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精神障碍是指当某些个体突然遇到严重的、强烈的
生活事件刺激以后,如亲人突然亡故、严重
自然灾害等,个体承受不了超强刺激而表现出的一系列与精神刺激因素有关的
精神症状,经过短时间的治疗后或心因消失以后,症状消失如常人,一般愈后良好不会复发。
简介
心因性
精神障碍是一组由心理社会因素所造成的精神障碍。可以分为急性应激反应、创伤后应激障碍和适应性障碍。
1、急性应激反应
是由于突然而来而且异乎寻常的强烈刺激导致的一种
精神障碍,表现为茫然,麻木,
注意范围狭窄;
定向力障碍,讲话言辞凌乱,有的还会出现木僵。而有的则表现为激越、活动增多无目的、伴有强烈的焦虑和恐惧。
2、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对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事件的延迟和(或)持久的反应。患者以各种形式重新体验创伤性事件,有挥之不去的闯入性回忆,有频频出现的痛苦经历的梦境再现。
3、适应性障碍
是一种为时短暂的较为轻度的烦恼状态及情绪失调。常常影响到社会功能,但不会出现精神病症状。
发病因素
一般地说,决定本组疾病的发生、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因素有:
(1)生活事件和处境;
(3)个性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生活态度、信念等。
这里所说的心理社会因素并称为心理刺激即一般简称心因,它是指这类刺激来源于人的
社会活动和精神生活中的
劣性刺激。
机体是否会在心因作用下致病要取决于两个因素:
1)心因的强度(如
灾难性事件),或强度虽然不大、但因持续的积累作用(如长期的人际关系紧张、内心矛盾等),或同时遭受多个心理刺激(如既有经济困难、又遇亲人亡故、自己生病,所谓“雪上加霜”),发生综合作用,这时会引起
心理平衡、调节系统崩溃。
2)当事人的态度与反应特点,如同样是亲人亡故,大多数情况不会引起当事人很大痛苦而成为当事人的强烈心理刺激,但如亲人是在年老久病或与当事人已经反目、感情破裂的情况下,则该亲人的死亡不形成明显心理刺激。另外,有些外界因素本来并无明显刺激可言,如某种职业,而当事人不愿从事该职业,会觉得这工作是一种负担、乏味,这就可能成为心理刺激。又如经济改变、
财产损失,对把金钱看得重与看得轻的人,其
刺激强度显然不同。
主要途径
2、人为集体灾难如空难、海难、车祸等。
3、个人生活重大不幸如
癌症、亲人突然亡故、失业破产、被强奸等。
4、长期压抑紧张的
心理状态如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离婚、环境突然变化等。
5、人格特点
易感素质、神经类型、伦理
道德观等有关。
疾病类别
急性起病
一类病人是在强烈的精神刺激因素影响下突然起病。有的病人表现为
情感反应突然消失、目光呆滞、表情茫然,有的伴有无目的的动作。有的病人则表现为呆若木鸡,不语不动、不吃不喝、对外界刺激毫无反应。这样的状态持续时间一般较短,几小时后恢复正常或转为兴奋。另一类病人表现为意识不清,对周围发生的事情不能清晰感知,也不知道自己在什么地方,有时甚至分不清上下午,对过去熟悉的人显出陌生感,表情紧张、恐怖,动作杂乱无目的或躁动不安,可有冲动毁物行为。持续时间短,意识清楚后,不能回忆或片断回忆。还有一类病人的症状以兴奋、
言语增多为主。语言内容多与精神创伤的体验或本人经历有关,病人在叙述时有相应的
情感体验,容易被人理解,有时伴有夸大色彩,情绪欠稳定。有时因为一件小事便大发脾气,与以前的性格不符,常常伴有失眠及
躯体不适的
主诉。
慢性起病
有的病人主要表现为容易忧伤、兴趣缺乏、常常回忆往事。在谈到伤心事时常哭泣,有时自责,经安慰、劝说、心理蔬导后,情绪有所好转,入睡困难,常常做
恶梦,还可有心慌、气短、食欲下降、体重减轻等。情绪变化有明显的
