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昌县
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辖县
德昌县,隶属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地处安宁河谷地带,横断山区康藏高原东缘,南与会理市米易县毗连,西至雅砻江盐源县相望,北接西昌市,东以螺髻山山脊与普格县分界,东南隅与宁南县接壤。介于东经101°54'—102°29',北纬27°05'—27°36'之间,总面积2284平方千米。下辖2个街道、8个镇、2个乡。截至2021年末,德昌县常住人口21.7万人。
历史沿革
先秦
德昌古为邛都县地。
元鼎六年(前111年),汉武帝以邛地置越雟郡。今德昌为郡治邛都县地,属益州。
蜀汉
建兴三年(225年)诸葛亮率军南征,分州划县。德昌仍属邛都县地,隶益州越雟郡。
仍置越雟郡,徙治会无县。
太安二年(303年)郡改属宁州。
咸康八年(342年)还属益州,德昌仍为邛都县地。
宋刘裕时仍置越雟郡,还治邛都。
齐萧道成时鄙视少数民族,贬称为越雟獠郡,县无载。
梁萧衍时“尝开置雟州,寻复陷没”。
北周天和五年(570年),置西宁州,领郡六。越雟郡领邛都、越雟二县,德昌隶邛都县地。
后周时改西宁州为严州,郡县名称未变。
开皇六年(586年),复改严州为西宁州。
开皇十八年(598年),改称雟州。
大业初(605年),复称越雟郡,德昌隶属县无更。
武德(618年),复曰雟州。
武德三年(620年)置总管府,寻改为中都督府。
贞观元年(627年)以益州置剑南道,羁縻十六州。
天宝元年(742年)越雟郡依旧都督府。
至德二年(757)郡没于吐蕃。
贞元十三年(797年)收复。
咸通六年(865年)郡地为蒙诏所据,立城曰建昌府,德昌属建昌府地。
五代
后汉天福二年(948年),段思平建大理政权,改建昌府为建昌郡。
太祖无力统治,将大渡河以南地区全部放弃。建昌地区“诸酋争强,分地为四,推段兴为长”。其裔浸强兼并诸酋,自主府主,“大理不能制”。
宪宗朝建昌归附,德昌一带为屈部、頳綖部所据。
至元十二年(1275年)设置建昌、德平、定昌、会川四路,今德昌境内屈部改为昌州,隶定昌路。
至元十三年(1276年)頳綖部改为德州,隶德平路。
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罢德平、定昌二路,置德昌路,领昌州、德州、普济州、威龙州。
明初,沿袭旧制。
洪武十五年(1382年)三月,改德昌路为德昌府,隶建昌卫,属云南布政使司。同年十月,建昌卫府俱改属四川布政使司。
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因月鲁贴木儿乱,致“诸州皆废”。次年废建昌府,建昌卫指挥使司升置为建昌卫军民指挥使司。
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置守御德昌千户所。
永乐二年(1404年)七月,置昌州、普济州、威龙州长官司,隶建昌卫。
初袭明制。
顺治十六年(1659年),改军为民称建昌卫。
雍正六年(1728年),裁卫改置宁远府,德昌所仍存,隶宁远府。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裁德昌所设巡检司,属西昌县。
中华民国
民国元年(1912年),裁西昌县并入宁远府。
民国二年(1913年),去府复县,德昌为西昌县分县。
民国三年(1914年),置建昌道,领县二十八。
民国十七年(1928年),裁建昌道,各县直属四川省府,德昌仍属西昌县。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四川省府划宁远府属地区为第十八行政督察区,改行区制,德昌为西昌县第三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第十八行政督察区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设立政治指导区,其中龙窝子(龙阿)、麻陇、八角厂、小板厂四政治指导区。
民国三十年(1941年),增设的煌尤政治指导区后划归德昌县。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一月,建西康省,宁属八县划归西康省。同年七月,西康省府在西昌设立宁属屯垦委员会,代行省府职权掌理宁属行政。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一月,成立德昌设治局。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一月,德昌正式建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50年3月26日,德昌解放。同年4月6日成立德昌县人民政府,德昌县属西康省西昌地区。
1955年10月,德昌县随西康省撤销并入四川省,属四川省西昌地区。
1959年8月,撤德昌县,并入西昌县,设德昌区。
