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部疾病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按病因可区分为血栓形成性和栓塞性两大类。临床上将局部脑缺血症状在24小时以内完全缓解者称短暂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TIAs),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而经过一定时间消失者称可逆性缺血性脑损害(reversible ischemic neurologic deficit,RIND),缺血症状持续24小时不消失者称局限性脑梗塞(focal cerebral infarction)或脑梗塞。随着影像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发现临床的这种分类并不一定反映不同的脑病理过程。
简介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脑梗死)是最常见的脑卒中类型,占全部脑卒中的60%~80%,指脑部供血中断又无充分的侧支循环代偿供血而导致的脑组织缺血和缺氧性坏死,进而产生的神经系统症状群,不包括全脑性缺血缺氧性坏死,如室息、心跳和呼吸暂停引起的全脑病损。其急性期的时间划分尚不统一,一般指发病后2周内。属于中医学“中风”“暴顾”“薄顾”“偏枯”“卒中”“半身不遂”“缺血中风”等范畴。
诊断标准
一、中医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脑病急症科研协作组《中风病中医诊断疗效评定标准(试行)》(1996年)、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常见病诊疗指南》(2008年)。
(一)病名诊断标准
1.主症偏瘫,神识昏蒙,言语蹇涩或不语,偏身感觉异常,口舌歪斜。
2.次症头痛,眩晕,瞳神变化,饮水发呛,目偏不瞬,共济失调。
3.急性起病发病前多有诱因,常有先兆症状。
4.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
具备2个主症以上,或1个主症、2个次症,结合起病、诱因、先兆症状、年龄即可确诊;不
具备上述条件,结合影像学检查结果亦可确诊。
(二)疾病分期
1.急性期发病2周以内。
2.恢复期 发病2周至6个月。
3.后遗症期发病6个月以上。
(三)病类诊断
1.中经络 中风病无意识障碍者。
2.中脏府 中风病有意识障碍者。
二、西医诊断
参照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制定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可根据:①急性起病;②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少数为全面神经功能缺损;③症状和体征持续数小时以上(溶栓可参照适应证选择患者);④脑CT或MRI排除脑出血和其他病变;5脑CT或MRI示有梗死病灶。对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进行病因分型有助于判断预后、指导治疗和选择二级预防措施。当前国际广泛使用TOAST病因分型,将缺血性脑卒中分为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以及其他明确病因型和不明原因型五型。
最新修订时间:2023-09-13 14:27
目录
概述
简介
诊断标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