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界限
心理学术语
心理界限,拼音是xīn lǐ jiè xiàn,心理学术语,心理所能承受外界力的界限。
定义延伸
一位到印度旅行的美国客人,在他的游记中,提到这样的趣事: 一个印度人,在偷窃的时候,当场被逮住。但是他却面不改色,反而理直气壮地说: “带着东西逃跑才算偷窃。我只是拿着它而已,怎算小偷把东西放回原来的地方,不就没事了” 据说,被偷的人愣了半天,居然无词以应。那个印度小偷,就这样大摇大摆地走了。 我们无意称赞印度小偷的辩才,但是不得不感叹的是,在客观上处于绝对被动的局面下,还能使他的逻辑,充分发挥难以摧毁的力量。 一般而言,我们在客观上还不至完全绝望的时候,主观上很快就认为“无计可施”,于是无意做一次冲刺扭转乾坤。 现代年轻人的这种倾向,尤为显著。根据高考、中考的一些监考者的经验,在考试时间还没截止之前,离座的人就越来越多。其次,年轻人就业后,安心求业率越来越差,能够在一家公司好好呆上三五年的人越来越少。 这个现象或可解释为,对事业的向心力极脆弱。另一方面,也可以解释为:缺少“定力”,稍不如意就起了溜之大吉的念头,急急忙忙又去另觅职业。 从心理学上来看,还有一个理由,也就是预先准备防卫自己的托词,这个托词是:“我并没有全力去做,如果公司没那么差劲,我一定会专心好好干,那就另有一番景况了。” 可要知道,漫长人生,并非事事可以“想溜就溜”。某些情况下,就是“非留在那里不可”。 当您“非留在那里不可“的时候,最要紧的是,千万不要自以为一切已经“绝望”。 当您自认为“绝望”,主观的“心理界限”就会一变而为无计可施的“生理界限”,那时候意愿就锐减,斗志也丧尽,回生有术也会变成百药难治
学会划定
学会划定恰当的心理界限,这对每个人都有好处。你也许自认为与他人界限不明是一件好事,这样一来大家能随心所欲地相处,而且相互之间也不用激烈地讨价还价。这听起来似乎有点道理,但它的不利之处在于,别人经常伤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却不自知。其实仔细观察周遭你不难发现,界限能力差的人易于患上病态恐惧症,他们不会与与侵犯者对抗,而更愿意向第三者倾诉。如果我们是那个侵犯了别人心理界限的人,发现事实的真相后,我们会感觉自己是个冷血的大笨蛋。同时我们也会感到受伤害,因为我们既为自己的过错而自责,又对一个第三者卷进来对我们评头论足而感到愤慨。界限清晰对大家都有好处。你必须明白什么是别人可以和不可以对你做的。当别人侵犯了你的心理界限,告诉他,以求得改正。如果总是划不清心理界限,那么你就需要提高自己的认知水平。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4-06-16 08:38
目录
概述
定义延伸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