1962年10月20日,国务院批准恢复德昌县建制,四川省人民委员会通知自11月1日起正式恢复德昌县。
1978年10月,随西昌地区并入凉山彝族自治州
行政区划
截止2022年12月31日,德昌县辖2个街道、8个镇、2个乡。德昌县人民政府驻德州街道惠民路47号。
(一)德州街道(教育巷7号)
·凤凰社区·香城社区·安顺社区·彩虹社区
·中屯村·麦岔村·果园村·大坪村·沙坝村·角半村·安宁村
(二)昌州街道(王所社区六组)
·王所社区·六所社区
·茶园村·昌州村·花果村·陈所村·新安村
(三)永郎镇(永定社区永胜路110号)
·永定社区
·可郎村·罗乜村·蒲坝村·锦川村·纸房村·老碾村
(四)乐跃镇(红星村二组乐跃场99号)
·红星村·大福村·乐跃沟村·铜厂村·半站营村·群英村·联盟村·高丰村·杉木村·海花村·红岩村
(五)麻栗镇(民主村六组156号)
·民主村·三合村·大坝村·点马村·大象坪村·阿月村·黄家坝村·光辉村
(六)茨达镇(新胜村一组500号)
·新胜村·新华村·跃进村·朝阳村·大陆槽村·和平村·牛马场村
(七)巴洞镇(红旗村八组88号)
·红旗村·松柏村·前进村·铁厂村·裕民村·宽裕村
(八)黑龙潭镇(马安村二组66号)
马安村·一碗水村·大湾村
(九)铁炉镇(春光村一组)
·菠萝村·永安村·春光村
(十)热河镇(热水场198号)
·雅江村·龙窝村·顺河村
(十一)南山傈僳族乡(昌州街道新安村五组75号附1号)
·小南山村·杉木沟村·大田湾村
(十二)金沙傈僳族乡(观音堂村常家湾组)
·观音堂村·王家坪村·黄竹村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德昌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凉山彝族自治州中部,南与会理、米易县毗连,西至雅砻江和盐源县相望,北接西昌市,东以螺髻山山脊与普格县分界,东南隅与宁南县接壤。介于东经101°54'—102°29',北纬27°05'—27°36'之间,总面积2284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德昌县地形复杂多样,以中山地貌为主,地处安宁河谷地带,横断山区康藏高原东缘。境内螺髻山海拔高度为4354.2米。
气候特征
德昌县西临雅砻江、东连螺髻山,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年均日照总时数2356小时,年均气温17.7℃,年均相对湿度64.7%,年均PM2.5指数25,负氧离子含量平均12000个/立方厘米,年均降水1074.4毫米,无霜期300天以上,优质天气330天以上,夏无酷暑、冬无严寒。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截至2019年末,德昌县主要地类数据如下:
一、耕地17196.47公顷(257947.05亩)
其中,水田6401.59公顷(96023.85亩),占全县耕地的37.23%;水浇地41.31公顷(619.65亩),占全县耕地的0.24%;旱地10753.57公顷(161303.55亩),占全县耕地的62.53%。麻栗镇、德州街道、茨达镇等3个镇(街道)耕地面积较大,占全县耕地的42.75%。
位于一年两熟制地区的耕地17196.47公顷(257947.05亩),占全县耕地的100.00%。
位于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含800毫米)地区的耕地17196.47公顷(257947.05亩),占全县耕地的100.00%。
位于2度以下坡度(含2度)的耕地1361.64公顷(20424.60亩),占全县耕地的7.92%;位于2—6度坡度(含6度)的耕地2859.89公顷(42898.35亩),占全县耕地的16.63%;位于6—15度坡度(含15度)的耕地4800.41公顷(72006.15亩),占全县耕地的27.92%;位于15—25度坡度(含25度)的耕地4359.89公顷(65398.35亩),占全县耕地的25.35%;位于25度以上坡度的耕地3814.64公顷(57219.60亩),占全县耕地的22.18%。
二、园地21160.37公顷(317405.55亩)
其中,果园4147.28公顷(62209.20亩),占全县园地的19.60%;其他园地17013.09公顷(255196.35亩),占全县园地的80.40%。园地主要分布在永郎镇、乐跃镇、茨达镇等3个镇,占全县园地的46.77%。
三、林地166271.93公顷(2494078.95亩)
其中,乔木林地156854.00公顷(2352810.00亩),占全县林地的94.34%;竹林地46.22公顷(693.30亩),占全县林地的0.03%;灌木林地2883.94公顷(43259.10亩),占全县林地的1.73%;其他林地6487.77公顷(97316.55亩),占全县林地的3.90%。林地主要分布在乐跃镇、茨达镇、麻栗镇等3个镇,占全县林地的49.01%。
四、草地11468.07公顷(172021.05亩)