规律性,有的以晚上明显。有的病人表现敏感多疑和妄想,认为有人在跟踪他、监视他。有的病人还有幻听。一般妄想与幻觉的内容与
心因性因素有关。此外还可以出现紧张、焦虑、
易激动。这类病人一般起病较慢,病程相对较长,一般为三个月左右。
症状体征
1)
精神症状的出现与精神因素有明显的内在联系,精神症状的病理结构往往为精神因素所决定。
3)临床症状类型:
急性应激反应:精神症状多在遭受精神打击若干分钟至若干小时内发病。常表现为强烈的恐惧体验、言语零乱、无条理性、冲动、哭叫、无目的漫游或
木僵,并有轻度意识障碍。延迟性
应激障碍:症状出现于6个月内,创伤性体验反复重现,如控制不住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反复出现创伤内容的恶梦,持续的警觉性增高,如难入睡或惊醒,过分地惊跳反应,与人疏远,不亲切,焦虑。
适应障碍:主要以
情绪障碍为主,如烦恼、不安、抑郁、不知所措,还有不愿与人交往、退缩等
适应不良的行为,和失眠、
食欲不振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4)幻觉一般不明显,即或有之,多属心因性,与精神创伤有密切关系。
精神障碍的危害
精神分裂患者不论在家庭或在社会中,也不论是工作或娱乐,他们程度不同地丧失了与他人正常交往的能力。一种情况是由于长期住院,使患者的
社会交往能力退化,不会与人交往。另一种情况是由于精神疾病的影响,使之缺乏
人际交往的动力,患者表现为不愿意活动或者是活动过多,在交往过程中注意力涣散,难以集中,所以导致人际交往困难及失败。
危害二:丧失工作学习能力。
有的患者严重以致于不能进行正常的生活、工作、学习,由于病症导致失业,辞职,丧失生存技能,不能满足自己和家人生活底线,贫困潦倒,受到社会遗弃和歧视。
患者通常具有语言交流问题,主要表现为对
语言理解困难,不能进行正确的思考活动,导致患者不能理解他人所讲的意思,
言语表达困难,不能完整地向他人表达自己的想法及传达自己的知识,无法进行有效的语言交流。由于精神症状的影响,患者常常不能言语清晰地进行表述,有时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用一些近似的语言和符号来代替语言交流。
患者长期患病及长期住院往往导致其社会功能丧失,他们不知道自己在
社会环境中哪些行为是正确的,哪些行为是错误的,对自己所应承担的
社会角色也不能完成。而家属和周围人对于患者疾病的认识偏差或者能力受限又不能理解,无法帮助及控制患者的思想情绪,致使其社会功能逐渐减弱。
疾病病因
心因性
精神障碍的发病原因主要与以下三方面因素有关。
1、精神因素:在现实生活环境中如遇到急剧或持久的精神创伤或
生活事件可使某些个体产生一系列精神症状。这些
心理社会因素是引起心因性
精神障碍主要的原因。
2、个性特征:人格特点也可以说是个体易感素质。人们知道并非所有受到严重刺激的人都出现
精神症状,说明个体的人格特点或易感素质起一定作用。人格特点是如何起作用的呢?这主要表现在个体对刺激的认识、态度以及个体对事物的体验和采取的
行为方法;同时个体对精神刺激的
耐受性和
感受性如何。这些均与个体的个性特点、易感素质、神经类型甚至价值观、伦理道德观等都有一定的关系。
3、躯体状况:如果病人躯体健康状况不佳,有
慢性疾病或
智能低下者,由于这时处在大脑机能状态消弱的情况下,或对精神刺激因素的耐受性和感受性有下降的情况下,容易患此病。
诊断检查
注意与人格障碍及原先存在的精神疾病加重相鉴别。
(1)遭遇强烈精神刺激之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起病。
(2)典型表现为精神恍惚状态,有意识障碍,意识范围缩小,注意力不集中,定向难,对周围事物理解困难。
(3)可出现幻觉、神游、昏睡、木僵。
(4)可有感知觉迟钝、
运动减少、
情感淡漠或抑郁、焦虑、惊恐等。
(5)部分患者有
自主神经症状(心跳、
多汗、
潮红)及
假性痴呆等。
