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网虫(Microdictyon)发现于
澄江生物群。生活在5.3亿年前的
寒武纪,身上长着10对足和覆盖有鳞片状骨骼的蠕形动物。微网虫属于
叶足动物门,具有网状骨片的微网虫,每个网眼中有一个圆管构造,可能具有感光作用,体长可达8厘米,具有9对矿化骨片和10对足,这些骨片起到连接腿和关节的作用。微网虫荣登英国《
自然》杂志第6232期封面,成为化石明星。在地球上没有找到与微网虫类似的其他生物。
生态环境
微网虫属于叶足动物门,因身上多边形的鳞状骨片而得名,具有网状骨片的微网虫,每个网眼中有一个圆管构造,可能具有感光作用,体长可达8厘米,这些骨片起到连接腿和关节的作用,在
澄江生物群发现有这种生物完整的
化石。
为了找到
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根据,各国的科学家们进行了艰苦的探索。1909年,在
加拿大北部的布尔吉斯,科学家瓦尔克特偶然发现了一块奇特的化石,进而发现了轰动世界的布尔吉斯页岩化石群。在那里科学家们找到了距今5.15亿年的古生
动物化石,使地球上
生物化石门类从20多个增加到40多个。而
澄江生物群的发现大大丰富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证据,为研究这—生命大爆发现象提供了更好更丰富的佐证。
外形特征
微网虫具有9对矿化骨片和10对足,这些骨片起到连接腿和关节的作用,有专家认为,这些骨片是一种繁殖后代用的储卵器,不过参照现代节肢动物繁殖器官多集中在一个部位的特点,储卵器不可能这样分散。也有专家认为,这些骨片是具有感光作用的多眼,所以有了“九眼精灵”的美称。不过动物的眼睛一般集中在头部,和微网虫类似的生物在地球上还没有找到。
微网虫 因为缺少软体组织,它们的网状骨片被作了许多离奇解释:一是包壳类群体生物;二是储卵仓;三是动物表皮的骨片,甚至被认为是最早的放射虫。
分布区域
帽天山距昆明56km,距玉溪市87km,距澄江县城6km。整个化石埋藏带呈蛇状蜒蜒达20km,宽4.5km,埋藏深度达50m以上。现圈定的保护面积为18km,其中核心区保护面积1.2平方公里。
化石明星
在澄江发现的完整微网虫化石令人惊讶,因为谁也未曾想到这些奇形怪状的骨板竟然长在毛状动物的身上。因此,微网虫荣登英国《自然》杂志第6232期封面,成为化石明星。
《纽约时报》曾经这样评论微网虫:“一些寒武纪生物很容易就扮演科幻小说里的角色,最奇怪的家伙就是一种身上长着10对足和覆盖有鳞片状骨骼的蠕形动物。”
最新研究
2018年3月末,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博士研究生潘兵等人在国际古生物专业期刊Journal of Paleontology上发表了关于华北早寒武世辛集组发现微网虫骨片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
微网虫骨片化石是寒武系第二统小壳化石中的常见化石类型,呈网状结构,网孔近六边形,具形态多样的纽结,主要成分为磷酸钙。这些网状骨片化石最早由Matthews和Missarzhevsky于1975年发现于英格兰下寒武统地层,1981年Missarzhevsky和Mambetov依据其外形似网状且比较小(毫米级)而形象地将其命名为微网虫(Microdictyon),但关于这些微小骨片化石的生物属性尚难以确定。直到1989年,陈均远等人在我国云南澄江生物群发现了保存完整的软躯体化石后,才知道这些网状骨片原来是生长在叶足类动物躯干的两侧,每个躯干的两侧生长有9对网状矿化骨片。虽然微网虫的离散骨片化石在全球下寒武统地层中较为广布,但长期以来在我国的华北地台却没有发现报道。
潘兵等在研究华北地台南缘寒武系第二统辛集组小壳化石的过程中,首次在华北发现了微网虫的离散骨片化石。潘兵等依据所发现的化石材料,通过与前人已经发表离散骨片形态的对比分析,认为仅依据少量的离散骨片很难排除种内变异、个体发育以及不同位置骨片形态的差异,因此在利用离散骨片建立新种时需要更加谨慎地考虑这些因素。
辛集组中的骨片形态与之前报导的某些离散骨片种有许多相似之处(椭圆形强烈隆起的框架、低矮的蘑菇状纽结、分散的纽结顶端等),但又具有一些新的特征,如蘑菇状纽结顶端呈表面平坦的平台状和纽结表面的放射纹。考虑骨片数量较少,无法排除个体发育与种内变异的影响,所以暂时将其当作微网虫未定种(Microdictyon sp.)。文章系统地总结微网虫各个种的时空分布特征,认为微网虫并不适合作为寒武系第三阶的
标准化石。通过分析离散骨片的不同形态特征在地层中出现的先后顺序,发现高的纽结出现时间较晚,而低矮蘑菇状纽结可能是一种较为原始的特征。
该发现拓展了微网虫骨片化石的古地理分布范围,为研究微网虫骨片的地层学意义及演化规律提供了新的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