其中,天然牧草地11158.46公顷(167376.90亩),占全县草地的97.30%;其他草地309.61公顷(4644.15亩),占全县草地的2.70%。草地主要分布在乐跃镇、麻栗镇、茨达镇等3个镇,占全县草地的67.24%。
五、湿地319.16公顷(4787.40亩)
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其中,湿地是“三调”新增的一级地类。其中,内陆滩涂319.16公顷(4787.40亩),占全县湿地的100.00%。湿地主要分布在麻栗镇、德州街道、乐跃镇等3个镇(街道),占全县湿地的80.27%。
六、城镇村及工矿用地5316.62公顷(79749.30亩)
其中,建制镇用地1005.78公顷(15086.70亩),占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18.92%;村庄用地3974.16公顷(59612.40亩),占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74.75%;采矿用地270.98公顷(4064.70亩),占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5.10%;风景名胜及特殊用地65.70公顷(985.50亩),占全县城镇村及工矿用地的1.24%。
七、交通运输用地2177.19公顷(32657.85亩)
其中,铁路用地209.78公顷(3146.70亩),占全县交通运输用地的9.64%;公路用地800.32公顷(12004.80亩),占全县交通运输用地的36.76%;农村道路1167.08公顷(17506.20亩),占全县交通运输用地的53.60%;港口码头用地0.01公顷(0.15亩),占全县交通运输用地的0.00%。
八、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3023.25公顷(45348.75亩)
其中,河流水面2247.63公顷(33714.45亩),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74.34%;湖泊水面3.49公顷(52.35亩),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0.12%;水库水面342.33公顷(5134.95亩),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11.32%;坑塘水面313.07公顷(4696.05亩),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10.36%;沟渠70.57公顷(1058.55亩),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2.33%;水工建筑用地46.16公顷(692.40亩),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1.53%。热河镇、乐跃镇、麻栗镇等3个镇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面积较大,占全县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的45.84%。
矿产资源
德昌县境内有矿点矿化点近200个,矿种47种,经地质部门勘查过的矿点21个,矿种12种,特别是稀土、氧化物远景储量达200万吨。
植物资源
德昌县林副产品种类繁多,有食用菌和染料、药用、芳香油、油料、园林花卉等类植物400余种。
药材资源
德昌县已查明动植物药材上百种。常年收购中草药材30多种,以龙胆草、僧母草、黄芩、川楝子茯苓、余甘子、金龟莲、商陆为大宗。
人口
截至2021年末,德昌县总户数73958户,户籍人口22.0389万人,城镇人口61374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为71652人,占总人口的33.0%;傈僳族人口为7295人,占总人口的3.3%。据人口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21年末常住人口21.7万人,其中:城镇人口9.3万人,城镇化率42.98%。据人口出生统计,人口出生率13.2‰,自然增长率6.0‰,符合政策生育率98.5%。
政治
现任领导
副县长:曹伟
经济
综述
