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怅(yuàn chànɡ)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埋怨,出自《
水浒传》。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二回《阎婆大闹郓城县朱仝义释宋公明》:大官人
时常说
大名,只怨怅不能相会。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一回:“那两个女使,正口里喃喃讷讷地怨怅,
武松却倚了朴刀,掣出腰里那口带血刀来。”一本作“怨唱”。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二回:你这财主们,闲常
一毛不拔;今日天开眼,报应得快!你不要怨怅,我们相帮你走。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陈孝基陈留认舅》:“若有不到之处,任凭我
责罚,不许怨怅。”
明·
凌濛初《
初刻拍案惊奇》卷一○:程朝奉只得忍气吞声,不敢回答一句。又害那赵孝打了屈棒,免不得与金朝奉共出些遮羞钱与他,尚自
喃喃呐呐的怨怅,这教做“
赔了夫人又折兵”,各自
散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