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天经智老因访之
宋代陈与义诗作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是宋代诗人陈与义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此诗描写了作者怀念天经、智老,而去拜访他们的念想。此诗融情于景、情景交融,以自然清新的笔调表现了诗人平淡闲适之情,未道出诗人是悲是喜,是苦是乐,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
作品原文
怀天经智老因访之①
今年二月冻初融,睡起苕溪绿向东②。
客子光阴诗卷里,杏花消息雨声中。
西庵禅伯还多病③,北栅儒先只固穷④。
忽忆轻舟寻二子⑤,纶巾鹤氅试春风⑥。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①天经:姓叶,名德。智老:即大圆洪智和尚。
②苕(tiáo)溪:河名,源出浙江省天目山,流经余杭、杭州、湖州等地,进入太湖。
③西庵:智老所居。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禅伯:形容智老精于禅学。
④北栅:天经所居。亦位于湖州东南九十里的乌镇。儒先:形容天经精于儒学。固穷:安于穷困,语出《论语·卫灵公》:“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⑤“忽忆”句:忽然想起天经、智老,便乘轻舟去拜访他们。
⑥纶巾鹤氅:是六朝以来名士喜爱的穿戴,这里比喻诗人是雅人。纶(guān)巾,用丝带做成的头巾。鹤氅(chǎng),用鸟羽做成的外衣。
白话译文
今年二月早春时节,冰雪都开始融化了,寒冬时节沉睡了已久的苕溪,夹带着几丝绿色,潺潺涓涓,向东流去。
我寓居他乡,在吟诗作赋中淡泊度日。杏花时节,伴随着窗外稀稀落落的雨声,我时常探听远方好友的音讯。
西庵所居住的智老精于禅学,但病魔缠身;北栅所居住的天经精于儒学,又安于穷困。
我忽然想念他们,于是就荡舟寻访这二位老友。在春风的吹拂下,我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是何等的风流俊逸!
创作背景
绍兴五年(1135)正月,陈与义由湖州刺史升任给事中,但与丞相赵鼎议事不合,即托病退居青墩(今浙江德清县东北)。次年二月,访问苕溪东岸乌镇诗友叶天经和洪智长老,写作此诗。
作品鉴赏
文学赏析
此诗作于绍兴六年(1136)二月,是时陈与义为显谟阁直学士,提举江州太平双,而寓居于青镇(今属浙江桐乡)僧舍。诗是为访两位挚友而发。天经,始叶名懋,陈与义之子陈洪曾拜他为师。智老,即大圆洪智,是位僧人。两人与陈与义交情甚笃,与义另有‘与智老天经夜坐'诗云:“残年不复徙他邦,长与两禅同夜钮。坐到更深都寂寂,雪花无数落天窗。”这已不是一般的融洽和投机,而是心灵的相通和意念的契合。
诗的前两联先从己方落笔。首联因春起兴,暗寓怀人之意。二月冰融,本是常理,而诗人特别道出“今年”二字,显出诗人对今番的冰雪消融特别关注,暗示诗人趁春访友的迫切心理。“苕溪绿向东”五字,准确凝炼地写出了春水奔流,绿满苕溪的情景,而且这种春意随着春水解冻呈现出一种流动蔓延的势态,显示出春天欣欣向荣的勃勃生机。颔联是宋诗中的名联,据说宋高宗赵构对此联极为欣赏。《诗人玉屑》,也将它列为“宋朝警句”。春满水绿,诗人自然也触景生情,感慨身世。“客子光阴”,三分苦涩;“诗卷里”,三分无聊,“杏花消息”,三分急迫;“雨声中”,三分无奈。这两句味淡意浓的诗句就是这样充满了不可名状的复杂内涵。而且这两句对仗极工,行文自然,色彩平淡,于不经意处显出深厚的功力。
以下四句转写怀人。西庵,北栅,指洪智老和叶天经的住所。此处的“多病”和“固穷”,绝对不是对洪、叶二人的单纯状摹,而是紧紧应和”客子光阴”的无聊和落寞、“杏花消息”的企盼和失望,表现出诗人和朋友们失落无奈、同病相伶的情形,同时也表现出诗人与他们有共同的志向和情趣。“忽忆”两句情调一变,不再拘写困顿之状,而是轻灵地展开想象,想象自己驾轻舟踏波寻友的快意,想象自己纶巾鹤氅独立舟头的自得,想象朋友间畅叙情怀的温暖春意。尾联笔势飞动,诗趣盎然,与首句的空灵相应,形成全篇在章法和义理上的双重统一。
此诗名为“访之”,而全诗并未实写访友。从冰融春醒写到感慨光阴,从已身寂寥写到友人穷病,从怀人恩故写到忆舟访友,均着虚笔而不写实行,但实访之意已深,实访之味已浓。诗的结句留有无尽的意味,让读者去充分想象那以后的一组组动人场景。这种欲擒故纵之笔法令人叫绝。
名家点评
古典文学研究家白敦仁:此诗清新秀美,于闲淡中见浓郁,风格于韦、柳为近。(《古诗观止》)
清范大士评“客子光阴”二句:“清思秀句,出于自然”(《历代诗发》)。
近代文学家陈衍评“客子光阴”二句:诗中皆有人在,则景而带情矣。”(《石遗室诗话势》)
作者简介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宋代诗人。政和中举进士,授开德府教授,后因权相王黻牵连,贬监陈留酒税。高宗绍兴问官至参知政事。陈与义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作家,作诗宗杜甫,并博采黄、陈诸家,诗风简洁雄浑,为当时所推重。尤其南渡后的一些作品,抚事感时,忧愤深广,不独得杜诗的句法,亦得杜诗的精神,被认为是江西派诗风新的开拓者。元方同总结江西派诗歌创作,标举“一祖三宗”,即以杜甫为“一祖”,黄庭坚、陈师道及陈与义并为“三宗”。著作有《简斋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3-08-31 01:29
目录
概述
作品原文
注释译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