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不得已(拼音:bì bù dé yǐ)是一个成语,最早出自于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
论语·颜渊》。
成语出处
先秦·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必不得已”。
成语典故
端木赐(前520一前456),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其因善于经商,被后世尊为“华夏儒商始祖”。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其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曾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子贡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有一天,子贡向孔子请教如何才能够治理好一个国家。孔子回答道,“备足粮食、充实军备,老百姓对执政者足够信任。有这三样就足够了。”子贡又问道:“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的话,那么在这三项中应该先要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那就去掉军备吧。”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剩下的这两项中又该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舍弃粮食。自古以来人终究免不了一死,如果一个国家的老百姓对执政者一点儿都不信任的话,即便是丰衣足食,那么这个国家又有什么存在的意义呢?”
成语寓意
在孔子的认识中,君主、国家政权,都是立足在百姓信任的基础之上,离开百姓的信任,连国家政权都没有了,还哪来什么君主?因此,当子贡问国家治理的方法时,孔子回答了三条:“足食,足兵,民信之”,充足的粮食、充足的军备、老百姓对君主的信任。假如必不得已要去掉,首先是去掉军备,其次是去掉粮食,唯一不能去掉的是民心:“民信之”。因为百姓对当权者失去了信任,国家政权也就无法立住了。孔子的回答,突出强调了“民无信不立”的观点,自此成为两千多年来的为政箴言。
“信任”是为政之本这个道理,对君主、国家如此,对于身居官位的人来说同样如此,要想有所作为,不仅需要得到百姓的信任,同时需要得到君主的信任。子夏说:“当权者应当先取得信任,然后再役使老百姓;如果没有取得信任,就会以为是虐待他们。对君主也要先取得信任然后再规劝;如果没有取得信任,就会以为是诽谤他。”(《论语,子张》第十章原文:子夏日:“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已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已也。”)子夏的话告诉我们:在没有获得信任的情况下,无论是对老百姓或是对君主,都不可能被理解、被接受,即或出于道义也容易遭到误会,形成对立的情绪,那么什么事情也就办不成了。
成语运用
“必不得已”表示被形势所迫,非这样做不可。偏正式结构,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分句。
汉·
司马迁《史记·白起王翦列传》:“王翦日:‘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始皇日:‘为听将军计耳。””
宋·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北使宴见斋禁不用乐》:“必不得已,则上寿之日设乐,而宜旨罢之,及宴使客然后复用。”
明·宋濂、王袆《
元史·明宗纪》:“丁已,怀王人京师,群臣请正大统,固让日:‘大兄在北,以长以德,当有天下。必不得已,当明以朕志播告中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