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敏感器是卫星姿态控制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为系统提供卫星姿态数据,并可用来修正
陀螺漂移。
功能
恒星敏感器(简称星敏感器)是当前广泛应用的天体敏感器,它是
天文导航系统中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以恒星作为姿态测量的参考源,可输出恒星在星敏感器坐标下的矢量方向,为航天器的姿态控制和天文导航提供高精度测量数据。
特点
恒星敏感器的主要特点如下:
精度高
由于恒星的张角很小(如天狼星张角是0.006 8”),即使张角很大的心宿二,其张角也只有0.04”,可以认为是点光源目标,而且具有高精度的位置稳定性,因此它的测姿精度可以很高,中等精度的恒星敏感器精度达10”左右,高精度星敏感器可达1”或更高。
信号弱
恒星光是弱光,
零等星(视星等)的照度只有2.1×10-6 lx左右,所以杂散光干扰是一个严重问题。
需要恒星识别
恒星数量非常大,亮于视星等+6等的恒星全天球有5 000多颗,不像太阳、月球、地球,作为参考天体都只有一个,必须进行恒星识别,而且要接近于实时识别,这是恒星敏感器的技术难点之一。
提供三轴信号
只要能测到两颗以上(包括两颗)的恒星数据即可,但为保证精度,常在一个
航天器上装两个恒星敏感器,其敏感轴的夹角最好为90°(此时误差最小)。
分类
各种类型恒星敏感器的出现与卫星姿控系统的发展、探测器的发展以及恒星敏感器本身的发展密切相关,它们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最早期的是机械跟踪式星敏感器;后来是适用于自旋稳定卫星的穿越式星敏感器;随着三轴稳定卫星的发展与成熟,广泛应用的是固定探头式星敏感器。下面分别简单介绍这三种星敏感器。
机械跟踪式星敏感器
机械跟踪式星敏感器包括光学系统、成像装置、探测器、电子线路、两自由度框架、角编码器和伺服机构等。
工作原理:目标星通过光学系统、成像装置(如调制盘)在探测器上成像,配以合适的电子线路,检测出星像在瞬时视场中的方位和大小,并驱动伺服机构使框架转动,将目标星的图像保持在瞬时视场中心。根据目标星的识别和框架转角的大小和方向,从而确定卫星的姿态。
主要特点:瞬时视场小,而跟踪视场大;利用框架运动扩展了跟踪视场,但引入了机械可动部件,可靠性较低;只可跟踪一颗星。
穿越式星敏感器
穿越式星敏感器包括光学系统、成像装置(如狭缝)、探测器和电子线路等。它的结构简图见图1。
工作原理:穿越式恒星敏感器常用在自旋卫星上,随着卫星的自旋,使敏感器对天球扫描。当恒星穿过它的狭缝视场时,该恒星就被探测器敏感出来,配以合适的电子线路,检测出恒星穿越的时间和信号的幅度。根据对该恒星的预测、识别和电子线路给出的信息,可用于确定姿态。
主要特点:具有几个不平行的扇形视场,姿态信息包含在穿越时刻中;它简单、没有机械可动部件,可靠性较高,但扫描角速度过低时信噪比会大大降低。
发展历史
20世纪40年代末及50年代初已研制出
飞机和
导弹制导用的星跟踪器,它为测量系统提供的天体基准昼夜都能用,精度超过了太阳敏感器。
20世纪60年代中,星跟踪器应用于卫星及其他飞行器,绝大部分采用光电倍增管作探测器,用机械方法调制星光,用框架扩展视场。后来,有相当长时间采用
光导摄像管、析像管作为探测器,这就取消了运动部件,从而增加了平均无故障时间。
20世纪70年代初
电荷耦合器件(CCD)问世。由于它的明显优点:不需要提供高压、像元尺寸及位置固定和对磁场不敏感等,各国及有关厂家纷纷转向研制CCD恒星敏感器,发展异常迅速。到90年代中,已发展了第二代CCD恒星敏感器。
星敏感器按其发展阶段可分为星扫描器、框架式星跟踪器和固定敏感头星敏感器三种类型。
(1)星扫描器又称星图仪。它带有一狭缝视场,适用于自转卫星。其原理是卫星自转时,敏感器扫描天区,狭缝视场敏感恒星,处理电路检测恒星扫过的时间和敏感的星光能量,并根据先验知识、匹配识别等,可测出卫星的姿态。它没有旋动部件,可靠性较高,但由于系统信噪比低,在工程实用中受到严重的限制,现已基本淘汰。
(2)框架式星跟踪器。其原理是导航星通过光学成像系统在敏感面上成像,处理电路检测出星像在视场中的位置及大小,根据检测结果驱动伺服机构使机械框架转动,将导航星的图像尽可能保持在视场中心。最后根据识别星的信息和框架转角情况,来确定航天器的姿态。此种类型的星敏感器结构复杂,可靠性较差。
(3)固定敏感头星敏感器。其类似星扫描器,不过它没有成像装置。其原理是通过光学系统由光电转换器件敏感恒星,处理电路扫描搜索视场,来获取、识别导航星,进而确定航天器的姿态。这种类型的星敏感器视场呈锥形,易于确定星像的方位,且没有机械可动部件,因而可靠性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固定敏感头的CCD星敏感器因其像质好、分辨率高、技术发展比较成熟等已在工程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新型固定敏感头的CMOSAPS星敏感器,由于具有集成度高、不需电荷转换、动态范围大等特点,是星敏感器发展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