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巴哈尔港(又称为
恰赫巴哈尔):
阿曼湾东北部的伊朗港口(与巴基斯坦
瓜德尔港相距大约100公里)。
地理位置
恰巴哈尔港(又称为
恰赫巴哈尔):位于伊朗
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南端的、
阿曼湾东北部的一个10万人口的小城,该地具有良好的水文和地理条件,靠近伊朗与巴基斯坦的边境地区,距离
中巴经济走廊终点的巴基斯坦
瓜德尔港不到100公里。在
阿曼湾东北部。
恰巴哈尔正好处于西亚、南亚、中亚和印度洋的交汇之处,地理交通位置极其重要。
背后资源
伊朗为什么要在靠近并不稳定的巴基斯坦的恰巴哈尔建设工业区呢?
尽管当地矿产资源并不丰富,但是,恰巴哈尔的背后是伊朗富产矿物的内陆地区,及和富产矿物的中亚诸国。
首先,
伊朗高原中部和东部也同样拥有多处大型铁矿和巨型铜矿(已探明储量分别为12亿吨,30亿吨),而伊朗的冶金工业集中于西部和北部,同时伊朗西部和南部沿海丰富的油气资源,其石化工业基地也同样集中于伊朗西南地区的阿萨路耶(Assalouyeh)和马赫沙赫(Mahshahr),与沙特及巴林的美军基地隔海相望,布局过于集中,存在巨大的战略风险(当时美国已经控制了伊拉克,是否会对伊朗开刀不能确定)。
其次,在恰巴哈尔北面几百公里外的阿富汗
赫拉特不远的哈吉加克拥有亚洲最大的铁矿,蕴藏有20亿吨铁矿石,同时阿富汗东南部的艾娜克铜矿也是世界级的大矿,蕴藏矿石7亿吨,同样价值惊人。
再次,其它中亚国家石油资源丰富。
还有,市场路线。作为中转站,通过陆路销往阿富汗、中亚甚至俄罗斯等地区。
地位上升
伊朗大部分人口、城市和产业都集中于自然条件更好的西部和北部,恰巴哈尔所在的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气候炎热干燥,缺乏油气资源,当地人口大部分属于
逊尼派的
俾路支人,因此长期以来并不受重视,直到上世纪80年代,恰巴哈尔还是个渔业小镇,只有一个不大的渔港和一个小型的军港。
两伊战争爆发后,伊拉克挑起了袭船战并频繁攻击伊朗在波斯湾内的商港,伊朗的海上运输和进出口受阻,这时伊朗开始注意到霍尔木兹海峡外的恰巴哈尔港,这里远离战火,而又靠近阿曼湾,当时
阿曼虽然是海合会成员,但是在英国殖民前曾经长期作为波斯的属国,对伊朗态度暧昧,于是伊朗紧急扩建后可以停泊千吨级的船舶,专门来往于阿曼和伊朗之间运输物资,使当地的工业和商业逐渐发展起来。两伊战争结束后, 恰巴哈尔已经成为
锡斯坦-俾路支斯坦省的重要城市,90年代初,伊朗向俄罗斯订购了三艘基诺级潜艇作为反制美国海军的杀手锏,由于波斯湾内空间狭小,而恰巴哈尔直面印度洋,向西可以
封锁霍尔木兹海峡入口,向东向南则可以威胁西方的海运航道,距离岸边几海里外,水深即达数千米,非常适合潜艇隐蔽和机动,于是伊朗海军决定在恰巴哈尔建立潜艇基地,建设了各种配套设施,并部署了导弹快艇和海军陆战队,使该地成为伊朗重要的海军基地。
伊朗感到在阿拉伯海边有可能建成一个
中亚的能源和进出口通道,届时伊朗可坐收巨大的商业利益并在战略上影响到中亚国家。于是2003年伊朗在沿海地区建立了三个经济自由区,前两个分别是位于波斯湾的
基什岛、霍尔木兹海峡的
格什姆岛,但这两处偏重于商业贸易和旅游业,而第三个就是恰巴哈尔港贸易-工业自由区,该区则偏重于运输业和制造业。
伊朗因为核问题在2006年开始逐步受到西方严厉制裁后,原油出口严重受阻,伊朗发现东方市场已经成为伊朗能源和资源的最大买家(中印日韩,其中中国和印度已经是伊朗原油和化工产品的前两大买家,占伊朗原油出口的半壁江山),但是伊朗的能源和石化工业几乎全部位于波斯湾内,一旦海湾发生战火,伊朗的产品很难安全输出(虽然霍尔木兹海峡是伊朗手里的王牌但更是双刃剑),因此伊朗急需避开霍尔木兹海峡这个盲肠,伊朗从2009年开始对恰巴哈尔开展了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投入。
2014年伊朗政府正式决定在恰巴哈尔港区规划建设伊朗国内第三大石化工业中心。
诸国看好
2015年随着国际制裁的逐步解除,越来越多的国家对恰巴哈尔贸易-工业自由区产生兴趣,例如2015年底伊朗正在就在恰巴哈尔港自由贸易区建设马克兰钢铁厂的投资项目与不愿透露名字的日本公司磋商,该钢铁厂年产能为300万吨钢。
德国和奥地利的企业也有意在恰巴哈尔扩大投资,建立合资企业,作为进军中亚市场的基地。恰巴哈尔港的年吞吐量已经达到250万吨,短期内的目标是达到1200万吨的吞吐量。
中国投资
恰巴哈尔港项目是伊朗政府主导旨在规避波斯湾风险、推进本国东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大战略举措,但是客观上与我国的一带一路不谋而合。
