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场
心理学术语
定义
心理场是勒温心理学体系中的一个最重要概念,同时也是其理论的核心。场这个概念是勒温从物理学中借用过来的,勒温认为心理场就是由一个人的生活事件经验和思想愿望所构成的一个总和,也就是说,心理场包括一个人已有生活的全部和对将来生活的预期。勒温又认为,每一个人心理场组成部分都不是恒定不变的,它们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和经验的累积在数量上和类型上不断丰富和扩展。同时每个人心理场的扩展和丰富在速度和范围上又有其个别差异性,但总的来说一个人的生活阅历越丰富,则他的心理场的范围就越大,层次也越多。从勒温对心理场的这些分析来看,心理场这个概念有点类似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认知结构。不过在勒温的心理学中,勒温主要借助心理场来研究一个人的需要、紧张、意志等心理动力要素(这一点不同于我们平常所说的认知结构),因此,我们又常把勒温的心理场称为心理动力场。
原理
为了更好地说明心理动力场,勒温又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心理生活空间(life space),有时也简称生活空间。生活空间实际上就是心理动力场和拓扑学、向量学相结合的另一种心理学化的表现方式,B=f(PE)这一公式就代表了一个人的生活空间。按照勒温的说法,生活空间可以分成若干区域,各区域之间都有边界阻隔。个体的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心理生活空间中随着目标有方向地从一个区域向另一个区域移动。而个体发展的心理过程实质就是生活空间的各个区域的不断丰富和分化,这些区域的丰富和分化沿着多个方面进行。勒温的生活空间其实是对心理环境和心理动力场的一个总的描绘,它后来成了勒温理论中最有影响的一个概念。
心理生活空间,又称生活空间。是指在某一时刻影响行为的各种事实的总体。包含了人及其环境。如果以B表示行为,P表示人,E表示环境,LS表示生活空间,那么B=f(PE)=f(LS),意即行为随人及其环境的变化而变化,行为随生活空间的变化而变化。生活空间中有三类事实,即准物理事实、准社会事实、准概念事实。“准”表示程度上虽然不够,但可以作为某种事物看待。相对于客观事实,被个体觉察到的那些事实可能与真实事实并不一致,因此只能被称为“准事实”。
动力场理论
勒温的动力场论与物理学的场论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但勒温的动力场主要是人的心理和行为场。勒温所借用的是物理学场论的观念,也即他所说的把场论作为一种分析和处理问题的方法。
勒温在这种观念和方法指导下的心理学研究和理论构建则是一种全新的创造。勒温的心理场理论中有两个最基本的概念,即心理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前者表明了一种动力观点,后者则突出了整体在动力中的意义。
动力性和整体性是勒温动力场理论的两个基点。紧张指一种系统的状态与其周围诸系统状态的关系,已经体现了场的动力特点。生活空间就是人的行为发生的心理场,人与环境被看作是一个共同的动力整体。把动力观与整体观结合起来,就是勒温心理学场理论的基本形式。紧张系统和生活空间都有一个特点,即突出主体认知的心理意义。
勒温认为,阐述一种心理学规律应主要研究心理过程,研究人对心理事件的感知而不是事件本身,研究人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结果。这种心理学的取向是勒温动力场理论的特点之一,也是勒温进行心理学研究的一种观点。除动力观、整体观和心理取向之外,整合性也是场论所具有的一个主要特点。勒温认为从事物的相互关系中研究事物的本质,以建构元素或基块来对事物进行概念化的分析和理论性的概括,从而实现一种整合性的理论建构。心理学的理论和研究,也应该从实体概念转向功能概念,突出了诸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的意义。
勒温使用一种精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他所建构的理论,他认为数学不但可以表示量的关系,也可以表示质的关系。勒温选择了拓扑学,用以描述与解释心理场,因而数学也成为其场论的一种观点。综上所述,勒温动力场理论有以下特点:动力观、整体观、系统观、心理取向、整合倾向、建构法和数学表达。动力场理论的特点基本上也就是勒温心理学的主要特征。
临床应用
心理动力团体治疗,又称为团体精神分析。它是由团体、团体成员和团体领导者组成的心理治疗的一种形式。使团体成员在安全的环境里得以将早年关系模式重现,冲突和情感外化在团体中,通过成员之间互动、反馈、回应,来探索潜意识的愿望、冲突、情感背后的意义,通过移情、阻抗的分析得以在意识层面理解,达到自我探索、自我接纳,人格整合和获得修通。
发展历史
古希腊时期
一、理念论
代表人物:柏拉图
重要观点:灵魂结构说(理性、非理性、本能)认为心理动力场并非由人自主控制,理念较为迷信
二、生机论
代表人物:亚里士多德
重要观点:坚持认为灵魂与身体的不可分割性,把灵魂视为活跃生物的一种表现。具体探讨了人类的睡眠、梦、记忆、情绪等心理问题,提出了联想三定律(相似律、对比律和接近律),对近代心理动力场理论产生重要影响
代表人物:奥古斯丁(354-430)
重要观点:宣传身心二元论,首次提出内省法。吧灵魂分为记忆、理智和意志三种功能,强调意志是心理生活的根本。
中世纪时期
经院哲学
代表人物:托马斯
重要观点:承认情、意、行的相互依存性,认为人有先于所有事物存在超理性的认识原形。具有神目论倾向
代表人物:邓斯
重要观点:推崇经验,鼓励实验科学。具有试图用物质来说明心理的决定思想
文艺复兴时期
基本倾向:具有人文主义心理学思想倾向
理论形式:物活论、感觉论、机械论
代表人物:达芬奇,发现骨髓,提出制约知觉的重要条件,提出研究内部动机的新课题
17-19世纪英国
代表人物:笛卡尔
主要特点:此时心理学仍是哲学的一部分,以经验主义为重要特征,以联想主义和经验主义为重要表现形式,以机械决定论为主要理论模式
17-19世纪荷兰和德国
代表人物:莱布尼兹、沃尔夫、黑格尔
主要观点:强调心理活动的主动性、自因性和统一性,把一切心理学都归为不同程度的理性
生物心理学
代表人物:韦伯
主要贡献:用实现证明了韦伯律,成为心理学中第一个定量法则
代表人物:费希那
主要贡献:发现反应心理量和物理量之间函数关系的费希那定律。
科学心理学
先后出现实验心理学、构造主义心理学意动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美国)等学说,并在随后诞生的行为主义心理学中首次提出心理动力场的概念,把心理学的对象由自我封闭转变为可观察、证明的客观行为,将思辨的心理学彻底转变为以直接经验材料为基础的实证科学。
代表人物:维特莫、科勒、考夫卡、勒温、弗洛伊德
参考资料
动力场理论.中国NPL学院.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2 15:05
目录
概述
定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