2021年,德昌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860081万元,同比增长7.0%,比去年增加0.6个百分点,增速全州排第9位,安宁河县(市)排第4位。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为246570万元,同比增长6.7%,增速全州排第11位,安宁河县(市)排第5位,拉动GDP增长2.0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238090万元,增长8.5%,增速全州排第8位,安宁河县(市)排第4位,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375421万元,增长6.3%,增速全州排第9位,安宁河县(市)排第2位,拉动GDP增长2.7个百分点。人均GDP达到39635元,比上年增长7.2%。三次产业对GDP的贡献率分别为28.5%、32.3%、39.2%。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为28.7:27.7:43.6。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459498万元,同比增长6.1%,民营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3.4%。
固定资产投资
2021年,德昌县500万元以上施工项目达到23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7267万元,同比增长16.8%,完成州下达660000万元目标任务。其中:工业性投资完成32926万元,同比下降36.7%;无工业技改投资完成额;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同比增长362.1%;第二产业同比下降35.9%;第三产业同比下降6.9%。基本建设投资同比增长7.4%。从投资主体看,民间投资同比增长49.1%,占全社会投资总额的58.8%。
财税收支
2021年,德昌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2890万元,同比增长6.9%。一般公共预算支出201557万元,同比增长1.3%。
人民生活
2021年,德昌县全体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8509元,比上年增长9.38%。
2021年,德昌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7441元,比上年增长7.95%。其中,工资性收入22070元,增长2.20%;经营净收入9051元,增长23.48%;财产净收入2348元,增长4.13%;转移净收入3972元,增长13.34%。人均消费性支出24439元,增长6.95%。其中,居住支出增长8.37%,生活用品及服务支出增长14.74%,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10.81%,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7.48%。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30.9%。
2021年,德昌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793元,比上年增加2083元,比上年增长10.06%。其中,工资性收入5751元,增长8.90%;经营净收入13867元,增长9.06%;财产净收入193元,增长15.14%;转移净收入2982元,增长17.11%。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17687元,增长7.27%。其中,居住消费支出增长7.44%,生活用品及服务消费支出增长15.73%,交通和通讯支出增长8.99%,医疗保健消费支出增长4.70%。农村居民恩格尔系数33.1%。
第一产业
2021年,德昌县农林牧渔总产值(现价)达到457524万元,比去年增加25692万元,增长5.95%。其中:农业产值290911万元,比去年增加35210万元,增长13.8%;林业产值8551万元,比去年增加374万元,增长4.6%;畜牧业产值139632万元,比去年下降11506万元,下降7.6%;渔业产值7795万元,比去年增加3800万元,增长95%;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0635万元,比去年增加817万元,增加8.32%。
农业
2021年,德昌县粮食作物播种面积达18545公顷,比上年增加522公顷;粮食总产104038吨,比上年增加3076吨,同比增长3%;其它主要农作物产量如下:油料产量766吨,同比增长0.9%。糖类产量1912吨,与上年持平。蔬菜瓜果产量310493吨,同比增长5.9%。
林业
2021年,德昌县森林覆盖率71.6%。
畜牧业
2021年,德昌县出栏生猪27.51万头,同比增长13.2%;羊出栏14.03万只,同比下降4.9%;牛出栏1.3万头,同比增长0.62%;家禽出栏119.6万只,同比增长0.4%。全年肉类总产量26437吨,同比增长12.4%,其中猪肉产量16517吨,同比增长16.6%;羊肉产量2362吨,同比下降3.7%;牛肉产量1667吨,同比下降0.6%;家禽肉产量2453吨,同比下降2.25%;牛奶产量129吨,同比下降3.9%。
