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和洋行大楼
上海市黄浦区建筑
1818年,查顿与詹姆士马地臣在广州经商,1832年开设查顿马地臣洋行,以贩卖鸦片为主。1840年,两人被林则徐驱逐回国。鸦片战争后,两人卷土重来,1842年香港设立总行,次年将中文名名为怡和洋行。1898年,怡和洋行与汇丰组成”中英银行公司”,对京沈、沪宁、沪杭、广九等铁路进行贷款,同时还包揽了材料采购和施工业务,并取得了各条铁路的监管权,太平洋战争中被日本三井洋行接管,1946年恢复营业,但业务已无昔日之盛。1955年,大楼由房地局管理,外贸局及所属单位使用。1983年,又在其上加了两层,使大楼顶部的原有风格走样了。
背景介绍
地址:黄浦区中山东一路27号
1874年,英商吴淞铁路公司以修筑马路的名义,强行购买界路老靶子场(今河南北路武进路)以北的田地,未经中国政府同意,就动工修筑一条通至吴淞的铁路。清朝官府因此举无视中国主权,提起交涉,但英国毫不理会。1876年7月3日,从老靶子场至江湾一段通车,这是中国第一条铁路。观看者蜂拥而至。火车每天往返六次。开车的是外国人。8月3日,火车在江湾附近压死一人,激起民愤,他们要求清政府干涉,将铁路拆除。清政府既怕群众闹事,又不愿得罪洋人,便在南京与英国领事谈判,结果是以清政府以28.5万两银子买下了铁路,但因公司坚持要行使一年后再交出,所以到1877年10月21日才停驶。清政府将铁轨拆除后运往台湾。1896年,在盛宣怀主持下,在筑了一条铁路。
怡和洋行的创立
吴淞铁路公司属于英商查顿(或写成渣打)马地臣洋行,这个洋名中国人可能不熟悉,但它的中文名则是大名鼎鼎,他就是怡和洋行,其创办人威廉 查顿本是东印度公司轮船上的医生。广州早年的“十三行”中,原有一家怡和洋行。“十三行”是当时对广州洋货行的通称。其实,并不一定是十三家,最多时有二十六家。他们代官府向洋船征税、传达官府明令,凡进出口商品必须由“十三行”买卖。鸦片战争前,“十三行”中的这家怡和洋行,中国商名为伍浩官(十三行商名都称官),是由南海人伍绍莹开设,后因经营不善,将股金投入旗昌洋行。
1818年,查顿与詹姆士马地臣就在广州经商,1832年开设查顿马地臣洋行,以贩卖鸦片为主。1840年,林则徐在广州所缴获的2万余箱鸦片中,属于查顿马地臣洋行的就占7千余箱。两人也被林则徐驱逐回国。
鸦片战争后,两人卷土重来,1842年香港设立总行,次年,将中文名名为怡和洋行。1843年在沪设立分行。1845年,洋行在今北京东路北承租了一大块土地,取得英租界一号土地证,造了一幢两层楼房,经营航运公司,并建造了公和样码头以及仓库、货栈。此后,又开办纱厂、缫丝厂、打包厂、啤酒厂、制材厂,同时向内地投资开矿。1874年还做军火生意。怡和洋行还计划在中国建造铁路,吴淞铁路本是一次尝试,以便积累资金及经验,从而修筑贯通南北的铁路,不想遇到这场风波,虽然清政府以28.5万银子收回,且又经营了一年,赚钱不少,但央行的整个铁路计划就此夭折。
1898年,怡和洋行与汇丰组成”中英银行公司”,对京沈、沪宁、沪杭、广九等铁路进行贷款,同时还包揽了材料采购和施工业务,并取得了各条铁路的监管权,如此规模,自非一般洋行可比。故在19世纪80年代前后,怡和洋行不仅在上海,甚至在世界上都享有“洋行之王”的美称。到1861年,洋行已是第三次翻造房屋,在原地重建了一幢东印度死建筑,当时有个中国买办是广东人,很是迷信,还在大门前草坪上树立一尊天官的石像,以祈求赐福。1920年洋行又再次翻造房屋,由马海洋行思金生设计,华商裕昌泰营造厂施工,高六层,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14300平方米,1922年11月建成。大楼外观仿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幢外墙采用花岗石垒砌,一、二层花岗石粗凿,这是上海早期大楼建筑的流行做法。大门进口处用石阶,包铜的大门,显得十分牢固,门两侧有一对壁灯。三至五层的中部,贯以四根大理石科林斯圆柱,柱头柱底为四方形。柱间为阳台及石栏杆。二楼中央有石雕羊头装饰。六楼檐口较宽,故看去似五层。内部底层四壁及地面均用大理石铺砌。
怡和洋行在太平洋战争中位日本三井洋行接管,1946年恢复营业,但业务已无昔日之盛。大楼出租给不少单位,如昌兴轮船公司、海外航空公司、香港航空公司,还有英国大使馆一等商务参赞、财政参赞及新闻处等也都在此办公。上海解放后,生意日渐冷落。1955年,大楼由房地局管理,外贸局及所属单位使用。1983年,又在其上加了两层,使大楼顶部的原有风格走样了。顶部原是阳台,前有栏杆,中间有石屏,正中上面还有圆顶,分为三段,顶上竖立旗杆,两旁也有石屏加圆顶,都雕刻着精美的人物、动物、帆船等图案。因为当时还没有将这类优秀近代建筑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对修缮方案也无法依文物保护法提出严格的要求,不知这些雕刻是被去除了,还是被遮盖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07 10:36
目录
概述
背景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