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孝,拼音zhōng xiào,汉语
词语,意思是指受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释义
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例句
《逸周书·官人》:“有隐于仁贤者,有隐于智理者,有隐于文艺者,有隐于廉勇者,有隐于忠孝者,有隐于交友者。”
《孝经·开宗明义》“终於立身” 汉
郑玄 注:“忠孝道著,乃能扬名荣亲,故曰终於立身也。”
汉 蔡邕 《伯夷叔齐碑》:“借佐殷姬,忠孝彰兮。”
《东观汉记·北海敬王刘睦传》:“大王忠孝慈仁,敬贤乐士。”
《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忠臣孝子,宜思仲尼、丘明、释之之言,鉴华元、乐莒、明帝之戒,存於所以安君定亲,使魂灵万载无危,斯则贤圣之忠孝矣。”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陈留克创兵之谋,谋计栖迟,丧忠孝之名,杖策携背,亏交友之分。揆此二者,与其不得已,丧忠孝之名与亏交友之道,轻重殊涂,亲疏异画,故便收泪告绝。”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刘子琪奉使逾时,辞不获命,畏威怀亲,以诈求归,可谓有志忠孝,无损霸道者也;然辄僵毙麾下,不蒙亏除。”
《三国志·魏志·臧洪传》:“吾闻之也,义不背亲,忠不违君,故东宗本州以为亲援,中扶郡将以安社稷,一举二得以徼忠孝,何以为非?”
《三国志·魏志·董昭传》:“忠孝并替,难以言智。又足下昔日为曹公所礼辟,夫戚族人而疏所生,内所寓而外王室,怀邪禄而叛知己,远福祚而近危亡,弃明义而收大耻,不亦可惜邪!若能翻然易节,奉帝养父,委身曹公,忠孝不坠,荣名彰矣。”
《三国志·魏志·臧霸传》:“诸君忠孝,岂复在是!”
《三国志·魏志·许褚传》:“太和中,帝思褚忠孝,下诏褒赞,复赐褚子孙二人爵关内侯。”
晋 潘岳 《西征赋》:“暨乎秺侯之忠孝淳深,陆贾之优游宴喜。”
晋 葛洪 《抱朴子·对俗》:“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
晋 陶渊明 《感士不遇赋》:“发忠孝于君亲,生信义于乡闾。”
南朝 宋 鲍照 《绍古辞》之一:“徒抱忠孝志,犹为葑菲迁。”
《宋书·武帝纪上》:“既而岁月屡迁,神器已远,忠孝幽寄,实贯三灵。”
南朝 梁
萧衍 《孝思赋》:“身虽死而名扬,乃忠孝而两全。”
《隋书·礼仪志一》:“至于退让起于趋步,忠孝成于动止,华叶靡举,鸿纤并摈。”
唐 卢照邻 《大剑送别刘右史》诗:“倘遇忠孝所,为道忆长安。”
唐 元行冲 《先师宰予字子我赞》:“激之忠孝,贻毁新谷。”
唐 陈元光 《恩义操》之一:“君仁亲尊恩义纯,双全忠孝参乾坤。”
唐 张说 《昭容上官氏碑铭》:“忠孝心感,天焉报之。”
唐 苏颋 《九月九日望蜀台》:“自昔登临湮灭尽,独闻忠孝两能传。”
唐 韩愈 《潮州请置乡校牒》:“人吏目不识乡饮酒之礼,或未尝闻《鹿鸣》之歌,忠孝之行不劝,亦县之耻也。”
《旧唐书·懿宗纪》:“皇太子权勾当军国事俨,性禀宽和,生知忠孝,德苞睿哲,圣表徇齐,必能扬祖宗之重光,荷邦家之丕构。”
《宋史·岳飞传》:“岳侯,忠孝人也,兵有深机,胡可易言?”
《水浒传》第二七回:“常怀忠孝之心,每行仁慈之念。”
《水浒传》第八一回:“有人提出火坑中,肝胆常存忠孝,常存忠孝!”
《三国演义》第三七回:“汝既读书,须知忠孝不能两全。”
《三国演义》第四三回:“夫人生天地间,以忠孝为立身之本。”
《三国演义》第五三回:“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
明 陈继儒《
袁伯应诗集序》:“伯应(袁可立子)真忠孝人也。”
清 吴伟业《东莱行》:“左氏勋名照汗青,过江忠孝数中丞。”
清 陈梦雷 《丁巳秋道山募建普度疏》:“王风既降,圣教莫修,忠孝情衰,廉耻道丧。”
解释
受忠于君国,孝于父母。用明人袁可立的话说: “为亲而出,为亲而处。出不负君,移孝作忠。处不负亲,忠籍孝崇。”移孝作忠,完成的是儒家伦理的政治化过程,在“家”和“国”两级共同体之间建立起沟通桥梁,而且,“忠籍孝崇”,表明个体在家的孝行程度也成为衡量对国的忠诚程度,这样就时刻把个体与“国”这个庞大共同体的关联具象化,无疑大大加强了个体对国的认同,把个体、家和国凝结成一个有机整体,也成为不同个体之间对“国”产生共同认同的凝结纽带,这就成为后世维持大一统中国的认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