渔业
2021年,德昌县水产品产量3850吨,同比下降16.3%。
生产条件
2021年,德昌县化肥施用量(折纯)8200吨;年末农业机械总动力24.8万千瓦,同比下降10.5%;农村用电量为14500万千瓦小时,同比增长5.9%;全年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973吨,地膜覆盖面积11480公顷。
第二产业
工业
2021年,德昌县全社会全部工业总产值630610万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值483273万元,同比增长26.6%。在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水力发电量99534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11.2%;风力发电量76154万千瓦小时,同比下降3.8%;风机叶片生产181套,风机主机生产212台。德昌县27户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1年实现营业收入489912万元,同比增长20.0%;工业产品产销率96.9%,同比下降8.5%;实现工业增加值109714万元,工业增加值不变价增速4.0%;全年利税总额52698万元,同比增长68.3%,其中利润总额44171万元,同比增长130.0%。
建筑业
2021年,德昌县全社会建筑业生产完成增加值26054万元,同比增长3.1%,总量位居全州第5位,增速全州第9位。全县21户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11.09亿元,同比增长10.0%。
第三产业
国内经济
2021年,德昌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64189万元,比上年增长13.3%;批发和零售业实现增加值89871万元,比上年增长12.0%;住宿和餐饮业实现增加值12574万元,比上年增长15.0%。从城乡结构看,城镇市场零售额232205万元,农村市场零售额12107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8%和13.3%。
对外贸易
2021年,德昌县出口总额(包括转口贸易)5190万元人民币。
招商引资
2021年,德昌县省级平台签约40亿元,国内省外到位资金28.55亿元,国内州外到位资金41.5亿元。
房地产业
2021年,德昌县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下降35.4%,商品房施工面积62.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5%,商品房销售面积25.4万平方米,同比增长26.1%。
邮电通信
2021年,德昌县电信业务总量219952万元,增长速度27.6%,邮政业务总量2806万元,同比增长26.5%。年末国际互联网上网用户数1.6万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固定电话用户2.8万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移动电话用户19.7万户,和去年相比基本持平。全县电话普及率达到74.5%。
旅游业
2021年,德昌县旅游总收入达17.5亿元,同比增长3.8%;旅游总人次达476.2万人次,同比增长2.6%。
金融业
2021年,德昌县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1546401万元,比上年增长15.3%。
保险业
2021年,德昌县保险机构保费收入25457万元,比上年增长7.2%。
交通运输
交通
德昌县境内成昆铁路、雅攀高速、108国道及正在建设的成昆铁路复线纵贯南北,有火车站7个、高速公路出口3个,距西南一流支线机场青山机场64千米,同处西昌半小时经济圈和攀枝花一小时经济圈,由铁路、公路、航空构成的立体交通网络。
2021年,德昌县完成1565千米路网规划采集编制、275条30户以上聚居点通组路规划入库,德会高速、成昆铁路扩能工程推进,完成G108线大中修、预防性养护及S219线改造,完成德雅路、茨大路、三大路、德南路、德阿路等农村公路安保292.3千米及5个乡镇客运(养护)站新改建项目,全域实施乡村客运“金通工程”,全县通乡通村公路通达、通畅、通车率均达100%。
运输
2021年,德昌县公路运输总周转量105390万吨千米,同比增长9.8%。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2021年,德昌县入孵中小微企业40家;金锋橡胶、中水恒岳成功申报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确认四川省科技型中小企业9家。
