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别分化
个体发育过程
性别分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个体发育过程。性别与其他性状的出现一样,都是遗传因素和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当内外环境有利于某一种性别的发育时,就有可能偏离性别决定的方向,形成不正常的雄体或雌体。现在已知道,能使性别分化偏离性别决定方向的因素有温度、阳光、营养条件、性激素等,它们通过影响有关性别决定基因的活动来发挥作用。但这些因素只能影响性别性状,不能改变性别的遗传组成。
简介
一般认为,两栖、爬行动物中存在的温控性别现象是独立于遗传型性别决定的一种方式。但也有这一种可能性:这类生物中具有性染色体或有与性别决定有关的基因,只是分化不明显,表达极易受温度条件的影响。不过,许多问题还值得进一步研究。
总之,生物界中性别决定的类型多种多样,性别分化过程极其复杂,并且,实现性别差异的途径也不是单一的,温控性别现象就佐证了这一点。
分化条件
化学物质
后缢是一种海生无脊椎动物,雌性个体像颗豆子,有一个顶端分叉的长吻,体长6㎝左右;雄性个体大小只有雌性的1/500,没有消化器官,寄生在雌性个体的子宫里。雌后缢成熟后,在海里产卵,卵孵化成幼虫。这些幼虫的性别为中性。如果落到海底生活,就发育成雌虫;如果落到雌虫的吻部,就发育为雄虫。如果把落在吻部的幼虫取下来,让其在离开雌虫的情况下继续发育,就发育成中性,而且,性别分化的程度决定于幼虫在吻部停留的时间长短。原因是雌虫的吻上有一种类似激素的化学物质,可以影响幼虫性别的分化。
营养条件
蜜蜂的受精卵(2n=32)可以发育为雌蜂(蜂王),也可以发育成不育的雌蜂(工蜂)。如果幼虫在最初的两三天以蜂王浆为食,其余时间食粗饲料乳糜,则就发育成工蜂;如果在整个幼虫期都以蜂王浆为食,则就发育为蜂王。在这里,营养条件中的蜂王浆对蜜蜂的性发育起着重要作用。
在黄瓜发育早期施氮肥或给温室的黄瓜通入二氧化碳,可使雌花数量增多。
温度日照条件
研究表明,某些蛙类的蝌蚪在20℃下发育,雌雄比例大约为1:1。但在发育30℃下发育,则不管其性染色体组成是XX还是XY,都发育成雌性。密西西比鳄的受精卵在30℃和低于30℃的条件下,全为雌性;而在34℃和高于34℃的条件下孵化,则全为雄性。乌龟的受精卵在23℃~27℃之间孵化,全为雄性;在32℃~33℃之间孵化,全为雌性。这表明温度对上述两栖类、爬行类动物的性别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温度对这些动物的性激素的合成有着直接的作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高温只改变性别的表现型,而不改变其基因型。
位置效应
一般在雌雄同花的植物里,同一朵花原基上,靠近中央的发育成雌蕊。
有一种蜗牛类的软体动物(Crepidual),在它们形成的上下互相叠压的群体中,位于下方的个体发育成雌性,而位于上方的个体则发育成雄性。
性逆转现象
雌鸡会在某种外界条件的影响下无法分泌雌性激素,使退化了的精巢发育起来,并分泌出雄性激素而进一步促进雄性器官的发育.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1-11-29 17:36
目录
概述
简介
分化条件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