(1)在基础设施方面,2013年中国已经主动向伊朗提供6000万欧元(约合4.83亿元人民币),用于升级恰巴哈尔港。伊朗政府虽然在2003年就已经在当地修建了大型的热电厂,但是为了保证未来庞大的工业用电需求,伊朗政府2016年决定在恰巴哈尔港建设一座核电站并与中国签署了协议。2016年对伊朗访问期间,签署两座核电站建设协议,其中一座就在恰巴哈尔港。
(2)经营设施,恰巴哈尔港自由区内已经建立了多个中国投资的商品批发和仓储设置,从自由区向北20公里,是正在建设中的由中国博思石油公司(估计是某油的马甲)投资的石化工业城,正在当地建设大型炼油厂。农历猴年春节前夕,驻伊朗大使还特地看望博思石油公司参与建设恰巴哈尔港的中国员工。中国政府正在考虑伊朗关于投资伊朗-巴基斯坦输气管线的建议,如果实现将彻底解决巴基斯坦能源供给严重不足的局面,同时有可能为中国提供新的天然气进口通道。
印度投资
多年来,日本和印度想合作开发它,作为石油转运基地,并且从阿富汗修建管道到此以开发阿富汗石油。
2016年伊朗总统鲁哈尼5月23日在首都德黑兰为印度总理莫迪举行了官方欢迎仪式,随后两人举行会谈。两国签署了多项投资合作协议,其中恰巴哈尔港的合作协议“具有重要的里程碑意义”。
印度报业托拉斯(PTI)援引莫迪的话说,印方准备对恰巴哈尔港投资5亿美元。印度与伊朗还谋求和阿富汗联合使用恰巴哈尔港。阿富汗总统加尼23日也到访伊朗,准备和印伊两国签署相关的三方合作协议。
英国广播公司分析称,恰巴哈尔港的战略意义在于,控制恰巴哈尔港将允许印度绕过由巴基斯坦主导的陆上路线,直接从海上与伊朗建立商业联系,在方便获取来自伊朗的石油供应的同时,印度出口的商品还能够以伊朗为中转站,通过陆路销往阿富汗、中亚甚至俄罗斯等地区。
印度交通部长尼汀·加德卡里(Nitin Gadkari)在接受印度报业托拉斯采访时表示:“恰巴哈尔和坎德拉(印度西部港口)之间的距离,比德里和孟买之间的距离还要近。因此,印伊两国这次达成的协议有利于我们把货物快捷地运送到伊朗,然后再通过新的铁路和公路网络运送到阿富汗和俄罗斯。”
伊朗媒体分析称,印度此举不仅将降低自身能源贸易对巴基斯坦的依赖性,还将挑战中国通过投资巴基斯坦
瓜达尔港而获得的地区贸易方面的“控制地位”,并减少印度对沙特阿拉伯等海湾产油国的能源依赖,可谓“一举三得”。伊朗报纸《信托报》(E’temad)表示:“莫迪的访问和一系列协议的签署,为伊斯兰堡(巴基斯坦首都)、北京和利雅得(沙特首都)敲响了警钟。”
另外,莫迪此访还寻求解决印度对伊朗欠下的石油债务问题。伊朗曾是印度的第二大原油供应国,但由于国际制裁和付款方式分歧等原因,印度欠下伊朗数十亿美元石油债务。莫迪希望借此访解决这一问题,同时探寻与伊朗在油气资源方面的进一步合作。
印租泊位
根据两国2016年5月份签署的谅解备忘录,印度将投资8521万美元对向恰巴哈尔港口一期工程两个泊位提供设备,港口租期为十年,每年租金2295万美元。双方约定,10年租赁期满后,港口设备所有权将移交给伊朗。如果要延长租期,双方再行协商。——就是说,印度租用恰巴哈尔港口一期工程两个泊位,港口租期为十年。如果要延长租期,双方再行协商。
根据协议,印度将向恰巴哈尔港口建设投资5亿美元。另外印度还与伊朗、阿富汗签订了三方运输和过境走廊合作协议。
印度与伊朗2018年2月17日签订多项协议,根据租借协议,印度将取得恰巴哈尔港项目第一阶段的沙希德·贝赫什提多用途集装箱港运营权,为期18个月。印度打算利用这一港口,打通与阿富汗和其他中亚国家的贸易通道。 莫迪在记者会上称,恰巴哈尔港为阿富汗及其他中亚国家打开一扇“金色大门”。他还说,印度将参与伊方恰巴哈尔至
扎黑丹市的铁路建设项目。扎黑丹位于恰巴哈尔以北,毗邻阿富汗。
其它
2016年日经中文网曾在5月9日报道称,日本政府将启动在伊朗东南部的港口和工业园区等的开发计划,并希望联手印度建设伊朗与巴基斯坦边界的战略性港口恰巴哈尔港(Chabahar port),不过伊朗并不看好印度的能力。然而,据BBC中文网5月24日消息,莫迪访问伊朗,并宣布印度将投资5亿美元(约33亿人民币)建设恰巴哈尔港;伊朗总统鲁哈尼对此表示欢迎。
2016年5月伊朗媒体报道,伊朗将位于伊朗中西部
伊斯法罕省的北阿扎德甘油田和位于伊朗南部
胡齐斯坦省的
亚达瓦兰油田第二阶段的开发工作,重新交给中国石油公司,这一项目是伊朗国内最大的石油项目。据伊朗pars today中文网6月12日报道,中国与伊朗签署一项新合同,将合作修建波斯湾南部的“格什姆石油码头”。这项合同价值5.5亿美元,将把“
格什姆岛”打造成海湾地区石油生产,和石油产品储备领域的一个重要枢纽。报道称,伊朗阿拉克机械制造公司董事会主席埃米尔·侯赛因·里萨伊在谈到与中国重工企业签署在伊朗南部格什姆自贸区修建石油码头的合同时宣布,该合约总价值高达5.5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