教育事业
截至2021年末,德昌县共有普通中学数5个,小学校数61个,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230人,小学专任教师1085人,普通中学在校学生13075人,小学在校学生22807人。累计投入20.8亿元,教育教学综合评定居全州第四。学前教育入园率超100%,义务教育巩固率达95%。
文化事业
2021年,德昌县开展送文化下乡、全民阅读等活动,出版《德昌傈僳族志》及德昌地情资料《繁星点点》等刊物。建设“凤凰古镇”、打造“凤凰古城”、拓展“凤凰新区”,城市“三化”工程竣工投用,地标性建筑凤凰阁建成投用,凤凰嘴公园成为城市新“绿肺”,“凤舞水秀”喷泉成为网红打卡地。
体育事业
2020年,德昌县参加全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赛、五人制足球赛。
卫生事业
2021年,德昌县建成紧密型医共体2个,成功创建三级乙等医院2所。完成县中医院整体搬迁,启动县人民医院新院区建设项目,全面实施三孩生育政策,艾滋病抗病毒治疗覆盖率、成功率全面达标,母婴传播率为“零”。年末医疗卫生机构186个,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1575床,执业(助理)医师数520人。
社会保障
2021年,德昌县率先在全州实现贫困人口住院结算“一站式”服务,异地就医即时结算率达85%以上;累计发放社会救助资金和社会福利资金2.85亿元,惠及100余万人次;完成工人文化宫、王所敬老院扩建等项目建设,松鹤憩园等项目加快推进;财政用于民生方面支出占公共财政支出75%以上,州下达民生实事107件全面完成,累计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503件和政协委员提案467件;全面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新增就业17473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始终控制在3.8%以内。加强国防建设和双拥模范县创建,高质量完成征兵任务和退役军人、随军家属安置工作,发放优抚保障金839.55万元,县退役军人事务“两站一中心”全国示范创建成功通过省级复验。
基础建设
2021年,德昌县新建新村新寨82个、“小组微生”聚居点54个,新建及改造管网376.78千米,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1939户,建成高标准农田7.11万亩,沟渠、机耕道199.86千米,新增、改善灌面7.9万亩,顺利完成和平水库坝区、高效节水灌溉等项目。投资4.01亿元建设输变电线路1419千米、惠及10万余人;完成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26个,获得节余指标2052亩;实施土地整理项目6个,取得占补平衡指标4000亩;划定基本农田20.14万亩,落实保护地块7468个,持续保有耕地26.25万亩。
环境保护
2021年,德昌县建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站点42个,划定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区,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实现“双降”;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1.6%、林木绿化率达73.03%,创建姑姑山、黑龙海子两个省级森林公园;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编制完成“一河一策”管理保护方案,划定流域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河道管理范围,完成黑龙潭湖泊健康评价、长江十年禁渔退捕安置及小水电清理,完成中央、省四轮生态环境保护督查反馈问题整改。2021年,工业万元GDP综合能耗比上年下降3.2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综合能耗同比增长2.89%。
历史文化
傈僳文化
德昌县傈僳族是四川省傈僳族聚居最多的县,有两个自治乡,总人口6000多人。傈僳族能歌善舞,傈僳族女人善编织火草麻布、手工羊毛腰带,手工缝制、刺绣的女性衣裙尤具特色。傈僳族喜爱歌舞,无论婚、丧、庆典均要唱歌(对歌)跳舞。
德昌县傈僳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当丰富并独具风格,傈僳族原生态歌舞、服饰、婚俗、阔时节、口弦、葫芦笙、火草织布技艺、民间文学等等,都是本县最具民族特色的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德昌县已成功申报了1个国家级9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
