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由与生理需要相联系到与社会需要相联系的发展趋势。幼儿的情感社会化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而是幼儿与他人、环境、制度互动的结果。这个结果既是幼儿的一种主动选择,也是社会的一种刻意建构。
简介
在幼儿成为社会人的过程中,幼儿的情感也经历着社会化的过程。从心理学视角看,情感是极具私密性和个体性的。而在情感社会学视野下,情感不仅是个体的心理特质,它更多的是作为一种突破个体的关系而存在,是社会意义或象征符号的载体。情感既构成了个体行动的原材料,又构成了个体进行社会交流的符号象征和交流工具。情感社会学认为,没有孤立存在的情感,情感深深植根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背景网络之中,其生成和固化有着深刻的社会制度烙印。幼儿的情感社会化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产物,而是幼儿与他人、环境、制度互动的结果。这个结果既是幼儿的一种主动选择,也是社会的一种刻意建构。
内涵
幼儿情感社会化是指幼儿对社会情感生活的适应和创造,主要包括情感知识的获得,情感能力的发展,对社会情感制度、规范的认同和接纳以及情感文化的形成、维持或改变。套用
帕森斯的解释,在社会生活中,情感行动具有两大系统,即作为个体的人格系统和作为社会的文化系统。情感社会化是指幼儿的情感人格系统适应情感社会文化系统的过程。一般来说,个体身上存在着两种情感,一种是本真的情感,受其个性所决定,是一种主观的自我感受;另一种可被称为角色情感,由人在社会中扮演的角色所决定。幼儿的情感社会化就是指幼儿角色情感的社会化,即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个社会角色,幼儿的情感呈现方式逐渐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被社会认可。
内容
在当前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幼儿情感社会化主要包括情感知识社会化和情感能力社会化两方面内容。
(1)幼儿情感知识社会化
幼儿在情感社会化的过程中习得了大量的情感知识,如情感词汇、情感观念、情感制度、情感规范等,这种知识会因个体所处的社会文化、社会环境、社会位置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和分化。
①特定社会文化中的情感知识
人类学家
本尼迪克特认为,东西方文化所建构的文化模式具有较大差异,东方是一种“耻感”的文化模式,西方则是一种“罪感”的文化模式。作为特定文化生活中的个体,我国幼儿的文化情感不可避免地带有“耻感”特征,被烙上了中国文化的印记。不仅是幼儿自己,幼儿周围的成人、各种文化传播媒介所信奉的也是一种“耻感”文化心理。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中,幼儿从小经受的教育,不论是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还是社会教育,都让幼儿逐渐意识到自己要做一个好孩子,否则难免会受人排斥,遭人嫌弃。为了避免耻辱感、羞愧感,幼儿知道在家里要孝敬父母,在幼儿园要尊敬教师、团结同学,在社会生活中要助人为乐。
②特定社会环境中的情感知识
幼儿生活在三重社会中,分别是家庭社会、学校社会和同伴社会。不同的社会环境里存在不同的情感互动规则。在家庭互动中,价值性情感占据首位,家庭成员之间彼此互动,这里的情感规则因为血缘关系而充满爱与宽容。在幼儿园这个制度化环境中,师幼之间的情感互动多多少少带有某种工具化倾向,教师的爱有时甚至会成为一种规训幼儿的借口。比如有位教师这样说:“教师当然要爱孩子了。只有爱他,他才会听你的话,才会觉得幼儿园生活是温暖的,才不会经常捣乱。”幼儿在与教师的情感互动中逐渐习得了被幼儿园集体规范所认可的情感呈现方式和情感沟通方式。幼儿知道在集体活动中要克制自己的情绪冲动,也知道当教师生气时要保持安静,还知道和张老师说话要站起来,和李老师说话则不需要,等等。在与教师的互动中,幼儿不断察言观色,不断替代强化,积累起与教师融洽相处的各种知识。其实在幼儿园中,幼儿所建构起来的最重要的情感知识也许就是秩序感和畏惧感,而这两种情感都与幼儿园的制度化生活本身相关。脱离了幼儿园这一特定环境的约束与限制,幼儿将很难积累起有关畏惧感和秩序感的情感知识。除了家庭社会、学校社会外,幼儿还在同伴社会中生存,通过与同伴的互动获得同伴情感运作规则,如同情、尊重、宽容等。在同伴社会中,幼儿获得的多是一些平等的体验。同伴社会中的幼儿拥有的社会资源相当,所处的社会结构相似,他们能够在彼此的相处中获得和分享情感规则。
