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表现主义电影
德国电影流派
表现主义电影是二十世纪一、二十年代在德国出现的把文学、戏剧和绘画上的表现主义原则运用于电影创作的电影流派。表现主义电影用荒诞离奇的手法,曲折而准确地反映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德国人民带来的极度恐慌和惶惑的心情,银幕上呈现的是高度夸张、变形、主观化的世界。
艺术渊源
受后印象派影响,反对印象主义中残存的中心透视的空间法则,尤其是受高更“野人画派”的影响,强调作品的直觉感受和主观创造,不求复制现实,对理性不感兴趣,崇尚原始艺术的非实在的、装饰性的美,并以浓墨重彩的光线明暗对比创造出一种极端的纯精神世界,并使超现实主义得到进一步发展。
特征
风格化的平面,对称、扭曲、夸张;相似形状的并列,
1. 影像:表现主义的导演注重具有象征意味的造型,倾向认为电影的影像应该成为平面艺术。在构图和布景上下足了功夫。往往在一个构图中用相似的形状并列而形成相当具有表现力的镜头。表现主义电影经常摒弃常规的影像形态,采用倾斜、颠倒的影像,采用常规电影很少使用的特殊拍摄角度,画面的明暗反差一般会很大。表现主义电影常用人物特写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空镜头,使用特写可以看作是在“放大”表演,增强戏剧性;而对环境的渲染可以看作是对人物行为和灵魂的“解释”,力图揭示人物行为背后的社会诱因。此外,主观镜头也是表现主义常用的手法,表现主义艺术家轻视局限于客观的写实,强调表现“主观的现实”。
2. 表演:表现主义的表演一般比较夸张,基本放弃了写实主义的表演方式取而代之的是展示迅速的变动、舞蹈般的动作、变形或扭曲的表情。
3. 题材和类型:在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中,题材的特征是显而易见的,恐怖、灾难、犯罪题材是最常见的,表现主义电影艺术家们往往从被扭曲的、阴暗的世界中去寻找素材,在那似乎与现实隔绝的、封闭的世界中,去挖掘人物内心深处的孤独、残暴、恐怖、狂乱的精神状态。内容荒诞离奇,有时结构散乱,情节变化突兀,故事人物类型化,往往鬼魂与活人同时出现(《吸血鬼》等),生与死、梦幻与现实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表现主义电影导演们关注畸形社会中的心理非常态,关注那些焦虑与紧张的情绪,力图透视那些狂乱行为背后的深层动机和原因,用主观化的影像风格来反证社会事实,作品因此具有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代表
罗伯特·维内的《卡里加里博士》 1920年 ;
弗里茨·朗格的《三生记》 1921年;
保罗·威格纳《泥人哥连》 1920年;
奥逊·威尔斯《审判》 1962年。
进一步发展
室内剧
聚焦于少数几个人物特色,细致地把探究他们生活中的维基,致力于缓慢传神的动作,表现和细节描述,而不是极端的情绪表现,以简洁的场景和角色心理状态为关注点,主要表现当代日常环境中短时间内发生的事件,聚焦于强烈紧张的心理情节,多以悲剧结尾。代表作
茂瑙的《最卑贱的人》 吉斯纳 《后楼梯》
街头电影
关注社会现实而非心理状态,使用摄影棚去想社会现实,移动摄影表现社会的客观手段而非主观经验,被称为“新客观派”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5-01-16 01:05
目录
概述
艺术渊源
特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