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正与妙常
豫剧王派艺术经典剧目
《必正与妙常》是豫剧王派艺术的经典剧目,该剧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潘必正与陈妙常冲破封建藩篱,追求纯真爱情的故事。该剧虽无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故事情节,却入情入理,震撼人心。自上世纪50年代起,“豫剧小生之帝”、豫剧王派艺术创始人王素君先后联袂豫剧名旦王敬先朱巧云高玉秋等主演此剧,该剧还曾被拍摄成戏曲电视剧,中央电视台、省台、市台及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播放了此剧。荧屏的热播、业内的赞许,观众的追捧曾一度将该剧推向新的艺术高峰,成为盛演不衰的叫座剧目,在豫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标志着豫剧王派艺术步入鼎盛时期。
剧目简介
50年代初豫剧皇后陈素真看了川剧阳友鹤、陈书舫的《玉簪记》后,便移植改编并新排演了此剧,又喜演『秋江』一折。陈素真饰演陈妙常,赵玉麟饰演潘必正。后陈素真将此剧带到了开封,而她的狮吼学生王敬先、华翰磊等人也主演了陈门的《涤耻血》、《三拂袖》、《玉簪记》等剧目,其中《玉簪记》后来改名为《必正与妙常》。现为豫剧王派经典剧目。
剧情介绍
青年书生潘必正落第归来,无颜归家,因其姑母为女贞观的观主,遂借宿于此,观中遇避难至此的陈妙常,潘必正惊其艳丽而生情,又经送经、琴挑、偷诗等一番试探,得知妙常心中也有自己,两人遂私定终身,不料,却被其姑母发现,姑母担忧侄儿的前程,欲加阻拦,赶潘必正出观,陈妙常得知后,顾不得礼教和佛法的约束,在秋江,追潘必正而去,最终有情人终成眷属。
剧情目录
第一场:秋江
第二场:送经
第三场:琴挑
第四场:偷诗
第五场:夜会
第六场:逼试
尾声:赶舟
演出状况
2011年由河南喜事传媒文化传播公司、河南电台戏曲广播、河南公益无限艺术团、豫剧王派艺术传承中心等单位共同打造共同打造新版豫剧传统剧目《必正与妙常》,由青年导演李斌执导,并特邀“豫剧小生之帝”王素君、豫剧名旦朱巧云等担纲主演,在原剧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观众的需求,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新版保留了旧版的唱词、唱腔等核心元素,为了贴合现代观众的审美需要,在舞美设计、服装道具等方面进行了大幅度改良,呈现给观众的将是一出唱腔婉转细腻、视觉风格更为时尚现代的戏曲。
为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实现民族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7月12日晚,由河南喜事传媒文化传播公司、河南电台戏曲广播、河南公益无限艺术团、豫剧王派艺术传承中心、河南素雅剧社等单位共同打造的王派经典剧目、豫剧传统戏《必正与妙常》演员见面会在河南艺术中心举行,现场观众兴奋目睹了当年以此剧登上荧屏的两位主角王素君和朱巧云今日风采,7月28日,观众将有幸欣赏到时隔近三十年后她们的首次合作。
豫剧《必正与妙常》以细腻的笔触描述了潘必正与陈妙常冲破封建藩篱,追求纯真爱情的故事。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豫剧小生之帝”、豫剧王派艺术创始人王素君先后联袂豫剧名旦王敬先、朱巧云、高玉秋等主演此剧。1986年,开封电视台将王素君、朱巧云主演的此剧拍摄为戏曲电视剧(分上、中、下集)。中央台、省台、市台及香港、台湾、新加坡等地播放了此剧。荧屏的热播、业内的赞许,观众的追捧曾一度将该剧推向新的艺术高峰,成为盛演不衰的叫座剧目,在豫剧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标志着豫剧王派艺术步入鼎盛时期。
时光荏苒、韶华易逝,但艺术积淀却会随时间走过而更加深厚,艺术之花也会随养分积蓄而华彩绽放。
当年潘必正的饰演者王素君虽已年过八旬,但她依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并不遗余力地默默传承着戏曲艺术。近年来,王素君老师克服重重困难自筹资金成立“素雅剧社”,为广大戏迷开辟了一块精神的家园,以实际行动履行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职责。尤其是排练新版《必正与妙常》时,王素君不仅冒酷暑到排练现场手把手为青年演员说戏,并拿出积蓄为演员们购置服装。有观众感叹:“王素君老师树立了德艺双馨的典范,她为戏曲艺术付出的艰辛是常人难以想象的。”
当年荧屏中妙常的扮演着朱巧云虽年愈六旬,但清丽秀美的容貌依稀可见,她演、唱具佳的现场表演更令现场观众如痴如醉。
对于时隔近三十年后王、朱再次合作,该剧导演李斌介绍:“此次特邀王素君、朱巧云担纲主演,并在原剧的基础上,根据时代的发展,观众的需求,注入了新的艺术元素,深入挖掘主题意蕴,会带给观众新的视听感受。”
最新修订时间:2024-03-28 17:02
目录
概述
剧目简介
剧情介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