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大道南延工程北起淮河大道,在三河镇以东上跨杭埠河,
石头镇以东上跨罗埠河,往南直达庐江腹地,终于庐江县外环北路交口,全长约60公里。其中庐江段起于杭埠河桥北,长为29.5
公里,设计速度80km/h,双六一级公路,路基宽32m。曾从“徽州路”更改为“美菱大道”,再到复名为“徽州大道”。
简介
“美菱大道”的原名其实叫徽州路,是
合肥市一条很有特色的路名。1955年2月19日,当时的合肥代市长章嘉乐发布了合肥市政府第188号布告,公布了首批28条重要道路的命名,徽州路就是这28条道路之一。从1955年开始启用直到1994年,沿用40余年,给人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许多“老合肥”的记忆中都保留了很多关于徽州路的美丽风情。徽州路曾经分为三段,最南段从现今的芜湖路到环城南路,曾命名为黄山路;中间一段是从环城南路到长江路,曾被命名为“孝肃南街”,而市民称之为“小南门街(或南门大街)”;北段是从长江路到淮河路,曾被命名为“孝肃北街”,其中的安庆路和长江路之间的路段,又称“尚节楼街”。到了94年,需要改造的徽州路面临资金困难,在合肥市有关部门协调下与美菱公司达成协议,由美菱一方捐资修建徽州路,同时为表彰该公司的义举,以及嘉奖美菱公司对合肥的贡献,市政府决定将徽州路更名为“美菱大道”,协议期限为10年。
早年的徽州路集聚了老合肥的千种姿态万种风情,是老合肥独具特色的一道亮丽风景线:曾经的过街天桥魅力四射;曾经的
法国梧桐遮天蔽日惊现香港报纸;曾经的四大楼遥遥相望,供电大楼、新华书店大楼、百货大楼和轻工大楼(工农兵商场所在的大楼)这些在当时的合肥首屈一指的楼房都花落徽州路。由此,徽州路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人流、车流量之大不难想象,最先架起天桥也就不足为怪了。这条美丽的大道不仅体现了老合肥的面貌而且还是几代合肥人临湖通江达海的出口。它,承载着几代人的希望和回忆,是多少老合肥人心中的明珠,其状难以言喻。
发展史
1994年徽州路就被改作了美菱大道,路虽然易名了,可是住在路旁的老人们恐怕怎么也无法抹去“徽州路”这3个字,或许和熟人交流的时候依然会用徽州路而不是美菱大道。对于他们来说徽州路不仅是徽州路更是他们的青春与奋斗历史的记录。改回原名不仅是一种希望更是一个目标。10年期限到了的时候,就有很多人提出更名的请求。直到2006年,市政府决定对美菱大道进行扩建以适应合肥市大发展的需要的时候,徽州大道终于凤凰重生,并在繁华的都市霓虹灯下灼灼生辉。多少人的期待,多少人心愿,合肥市的地图册上将重现找到“徽州大道”这四个字,而美菱大道这十多年的历史也将成为永久的纪念。
2024年11月27日,徽州大道南延工程杭埠河特大桥顺利合龙。
责任
新生的徽州大道被历史赋予了更多的责任。它不仅继续承载了几代合肥人临湖通江达海的期望,而且还是一条连接合肥老城区与滨湖新城的交通大动脉,是省城破多项历史纪录的“滨湖第一路”。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它还率先融入了“BRT公共交通系统”。并且这条绿色景观大道还将成为省城最长的一条“徽文化”大道……。对于合肥人来说,徽州大道已经不是一条单纯的路,而是时尚前卫、引领国际潮流的象征。
徽州大道还被誉为合肥28条重点道路绿化工程的“明星”。在不久的将来市民将亲眼见证一条穿行在森林里的道路的诞生。该条道路不管是道路隔离带,还是20米、50米绿带,都是以“乔木+地被”为主要组合形式的配置方法。
规划和安排
根据规划,道路隔离带中,乔木品种保留了银杏,同时新增加了香樟。灌木球有海桐球、石楠球;地被植物有美女樱、
金叶女贞、月见草等,整条道路风格一致。同时,行道树上的种植池加大,便于植物生长。20米和50米林带,则以四个不同主题风格的植物组合构成,并且以相同的背景树毛白杨为配景,形成既有变化,又统一的植物景观带.今后,如果您行走在徽州大道,那么一年四季所感受到的景致都是不同的。
在此次规划设计中,以“穿越时空”的手法,分别以“翠竹映春”、“盛夏浓荫”、“林茵秋色”、“丛杉叠翠”等富有季相特色的林带主题,表达自然界的春、夏、秋、冬轮回。四大主题景观分别为:
翠竹映春,以竹类为主题树种、毛白杨为背景树、果梅为配景树;盛夏浓荫,以香樟为主要树种,以毛白杨为背景树,栾树、石榴为配景树;林茵秋色,以无患子为主调树,夹竹桃、桂花为配景树;丛杉叠翠,以水杉、池杉为主调树,雪松、红叶李、香樟为配景树。
