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活
社交软件
所谓“微生活”是指随着微博等新媒介的兴起,人们的生活发生“微”“秒”的变化,即在网络化的基础上使生活“短、平、快”,突出的代表是“微博”参与面的迅速扩张,“微小说”的广泛参与,网络自拍视频短剧、“秒杀”更是已无法阻挡之势,这种生活受到年轻人尤其是“80后”的追捧。对此,反对者提出应崇尚“慢活”“乐活”,提出减少与媒体接触,放慢生活的脚步。专家建议面对庞杂“微”信息潮,年轻人应该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明确生活、家庭、事业所追求的目标,调适自我,使生活逐步走向常态化、有序化。
基本简介
短描述:基于共同的兴趣组织和参加活动,认识周围的朋友
生活中经常会碰到的事情,麻将3缺1,k歌没气氛,泡吧没人陪,想通过桌游认识新朋友。交友应用虽然很多,但是发送的消息永远没人回,还经常被人拉黑。一切都让微生活来解决,不用再整天翻照片,让帅哥美女走进你的生活圈。微生活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社交活动应用,在上面你可以找到身边的陌生人或者朋友,免费发布活动信息,查看参加各种类型的活动。在活动中发布照片,留言评价。随时找到身边新奇好玩的活动, 结识志同道合的新朋友:轻松派对, K 歌,桌游, 春天户外, 放松羽毛球, 激情演唱会。让周末充实, 新朋友不断!方便人与人之间更便捷和及时的联系。
通过周边发布的活动,和失去联系多年的老同学在一次活动中再相聚
微生活还还可以帮你对熟人进行分类,比如同学,同事,家人,好友。约朋友吃饭不再是麻烦事。
使用好友聚会功能,可以轻松发布活动给指定的朋友,家人或者同事。发布后对方即刻收到通知,查看活动详情,选择是否参加或者留言。
随着微博等新媒介的兴起,生活方式正在发生“微”“秒”的变化:时时刻刻更新微博,只浏览微小说、关注短新闻、看视频也是自拍网剧、网上“秒杀”……追赶时间、超越时间已然成为部分年轻人生活基调。微生活和我们的现实生活越来越紧密了。
不仅更新微博成为一种潮流,微小说也渐渐取代大部头小说成为年轻人春节阅读新宠。据了解,作为一种新的网络文学形式。
除此之外,网络自拍视频、短剧、“秒杀”更是已无法阻挡之势,充斥着“80后”“90后”的春节生活。“自从‘微’的概念潜入之后,我好像难以拿出整段的时间来学习或消遣,阅读短新闻及时知结果,看故事也是微小说,视频更是越短越好……一目了然的媒体接触方式为扩充信息量提供了平台,生活可谓乐在其中。
质疑声音
部分年轻人在春节长假兴奋地过着分秒必争的“微”生活,而另外一些人却对这种生活不以为然,提出异议:“生活越来越快,越来越匆忙,人也开始浮躁,这有什么意义?”与“微”生活一族不同的是,这些人开始崇尚“慢活”“乐活”,减少与媒体接触,利用来之不易的大把空闲时间,与亲朋好友聊天,拿起大部头小说品味其中,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放慢生活的脚步对于他们来说才是一种享受。
专家声音
以“短、平、快”为特点的“微”生活受到年轻人尤其是“80后”的追捧。
一是信息时代人们对简单精炼信息的需求增大。随着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很难截取完整的一段时间来进行深度阅读或感受生活。而微博、微小说、秒杀等,使人们更易获得感触、记录当下、把握飞速的生活。
二是“微”生活容易形成“媒介依赖”。人们可以通过手机、IPAD等多种终端及时发布观点看法与网友沟通互动,易操作、易获取的特性使人们从媒介使用发展到媒介依赖,最终变为“媒介控制”。
三是“微”生活人群具有很强的聚合性,“零距离”沟通使只言片语的影响力无限放大,从而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一些人对于“微”生活感到紧张、焦虑、无法淡定,其实是因为工作状态与日常生活状态之间的骤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人,工作和日常生活界限很明确,工作之外可以自我随意安排。而信息时代,人们无处藏身,工作、休闲无法分离,人们陷入一种无休止的生活循环中。一些“80后”感知到这种状态提倡“慢生活”,其实是一种生存策略,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自我调整。 “‘微’生活带来的改变很难说好与不好,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好处,但也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快,‘微’生活只是完成了即时回应、知道事实,浅层的信息接触并不能引起人们的深思,社会也随之变得浮躁。
“微”生活将逐渐成为一种生活趋势。但是,之所以存在对“微”生活的质疑和反抗,根本来看,还是这种新的生活方式还没真正形成。
面对微博等媒介带来的庞杂“微”信息潮,年轻人不应随波逐流,应该了解自己需要什么,明确生活、家庭、事业所追求的目标,在事业上、生活上进行自我生涯设计,完成自我资源的整合,调适自我,确立相对集中的目标,使生活逐步走向常态化、有序化。
四大微革命
1、我们获取新闻和信息的方式,也发生了巨变。微博作为一个公共平台,本身就具有媒体气质。就这样,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新闻人,将自己的见闻放到微博分享,其中不少新闻更会领先于主流传统媒体。在它作为一个新闻平台的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个公民围观平台。它可以利用便捷的传播分享性帮你寻人,帮你散播你需要散播的信息。之前引起轰动的多起公共事件相信大家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微博将这些很可能被主流媒体“忽视”的新闻放上这个公众平台,引起了公民围观。如果没有这样的“微”主导引起围观,很难想象,为人所知的公共事件会是怎样发展、怎么收场。不仅如此,很多被媒体压下来的新闻都被微博“狙击”,引起公民围观。这种把最大多数普通人的力量集结,成为公共生活中最重要平衡力量的信息传播行为,是以往不曾有过的。这种力量不光平衡了公权力,纠公权力之偏;更能平衡人心,救治人心之弊。“微生活”掀起的“微革命”带领民众进入了一个“微动力”时代,一个个普通“细微”的人,组成了异常强大的力量。“微革命”开启了公民围观新纪元,它以最大多数普通人的力量来改变社会,且不论改变的大小,但它就是在“微”改变。
2、事无绝对,微博虽然有如此强大的力量,但也无法避免事情两面性的定律。微博搭起的全民关注平台也滋生了一些“病菌”在里面——微博因为门槛低,应用简单,导致了信息过多过杂。
3、依然是那群“最大多数普通人”难以辨别和提取有效信息。微博被骗案件屡见不鲜,传销组织貌似找到了新平台,而一些错误信息、不良信息更是在其中大肆穿插。
4、假新闻也多如牛毛,引发围观公民的疑惑与错误判断,这些都构成了微博信息的无背景化,碎片化,无效化。而正如前面所说,“微生活”所掀起的“微革命”正席卷整个信息世界,“最大多数普通人”的公民围观对微博的负面效应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在大多数“模糊”信息、错误信息当中,当事人总处于一个游离于焦点之外的位置,而在事件中心仿佛就成了公民围观的那种传播效应。微博消息因为自身的缺陷,导致了事件的焦点容易模糊,真相被伤害,进一步的就是对围观的伤害,真相的缺失极易导致围观被误导,而当围观被引导逐渐走向失去公信力,缺乏真实度的时候,公民围观将会演变为一场被人冷漠看待的闹剧。最开始的“最普通的大多数人”所集结出来那股强大的力量,将会演变成对社会的负面影响,最终被“最普通的大多数人”本身所质疑,继而慢慢消解。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2-12 12:47
目录
概述
基本简介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