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言逆耳
汉语成语
忠言逆耳(拼音:zhōng yán nì ěr)是一则来源于历史故事的成语,成语有关典故最早出自于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成语出处
夫良药苦于口,而智者劝而饮之,知其入而已己疾也;忠言拂于耳,而明主听之,知其可以致功也。(战国·韩非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且“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愿沛公听樊哙言。(西汉·司马迁《史记·留侯世家》)
后人根据以上文献总结出成语“忠言逆耳”。
成语典故
公元前207年,刘邦率领众将士来到咸阳后,忍不住走进秦宫探看。他看到秦王宫殿华丽非凡,宝物数不尽数,嫔妃美若天仙,这对小地方长大的刘邦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于是,他禁不住想要住在宫内享受一番。
刘邦的部将樊哙
刘邦回答说:“我自然想要得天下。”
樊哙进而诚恳地说:“臣走进秦宫里,看到里面不可胜数的珍奇财宝,后宫中数以千计的美人,这些都是致使秦朝灭亡的东西啊。希望沛公马上返回霸上,万万不可留在宫中。”
刘邦还是不想听从樊哙的劝谏,甚至想要马上住在宫中。谋士张良得知这件事后,对刘邦说:“秦王荒淫无道,百姓才决定造反,推翻秦朝,以便建立一个有利于百姓的国家,沛公您才得以来到这里。您为了天下百姓除掉害民的暴君,本来应当克勤克俭。您刚刚来到秦地,不应该贪图享乐。俗语说:‘忠诚正直的劝告一般听起来不舒服,却有利于行为;好药一般很苦,却有利于疾病。’希望沛公听从樊哙的忠告。”刘邦听完,这才醒悟过来,立即下令将府库封起来,把宫门关掉,随即率领众将士快马加鞭返回霸上。
成语寓意
张良劝诫刘邦: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从故事中可以看出批评人们的话语虽然没有表扬的言辞动听,但它往往指出了人们的不足之处,只有虚心地接受并改正,人们才会变得更加优秀。在现实中,忠言逆耳并不一定利于行,因为逆耳的忠言往往会使人产生抵触情绪,较难达到改正缺点错误的目的。如果能把相同的劝告,以顺耳的忠言表达,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成语运用
“忠言逆耳”在句子中可充当谓语、宾语、分句;常与“良药苦口”连用;指诚恳正直的规劝往往刺耳,而不易被人接受。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忠言逆耳,竖子不足与谋!吾子侄已遭审配之害,吾何颜复见冀州之人乎!”
清·彭养鸥《黑籍冤魂》第十三回:“烟馆里的人,都看这人来历不明,劝他不要与那人要好,却是忠言逆耳,哪里听得。”
成语辨析
忠言逆耳—逆耳忠言
“逆耳忠言”的意思是听起来感到刺耳的话是有益的好话。“忠言逆耳”与“逆耳忠言”两者都有诚恳的劝告不一定顺耳的意思,但有区别:“忠言逆耳”经常用作谓语、分句,“逆耳忠言”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忠言逆耳”是主谓式,具有谓词性功能;“逆耳忠言”是定中式,具有体词性功能。
参考资料
忠言逆耳.汉典.
最新修订时间:2024-01-30 15:01
目录
概述
成语出处
成语典故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