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动力
精神分析学的概念
精神分析学的一个概念,指人类一切精神活动的内在驱动力。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认为,存在于无意识中的性本能是人的心理的基本动力,是摆布个人命运、决定社会发展的永恒力量。
理论运用
弗洛伊德把作为人的性本能的“里比多”视作生命的动力,认为 “里比多”驱遣人的各种本能,它在人一生发展的各个阶段起着重要作用。从个人发展、心理失常、创造活动到社会习俗、宗教、文化及人类的各种行为,都是出自性本能冲动的动机,即都受“里比多”潜力的支配和推动。作家的创作就是性本能冲动的转移、升华。弗洛伊德分析了 《俄狄浦斯王》、《哈姆莱特》和《卡拉玛卓夫兄弟》这三部文学作品,认为作品反映的主题都是人类精神中普遍存在的恋母憎父的倾向,是作家性本能的变相发泄和满足。在弗洛伊德看来,整个艺术创造过程,对于艺术家来说,就是他本能欲望的宣泄过程,而附丽于艺术家情结中的 “里比多”能量则是创作冲动的根源。弗洛伊德甚至认为艺术的起源,也是系于性本能的意义之上。从这种心理动力理论出发,弗洛伊德把作家的心理活动及艺术创造与性的冲动联系起来。在弗洛伊德那里,人类的一切精神活动都被认为是由性本能冲动决定的。如果说无意识是精神分析学的基础,那么这种心理动力则是构成无意识的核心。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中,受责难和批评最多的就是这种心理动力理论,而责难和批评又共同集中在这种理论的泛性欲主义上。
心理动力理论
该理论是基于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的个性动力理论。其假设是,事故是一种无意识的希望或愿望的结果。这种希望或愿望通过事故象征性地得到满足。也就是说,在某种意义上,事故是受伤害者所愿望的。因而,要避免事故,就要更改人的愿望满足的方式,或者通过心理分析完全消除那种破坏性的愿望。但这种理论无法提供某种手段去证实某个特定的动机会引起某个特定的事故。因此,这种理论实际上是不可行的。但是,这种理论却从心理学的角度阐述了这样一个观点,即认为无意识的动机是可以改变的。与事故倾向理论相反,心理动力理论认为人的品性缺陷不是固有的、稳固的,而是可以修正的。因而一个人可能属于具有事故倾向,但通过教育和训练可以降低其事故率,而不必从工作中将他们排出。
游戏认知动力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所提出的 一种游戏理论。他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也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他在研究儿童思维结构中,认为游戏的作用是同化现实世界中的要素,而不需要对接受顺应这些要素限制进行平衡约束。即游戏只是为了使自己的经验适合于现有结构,不发展新的认知结构。感知运动阶段,儿童的练习游戏,通过身体动作和摆弄物体进行,儿童由此得到快乐,又重复了已获得的行为模式,实现同化过程;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开始了象征性游戏,能用一种物体代表另一种物体,假设眼前不存在物体的存在,完成信号物与象征事物联系的同化过程。可见儿童认知发展的阶段性决定了儿童不同时期的游戏方式,游戏又以同化作用过程,促进儿童认知结构的发展。当儿童形成概念的能力发展后,能更准确地认识现实之时,游戏的作用也就逐渐降低了。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08-25 16:25
目录
概述
理论运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