2、延迟性心因性精神病又称创伤后应激障碍。
(1)由严重的威胁性或灾难性的应激事件而引起。
(3)临床以反复重现的创伤体验,警觉性增高,产生惊恐反应,极力回避创伤的情景和场合,并有焦虑、抑郁、与人疏远及对今后无任何打算,入睡困难、恶梦及
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4)病程进展不同,有的马上可自愈或治愈,少数病例可持续数年,出现人格或社会功能缺损。
3、心因性妄想症
(1)起病均有明显心因应激因素,如
持续性的、难于摆脱的精神刺激,人际关系纠纷等。
(2)病前人格有偏执、强迫、敏感、多疑的特征。
(3)智能完整、情感接触保持良好。
(4)以妄想、较严重情绪障碍为主,又伴有幻觉及自主神经系统症状。
(5)症状出现时间及内容与应激因素密切相关。改变环境或应激因素消除后病情很快缓解,病程短3个月左右。复发倾向少。
4、适应性障碍
(1)起病是由于明显的生活环境改变或应激事件后的适应期间产生。
(2)精神症状出现在应激事件后的3个月内。
(3)临床表现以
情绪障碍为主,表现为抑郁、焦虑、烦躁不安,同时伴有社会功能受损、表现学习或工作能力下降,与周围接触少等。
(4)病前人格特征。
(5)病程不超过6个月。
1、心理社会因素引起
精神障碍的直接原因,起主导作用。
2、临床主要表现与精神刺激因素密切相关。
3、病因消除或改变环境后,精神症状应相继消失。
治疗方案
心理治疗
(2)给予支持性或疏导性心理治疗。
(3)帮助患者认识有关的应激源,正视和面对现实,使患者认识到人在一生中,会遇到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困难,生活就是与自然斗争,调整自己,去适应和处理各种变化了的事情和环境。
(4)鼓励患者锻炼自己的意志,发挥患者的
主观能动性,培养自己应付或处理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
药物治疗
(1)对兴奋、激惹和幻觉妄想为主的,可选用
氯丙嗪、
奋乃静、
氟哌啶醇等
抗精神病药物。
(2)对焦虑、抑郁症状为主的,可选用
抗焦虑药艾司唑仑(
舒乐安定)、阿普唑仑等,
抗抑郁药可选
多塞平、
阿米替林等。
预防措施
1、个人的个性锻炼。包括对强而不可抑制型的人经常训练其内抑制过程,增加其忍耐、克制和涵养的能力,使之能屈能伸,消除过多的
兴奋性,以促兴奋和抑制的均衡。
2、对弱型者,要消除过多的被动
防御反应,逐渐变得坚强。还可通过个性锻炼,增进神经过程的灵活性,防止外周环境或社会
心理因素的急剧变化,造成
高级神经活动失调。
3、
神经系统的机能状态亦很重要,当失眠、疲劳、耗竭时,易促发
心因性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注意睡眠、劳逸结合,加强文体活动,保持心情舒畅,增强体质。对防止
心因性疾病的发生有一定作用。
4、家庭对具有上述性格特征的人或曾发病处于恢复阶段的患者,交往时要尽量避免刺激或挑逗性语言和行为。
5、知道自己具有上述性格的人,在生活中要时刻提高自己各方面的适应能力。
健康教育
1、躲避刺激:尽量躲开或暂时回避刺激原。
2、选择性的忽视:有意不去注意自己的挫折和精神痛苦,对伤心的事不去感知,不去接触,不去回忆。
3、转移刺激:如出去散步、运动、与人交谈,或听些轻松的音乐,看电视、听广播,写字、作画等,转移自己的注意力。
4、意志控制法:养成良好的
道德修养,对不健康的情绪反应主动克制,尽量杜绝或减少发怒、焦虑、悔恨等情绪。
5、释放法:向亲朋好友诉说内心苦闷,使郁闷的情感获得疏泄,或找心理咨询专科医生、心理咨询热线电话等,获得同情与安慰。
6、升华法:改变精神上获的满足的方式,把不良情绪转化为科学、教育、艺术、
体育事业而奋斗的力量。
7、改变自身的认知价值,尊重自身价值,重视自己的优点和成绩,以自己的长处比别人的短处,从而恢复自信心与
自尊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