这样的安排在自然景观上全面提升徽州大道的形象,使其在新世纪迈上一个更高的台阶,而且,在人文景观上也不被忽视。徽州大道以超出任何大道的气度,迎风而起。作为一条历史悠久的大道,岂能忽视起人文内涵?况且徽商徽州这类名词不但家喻户晓,甚至全国闻名,岂能放着这样的资源听之任之?政府有意顺应民意,给市民一个满意的答复。通过五个游园全面提升“徽文化”景观的内涵五个游园设置五个节点,系统展示徽州大道的 “过去、现代与未来”。这五个节点,自北向南分别为:历史流痕(过去)、昨夜今晨(过渡)、斗转星移和时代弄潮(现在)、乘风破浪(未来)。具体为:
历史流痕(徽州大道和东流路十字口)由于该路段连接现有老城区,所以重点突出“历史徽州”中心主题。以一条下沉的绿河贯通整个节点的四个地块,并且运用徽州传统民居中经常出现的竹林、粉墙、天然石桥、苍劲古树、青石板路等,展现“徽文化”内涵。
昨夜今晨(徽州大道和祁门路十字口)考虑到该区域西面有住宅区及学校等,在整个设计中定位在过去和今天的转换之中。大面积整洁的草坪,浓密的背景林将整个节点形成环形空间。徽州大道就从这环形中穿过。
斗转星移(徽州大道和312国道相交路口)
312国道是已建成的高速公路,徽州大道下行穿越该路。该区域建造丰富饱满的植物层次,造出时间和空间上的交替和过渡。
时代弄潮(徽州大道和飞龙路高架路口)运用香樟、波浪珊瑚篱、榉树等,营造出“海浪”的氛围。
乘风破浪(位于习友路交口) 承袭整条徽州大道从古至今的设计主题,因此该路段强调表达未来景观的主题特色。四块场地以刚劲的斜线构图,给人视觉及心理上带来强大的冲击力。
如果说从景观和人文2个方面还不够体现出政府对它的期望和重视的话,那么从现代化交通这个方面应该更有说服力!20公里长的徽州大道目前是省城乃至我省第一条引进BRT的道路。BRT是英文BusRapidTransit的缩写形式,意思为快速公交系统。一辆车可乘180人、时速可达60公里,可被视为“路面地铁”。这种新型交通系统的引进使徽州大道更增添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2006年11月15日,受各界瞩目的合肥滨湖新区建设将正式拉开帷幕。滨湖新区作为通过巢湖进入长江融入长三角地区的水上门户,启动区2平方公里,起步区3000亩。启动区位置紧靠建设中的美丹路两侧,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小学、寄宿制初中、高中、医院、办公居住区、特色风情街等。根据规划,滨湖新区的核心功能是行政办公中心、商务文化会展中心、省级休闲旅游基地、居住综合新区等。 “滨湖新区”是合肥市141工程中的一项工程,新区的范围是南依巢湖,北靠二环南路,西接上派河和合安高速、东临南淝河,规划总用地面积约190平方公里。 伴随着滨湖新区工程帷幕的拉开,徽州大道工程也紧锣密鼓,由默默无闻转而轰轰烈烈。它们相伴成长,它们相互映衬,徽州大道宛如滨湖新区的美丽丝带迎风漂浮着舞动着新区的美丽,而滨湖新区又如徽州大道的明珠,闪亮着,凸现着大道的无与伦比的价值和珍贵。
回望过去,徽州路盛极一时。展望未来,徽州大道能否风光无限?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完成使命,不负众望,时间必将能给出一个清晰而明确的答复……
徽州大道已经成为合肥一条标志性的主干道,根据规划将来徽州大道会一直向南延伸,从巢湖西侧的位置继续前进,这条路将跨出合肥,成为一条出城道路。究竟会一直延伸到何处?根据整体规划,徽州大道将极有可能一直延伸到庐江县,将合肥与庐江连接起来。 “东陈岗一带缺少广场与游园,老人与小孩休闲成问题,以后还有地吗?”东陈岗的罗女士对徽州大道沿线老旧小区改造充满期待。按市规划部门透露,徽州大道沿线老旧小区改造与城中村改造计划已经启动,一批高档写字楼、购物中心、健身广场与游园将次第呈现。另外,新建小区或写字楼时,门前景观、绿地或广场要纳入市区统一规划。像南薰门桥下高楼完工时,也为居民留下了休闲的广场,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多。 徽州大道南延庐江项目全长约48公里,其中庐江段32公里,按一级公路标准兼顾市政功能设计,路线起点接徽州大道与深圳路交叉口向南布设,后向西绕过引江济淮工程派河枢纽继续向南,跨杭埠河、省道S351盛同路、白石天河,终点接移湖北路。目前由市大建办组织项目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