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鳍鱼的故事》是
宗璞编写的图书,获评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内容简介
年轻的鱼不懂,愣着。
“你知道吗?人类是我们的堂兄弟。”老鱼终于吐出了这个秘密。年轻的鱼如闻霹雳,大吃一惊。
“有什么了不起!”老鱼又说,“我们是鱼,他们也不过是鱼变的。我们过了几亿年还是在水里游,他们连海也进不来了。”他骄傲、庄重地游动着,以证明他游水的技术。
年轻的鱼还想知道得多一些。上了年纪的鱼却认为再多说就近于饶舌,有碍沉默的美德。也许他就知道这一点,谁知道呢。
这时,一位妇女带着几个人走到池边来了。这位女鱼类学家是鱼的朋友,她热爱鱼类科学,因为对鱼太了解了,又成为鱼的仇敌。年轻的鱼崇拜她,见到她就沉到水下去。上年纪的鱼蔑视她,见了她便张着大口,以示她经不起一咬。
遗憾的是无论蔑视或崇敬,这位妇女都不知道。她专心地给人们讲解着。她讲得太清楚了,有几句话一直传到水下:“这种矛尾鱼是总鳍鱼的一支。另一支真掌鳍鱼登陆成功,发展为两栖动物,经过漫长而艰难的历程,两栖动物又发展为高级脊椎动物。奇怪的是,这种矛尾鱼没有灭绝,而经历了三亿多年,除了身体变大了些,一切都和从前一样,依然故我。它们没有发展,没有变化,它们是鱼类的活化石。”
我们故事的结尾是在一个展览会上。许多人来看活化石。两条鱼轮流展出。这天轮到年轻的鱼,他呆呆地停在大玻璃箱的水藻里。有人走近,他就向漂动的海藻中钻,尽量把尾巴对着参观的人群。这举动和他那健壮的身体很不相称。
人们觉得很有趣。活的化石!真是奇迹!而且这活化石这样富于表情。一个小观众笑问道:“你害怕吧,我的堂兄弟?”
另一个小观众仔细观察了半天,大声说:“你觉得不好意思了,是吗?”
年轻的鱼悲哀地望着海藻,没有回答。
《总鳍鱼的故事》是
宗璞写的一篇
童话,获
中国作家协会首届
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总鳍鱼的故事》站在生物演变、历史进程的高度来构思作品的。从总鳍鱼的变迁,虚构了变迁中的一段曲折历程,一个坎坷惊险的故事:总鳍鱼真掌从小不怕苦和难,扎扎实实练本领,虽然平时在泥沙中学习爬行,总要比怕苦怕难、投机取巧的矛尾显得落后,却在后来海水猛退时,用顽强的毅力,向着陆地前进,终于经受住考验,登陆成功,发展为两栖动物,又演变为高级脊椎动物。而矛尾呢?在大难面前,落入水坑,就没有勇气和能力再向前行。经过多少年后这种鱼虽然没有灭绝,却依然是原来的样子,没有发展,成了鱼类的活化石。作品不仅赞扬了一种老老实实的学习精神、坚韧不拔的毅力,主要还显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演变的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说明了自然界、人类社会总是要前进要变革的真理。
评析
《总鳍鱼的故事》可以看作是这类童话作品的代表作,它通过一个生物进化的传说故事,通过一群远古的生物通过艰难的攀登获得高级生命,来揭示文明进化以及个体生命价值实现的本质。宗璞先生的童话从立意到想象都很大气,有着广阔和深邃的内在空间,有着飘逸的浪漫情怀和浓浓的书卷气,呈现出一种文化的张力,这使宗璞童话在中国当代的儿童文学中显出了一种独特的雍容风采,极大地拓展了童话的表现领域和表达方式。
在这一类童话中,往往有一个纯真的孩子的形象,代表了作者心目中的“赤子之心”,表达了作者对当代社会中商业化大潮中物欲横流的现实对人们心灵腐蚀的某种反思。
这一类童话中,有些也许不很适合年幼的孩子欣赏,有些作品介乎于成人文学与儿童文学之间,但是,对于那些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敏感期、成长的青春叛逆期,追求独立思考和天马行空的少年人,有着很好的启迪意义。最能体现宗璞先生“成人的童话”创作观念的是她于1989年发表在<上海文学>的“童话三题”,通过一个内心纤细、有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小主人公勉儿,从大自然中那些微小的事物上感知着生命轮回、人生价值、命运变迁……更多的时候,这类童话其实更适合那种童心犹存的成年人阅读,心底吟着古老的诗意和感悟,在物欲横流的当代,这些作品提供了一个稀有的纯净角落,给予那些疲惫的心灵一种温暖隽永的慰藉……非常难得的是,宗璞先生能够在深刻的人生哲理与纯真的童心之间找到一条相通的幻想小径,为她的深邃的思想找到这样一种贴切而又美丽的表达形式。
宗璞以她细密从容的叙述方式,建立起优美温婉的语言风格。众多的人物命运和世相心态,在看似平淡的生活情境和细节中缓缓展开,伏有大气磅礴的布局。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刻了深重的精神创痕,并具有一种柔性的书卷气息。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有如置身于《红楼梦》的语境之中。读《东藏记》这样隽永而精致的小说,真是受益又享受。
作者介绍
宗璞(1928—)女,原名冯钟璞,笔名有任小哲、丰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