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波亭
邢台市临城县境内的古亭
息波亭位于邢台市临城县城西护城石堤上,南临泜河,俗称八卦亭,占地32平邢台·息波亭方米。旧志载,明万历十六年知县程鹏抟建,清康熙二十二年知县宋广业重修。亭呈八角形,高5.5米,内施斗八藻井,外为八角攒尖布瓦顶,造形精美。外八柱以上以隶、楷两体刻着14条古文名句,字体丰润劲媚。亭内有石桌石凳,古时是文人雅士邀朋聚会之处。
山海经
“息波”二字暗对咫尺相望的泜河。泜河古名泜水,《山海经》载“敦舆之山,泜水出其阴,”源自临城西部山区,自古常泛滥成灾。为防水患,自明嘉靖十五年至万历二十五年,一条长约千米的护城石堤修筑完成。如今泜水犹在,石堤却已掩于土下,惟有息波古亭旧貌宛然,岁岁年年,听泜水潺潺,盼波平浪静。
建立的因果
息波亭建立的因果要从驰名天下的邢窑说起,邢瓷最早出现于公元575年,北齐至隋是邢瓷的发展前期;唐代邢窑处于成熟时期,在邢台临城县、内丘县一带形成南北约30公里长的邢瓷“工业园区”;五代(公元907—960年)仍有邢瓷烧制,之后逐渐走向衰落,到清朝周围地区如井陉等地仍然在烧制白瓷。唐代的邢瓷有何特色呢?陆羽《茶经》评道:“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瓷类雪,越瓷类冰”。皮日休《茶瓯诗》写道:“邢窑与越人,皆能造瓷器。圆似月魂坠,轻如云魄起。”说明唐代的制瓷业形成“南青北白”的格局,越瓷与邢瓷平分天下。30公里长的窑场,供应大唐帝国以及大唐的附属国,每天需要燃烧多少木柴才够烧制那么多贵贱不一的瓷器呢?想想30公里长的窑场,天天浓烟弥漫,一直持续了至少五百年,要烧去多少的树木,可想而大体知道了。古时交通不便,邢窑的瓷器所需要的燃料是就地取材,因此,邢窑依赖吞食南太行山的树木森林才支撑起“北白”的名誉。邢窑的发展,对邢台森林生态系统的破坏是相当严重的,破坏了临城泜河流域的植被。到了南宋后期、明朝早中期,泜河流域,一旦暴雨袭来,没有足够的树木花草以及植被之下的土壤来吸水、蓄水,就势必形成洪水,洪峰咆哮,直冲城池,危害极大。临城城池紧靠泜河沿岸,自以泜河为患。明代隆庆三年(公元1570年)始筑护城石堤,已明显感觉泜水的洪害。明万历年间,临城的水患更为严重,明朝政府极为重视,接连派三任知县在十年的时间内(万历十五年至万历二十五年)修堤防洪。万历二十五年,方修成长800米,高3米,宽2.4米的石堤,也许能防范百年一遇的洪水吧。
相关作品
随之防洪石堤的完工,知县程鹏搏大松一口气,便于万历二十六年(公元1598年)建息波亭纪念。亭为石木结构,呈八角形,亭顶由12根石柱支撑,外八柱的内外均镌刻有古人诗句14条,如“秋月扬明辉,春水满四泽”,“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如风云变态中”等,表达了对风调雨顺、吉泰平安的企盼。 然而,随着气候变迁,北方普遍干旱,程鹏搏刚修成石堤,已感叹泜河已无波澜。之后若干年更觉干旱异常。明代进士乔乙百在息波亭上所作的题为《宋中尊招集息波亭观水限阳字》诗,可见大旱遇雨的异常欣喜——
甘雨初晴水脉长,群贤毕至看汪洋。
数年不睹波涛迹,今日重登润泽场,
堤上牛羊欣得牧,亭中肴核竞传觞。
晚来更觉云霞好,山色波光共渺茫。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9-06 14:37
目录
概述
山海经
建立的因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