幼儿在三重社会的转换中所获得的顺畅或阻滞体验本身也是一种知识,它不断促使幼儿意识到情感互动规则的不稳定性和转换性,随着互动空间、互动对象的变化,幼儿不断地调动各个场域的相应情感互动知识,从而更智慧地生存。
③特定社会位置中的情感知识
韦伯认为人是悬挂在意义之网中的动物。在这张意义之网中,每个个体所处的社会位置是不同的,因此,在幼儿的情感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阶层情感特质也是不一样的。处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幼儿,由于受其家庭环境和社会交际圈的影响,会逐渐形成与其所属阶层相适应的情感知识。比如精英阶层的幼儿在选购玩具时大多会关注玩具的品牌和质量,而对于劳工阶层的幼儿来说,只要有玩具就已经很满足了。幼儿情感的满足与否也受其所处阶层的情感取向影响。比如在人类学研究中,上等人在奴隶面前暴露身体是不会产生羞耻感的,相反,地位低的人是不能在地位比自己高的人面前赤身裸体的,否则会被标识为大不敬,需要接受严格的规训,以形成合适的情感认同。
(2)幼儿情感能力社会化
个体的情感体验受其所处的社会文化、阶层属性、社会角色地位的影响。幼儿情感社会化的过程其实是幼儿用主流的情感规范来濡化、控制行为,建构的是一种符合社会习俗的情感表现方式。情感社会化不是一个被动建构的结果,幼儿必须主动加入这种社会建构,才能真正融入社会生活。因此,幼儿情感社会化的过程除了情感知识的积累外,还有情感能力的发展。
①情感识别能力
社会学家不把情感视作一种纯粹的生理现象,他们认为表面看似过分私密与内心化的情感可能会受到社会结构因素和文化规范的形塑。因此,虽然情感是一种由身体唤起的冲动,但社会学家对社会情境的定义和解释却会赋予情感不同的性质与方向。幼儿在不同的社会环境中与社会结构和位置不同的人进行互动时,要按照适宜的情感互动规则来与人交往,识别他人表达或未完全表达的情感。绝大多数人的情感都是源于各种真实的、期望的、想象的或回忆的社会关系,因此,幼儿与他人互动的过程其实就是不断地识别与对方相关的各种关系的过程。
在与成人的不对称互动中,幼儿往往很难识别成人言语或行动中的隐蔽部分,他们会以表象来作为关系判断的标准。而在同伴世界中,幼儿的情感识别常常是准确的,因为幼儿很少会以隐喻的方式来表达情感,情感识别误差也随之减少。
②情感表达能力
情感表达是幼儿在与他人进行社会互动时的一种基本需要,是幼儿在特定的情感文化下,运用特定的情感词汇、情感观念,遵循一定的情感互动规范的过程,如在家庭中表达的是依恋,在幼儿园里对教师表达的是敬畏,对同伴表达的则是友爱与亲近。幼儿必须习得不同的情感表达方式,而且要根据互动的特定场景来表现情感的深与浅、积极与消极。
在日常交流中,话语本身即是一种社会行为,它体现社会关系,定义社会位置。在与不同身份、处于不同环境中的个体进行情感互动时,幼儿必须选择合适的情感语言进行表达,反映特定的情感态度,符合特定的情感规范。因此,幼儿的情感表达并不是一种下意识的反映,它涉及对诸多因素的判断。情感表达能力在幼儿的社会生活中不断得到锻炼和提高。
③情感控制能力
情感的控制能力表现为对社会秩序的一种追求,也体现出情感对社会宏观结构的反作用力。情感不仅是生物因素,它还具有重建社会结构的能力。
文明社会历来强调对人的情感控制,强调个体的举止适度,情绪有节。从生理特性上看,幼儿的情绪是极易冲动、难以驾驭的。幼儿的情绪控制能力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得到历练。幼儿的最初社会情感来源于对周围成人的模仿。社会也会以各种“秩序话语”来塑造幼儿的“依附性人格”,如“乖”、“听话”、“做个好孩子”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幼儿的情感控制能力既是一个社会建构的过程,也是幼儿主动选择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