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因性反应
反应性精神病的类型
急性心因性反应是反应性精神病的一个类型,其临床症状主要是意识障碍、精神运动性障碍,幻觉妄想少见。
临床症状
一般来说,事过境迁,随着时间的流逝,心因性反应都能得到缓解。只有少数病人会残留失眠、头痛、情绪易激动、记忆力减退等症状。其预后好坏,与精神因素能否去除以及病人的性格等有关。当然,病人的性格与心因性反应的发病及病情严重程度也有很大的关系。
病理病因
心因性反应皆由明显强烈的心理、社会因素应激所引起,因而心理治疗有着重要意义,应力争在与病人接触的情况下,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与病人交谈。同病人分析发病经过,进行解释,指导病人如何对待刺激和如何消除刺激。同时给予有力的心理和社会支持,缓冲病人的创伤性反应,使其树立信心战胜疾病。对焦虑、心烦不安者可选用催眠剂和抗焦虑剂,以延长生理睡眠,加强内抑制过程,但要注意不可过量或长期应用。
心因性反应症是一组由于明显的心理社会因素所致的心理疾病。一般地说,决定本组疾病的发生,病程和临床表现的因素有:(1)生活事件和处境;(2)社会文化背景;(3)个性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生活态度、信念等。这里所说的心理社会因素并称为心理刺激即一般简称心因,它是指这类刺激来源于人的社会活动和精神生活中的劣性刺激。
机体是否会在心因作用下致病要取决于两个因素:(1)心因的强度(如灾难性事件),或强度虽然不大,但因持续的积累作用(如长期的人际关系紧张,内心矛盾等),或同时遭受多个心理刺激(如既有经济困难,又遇亲人亡故,自己生病,所谓“雪上加霜”),发生综合作用,这时会引起心理平衡,调节系统崩溃。(2)当事人的态度与反应特点,如同样是亲人亡故,大多数情况不会引起当事人很大痛苦而成为当事人的强烈心理刺激,但如亲人是在年老久病或与当事人已经反目,感情破裂的情况下,则该亲人的死亡不形成明显心理刺激。另外,有些外界因素本来并无明显刺激可言,如某种职业,而当事人不愿从事该职业,会觉得这工作是一种负担,乏味,这就可能成为心理刺激。又如经济改变,财产损失,对把金钱看得重与看得轻的人,其刺激强度显然不同。
避免方法
心因性反应主要发生在处在生理发育期的儿童中,特别是小学生和初中生中,因此在给小学生和初中生开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时要注重群体性心因性反应的防范,其防范对策及措施如下:
①宣传教育,预防为主。平时要做好预防接种的宣传教育工作,特别应讲清接种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及其处理原则,使接种者心理上有所准备,避免出现反应后思想紧张和恐惧。注射时避免一过性刺痛而引起的晕针,避免让受种者在空气流通不畅的场所或在饥饿、疲劳时进行接种。
②排除干扰,疏散病人。一旦发生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应及时疏散病人,隔离治疗,避免相互影响或暗示造成连锁反应,尽量缩小反应面。
③避免医疗行为的刺激,无需补液者应避免输液。
④疏导为主,暗示治疗。正面疏导,消除恐慌及顾虑心理,稳定情绪可辅以药物治疗,应用小剂量镇静剂,也可采用暗示疗法,暗示受种者不过度关注预防接种及机体反应。
⑤仔细观察,处理适度。群体反应人员复杂,个体差异较大,应注意接种反应之外的合并症,并及时报告家长及学校,要求积极配合做好治疗工作。
没那么可怕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发病原因是精神因素引起的,是指某种精神紧张如重大事件、情绪激动、内心冲突等相关因素,在许多人之间相互影响而引起的一种心理或精神障碍。”北京回龙观医院临床心理科副主任医师刘华清进一步解释说,“该病的发病特点是起初由群体中的一人发病,其症状表现如头痛、头晕、胸闷、恶心、呕吐、精神紧张、恐惧、发作性哭闹或精神萎靡不振等,当群体中其他人目睹该人发病,精神上就会受到感应,并相继出现相同或类似的症状。发生地点多在学校或其他公共场所,尤其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偏远山区或农村更易发生。由于环境封闭,人们对该病不了解,居住得又比较近,群体之间相互暗示和自我暗示的可能性较大,使该病在患者和周围人群中迅速播散,进而造成更大的恐慌。由于儿童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应对生活事件的能力还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因此,在心理压力过大、精神过度紧张等情况下,更容易患病。尽管其症状多样明显,但是患者通过化验及各种检查,均无明显异常。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并不可怕,由于患者的意识是清晰的,因此,通过心理干预后可自行缓解,恢复正常。刘华清指出,一旦出现群体性心因性反应,首先要把发病的人隔离,然后由医生进行心理疏导,明确告诉患者这些症状并非躯体疾病,而是心理因素在起作用。诊断明确后,不要再做重复的检查,以避免病情的复杂化。另外,在环境中要避免不良的暗示,如避免多人围观及对症状的过分关注,做到及时果断处理现场,这样流行就可得到控制。对于焦虑严重者可在短时间内选用镇静和抗焦虑药物,但多数患者是不需要药物治疗的。
最新修订时间:2022-03-17 17:00
目录
概述
临床症状
病理病因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