建昌板鸭制作技艺
建昌板鸭制作技艺是德昌县的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德昌先民早在秦汉时期就开始养鸭,至唐咸通六年(865年)蒙诏立建昌府,德昌属建昌府地后,其名曰“建昌鸭”。其后,农户饲养“建昌鸭”相沿成习,在安宁河两岸繁育,主要盛产地是现德昌县的麻栗、阿月、德州、王所等乡镇。“建昌板鸭”是用建昌鸭制作而成的,后经沈万三收集、整理成一整套的制作流程。明清时期建昌板鸭曾被列为贡品,其美名也流传于民间,其制作工艺由沈家代代相传下来,并不断发扬光大。
在德昌县境内板鸭属宴席上品,建昌的板鸭最具特色。建昌板鸭是用放牧饲养3—4月龄的建昌鸭进行填肥1—2周,宰杀后的胴体用盐腌制,再加以天然辅料(青椒、磨菇、沙姜、花椒、胡椒等),腌制1—2天后,自然风干,再进行叠胚、整形即为成品。食用时浸泡、洗净、煮熟、斩块即食,也可蒸食。
野蜂养殖习俗
傈僳族野蜂养殖习俗是德昌县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傈僳族是狩猎民族,捕猎野蜂是他们狩猎的一项技能,这种技能不知传了多少代,具有鲜明的地方民族特色。德昌的傈僳族一直延续着捕养野蜂的习俗,80%的傈僳人家都养有各种野蜂。
寻找野蜂,德昌傈僳人有一套奇特的方法。他们通常是捉上一、两只蚱蜢等昆虫,固定在一根细棍上当诱饵。然后用一根长头发,一端打上活结,另一端拴上白色的火草皮或鸡毛等显眼的分量很轻的东西,用作跟踪的参照物。他们拿着有昆虫的细棍在林间舞动,引来野蜂飞到棍上啃虫肉。捕蜂人瞅准时机,将事先准备好的拴有醒目标志物的头发丝,牢牢套在蜂腰上。蜂将肉啃成一个接近花生米大的肉团后,将其抱起往“家”飞,捕蜂人随即跟着飞跑。由于捕获了猎物,蜂的灵活度和飞行速度都慢了很多,捕蜂人就跟着白色的参照物追,看落在什么地方,就能找到野蜂窝的准确位置。用当地人的话说,这就是给野蜂拴个尾巴,跟着走,就能找到蜂窝。在野外用这招找野蜂,非常有效。
在条件极为困难的年代,傈僳族男人们曾靠捕养野蜂的技能添补家用,为家人填肚充饥,维系生命。野蜂养殖习俗是傈僳族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高腔
傈僳族高腔是德昌县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傈僳族是一支能歌善舞的民族。傈僳族非常喜爱唱歌对调,有“盐,不吃不行;歌,不唱不得”之说。傈僳族人民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以歌代言,以歌代答,形成喜好民歌的传统。德昌傈僳族高腔民歌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艺术形式,其曲调高亢悠长、唱腔优美、节拍极为自由,韵味浓厚,颇具感染力。广泛流传于四川南部傈僳族所在地区,尤其以德昌金沙乡和南山乡一带的花傈僳族中最为流行。傈僳族中的花傈僳是一支感情丰富的分支,妇女能歌善舞,有着悠久歌唱传统,德昌傈僳族高腔是傈僳族妇女最喜爱的歌唱形式。其少女以上年纪的妇女均喜唱歌,无拘无束,开口即歌,出口成诗,一唱百和,大凡生产劳作、逢年过节、婚丧嫁娶,各种仪式均离不了唱歌。以歌唱作为自娱自乐、自我教育和社会交际的重要手段,善于用诗歌和音乐表情达意。因此,傈僳族民间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民间歌谣。高腔即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一种。
傈僳族高腔民歌享有傈僳族“川剧”的美誉,有字清、腔纯、音高、大小腔互衬、刚柔相映等明显特征。它一般由一人演唱,与傈僳族葫芦笙以复调的形式出现在傈僳族嘎且且撒勒舞现场,歌、葫芦笙、舞蹈为交织体的声音加上视觉上的肢体动作形成了傈僳族独特的艺术形式。
风景名胜
地方特产
荣誉称号
2017年12月14日,德昌县获评第四届四川省文明城市
2019年2月2日,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评为县级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8月,入选为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县。
2020年2月,入选2020中国县域潮品消费百强榜排名61
2021年1月18日,被国家卫生健康委命名为“2018-2020年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
2021年9月8日,入选国家能源局综合司整县(市、区)屋顶分布式光伏开发试点名单。
参考资料
德昌概况.德昌县人民政府.
历史沿革.德昌县人民政府.
最新修订时间:2024-08-25 15: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