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呆子禾呈的迂腐守礼和商业大鳄表姐的随机应变,不同的处世原则带来了各自命运的浮沉。而禾呈的两个双胞胎儿子,也个性分明,际遇迥异。在时代的行进过程中,两种价值观不断冲撞,一场读书人与商人、博士生与高中生的PK,迸发了许多可笑可叹的细节。作家写尽了这个时代的急功近利、斯文扫地;也写尽了这个时代的突飞猛进、一日千里。其间的时代之伤,让人掩卷长叹。
方方(女,1955—)原名汪芳。原籍
江西彭泽县,生于南京。1957年随父母迁至武汉。1974年高中毕业,曾做过四年装卸工。1978年考入
武汉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到湖北电视台任编辑,1989年调作协湖北分会从事专业创作。曾任《今日名流》杂志总编辑, 2007年当选为湖北省作协主席。1975年开始写诗。1982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大篷车上》。出版作品集有《大篷车上》、《十八岁进行曲》、《江那一岸》、《一唱三叹》、《行云流水》等。1987年发表《
风景》获1987—1988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被批评界认为“拉开‘新写实主义’序幕”。自此发表的《
祖父在父亲心中》、《行云流水》、《桃花灿烂》、《乌泥湖年谱》等一系列作品,均受好评。2013年发表的中篇小说单行本《
涂自强的个人悲伤》,关注“蚁族”大学生命运,荣登各大畅销书榜。已出版小说、散文集约60多部。
青年评论家付艳霞:与写小市民相比,方方还是更擅长写
知识分子。可以说,一部《惟妙惟肖的爱情》写得既松弛又有章法,是近年来难得一见的炉火纯青之作。小说处处有趣,处处藏机,处处揶揄,处处无解。
作家、评论家黄桂元:《惟妙惟肖的爱情》是作家对知识分子世相的悲凉长叹。”这“长叹”悲凉、沉痛,却并非杞人忧天,在这个意义上,将《惟妙惟肖的爱情》当作一部新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发展简史来读,亦无不可。
长江商报评论:在上一部小说《涂志强的个人悲伤》里,方方把目光聚集到现实生活中的“蚁群”身上,揭示了“时代之痛”;这一次,《惟妙惟肖的爱情》通过描叙知识分子禾呈家庭的变化,继续追问这个时代:是什么让我们物质生活优质化的同时,却也让另一些我们曾经怀有敬意的东西恶质化?
长江商报锐读:如果说通过《涂志强的个人悲伤》,方方想表达的是,一个好的社会不是为顶尖人才准备的,而更应该是为普通人准备的。那么在《惟妙惟肖的爱情》中,方方则指向这一点:不适宜知识分子存活的时代,不尊重知识的时代,甚至伤害尊严、伤害人心、伤害文化的时代,都不是一个好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