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方鼎,
西周早期,中国国宝级
青铜器,现收藏于
上海博物馆。该鼎铭文24字,为中国的文字演化史提供了资料,对
历史学、
考古学和
文字学的研究具有极高的价值。
德方鼎是一件铸造于西周早期(公元前11世纪)的青铜器。
西周早期的方鼎造型更趋浅腹,足部变得细长, 德方鼎是这一时期的典型。
德方鼎是青铜器中的饪食器,铸于西周成王年间,它通高24.4厘米,口纵14.2厘米,口横18 厘米,在口沿的两边,此器有两只立耳,折沿浅腹、柱足细长。德方鼎的腹饰为兽面纹,两侧的龙形纹以细雷纹为底,足上端饰牛首纹,纹饰十分清晰规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青铜宝尊
彝,现藏于
上海博物馆。
某年三月,周王自镐来到
成周洛阳,为武王举行祼礼,器主德参与了此项活动。仪式结束后,王赏赐德廿朋贝,德因以作器。(由于祭祀对象是武王,所以主祭者自然是
周成王。)
德方鼎腹内底部铸有铭文,鼎的铭文相当重要,共5行24字,记载了
周成王在东都
成周为武王举行
祭祀一事,因掌管祭祀的贵族“德”受到成王认可,赏赐给他20串珍贵的贝壳。德之后铸造礼器以示荣耀于后人。
德方鼎中的铭文有些字有所简化,比如“德”在铭文中由双立人和直组成,表示行为端直;而同时代的另一个德字,下面又加了心,表意更为抽象。郭沫若推测周代时繁形的字体和简化字都在社会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