彼处的再现”,回避了观众在现实认同上所可能遭遇的障碍。
《愚公移山》这部影片,其历史感的营造既适合于这个题材,又是一种机智的创作策略,更重要的,还是作者严肃的创作态度的表现。(《电影艺术》评)
最新修订时间:2024-12-28 00:49
目录
概述
剧情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