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山湖游击队
1939年成立于微山县的抗日游击队
微山湖游击队是指抗日战争时期,微山湖上有一支土生土长的抗日游击队。它从诞生之日起,就配合活跃在微山湖区的兄弟部队,长期坚持了湖区的抗战,同日、伪、顽军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立下了不朽的战功。与此同时,它在开辟和保卫由延安至华东的湖上交通线,护送往返苏北鲁南延安的我党中高级干部作出了卓绝的贡献。这支部队就是微山湖游击队。
成立背景
1939年2月,微山湖区开始建立了第一支抗日武装“苏鲁豫支队后方办事处第五游击大队”,大队长孟现臻,副大队长张新华,教导员康文彬。之月间王志成在三孔桥、南庄一带也拉起了一支队伍“沛八”,不久编入五大队。主要活动在微山湖西岸。第五游击大队后又编入东进支队,开赴鲁南山区抗日根据地。王志成调回沛滕边县委任军事部长。
7月,张新华接受鲁南区党委及军区的指示,奉命到沛晚边县委重建武装——沛滕边县委警卫营。张新华任营长,李金山任副营长。于第二年大年初七,在纸坊伏击了日伪军,打开了沛滕边区抗战新局面。
1940年5至6月间,驻湖面地区的国民党顽固派连续制造了屠杀我党、政、军干部的千里并惨案”和“六·一三惨案”,一时乌云笼罩,丰、沛、铜、鱼、滕五县敌伪军向湖面根据地步步紧逼。湖西地区党、政、军机关均安全撒入湖区,并将云集在湖区的我主力部队、沛滕边县的警卫营、民运大队、滕沛丰三县大队编入丰、沛、滕、铜、鱼五县游击大队,大队长许言语,政委郑统一,一副大队长张新华。同年11月24日突围西撒,到达单虞根据地后,沛滕边警卫营又编入教导四旅独立团。
夏镇为中心的这块微山湖区抗日根据地,自1937年11月到1940年11月西撒,在这3年的战斗岁月里,先后组织大小武装部队六七个,这些部队的名称虽然都不叫微湖大队,但这些部队的干部战士大都是微山湖土生土长,并为后来组建微湖大队培养了骨干,开辟了立脚点——微山湖抗日根据地,孕育着微湖大队的诞生。
部队沿革
1941年1月,张新华受湖西党组织的派遣组建新武装,同警卫员杨瑞芳从湖西又回到湖东,找到了从前的老部下李景昌、李玉清和西撤后留下的黄克敬、刘德功、张文生、袁世信等人联合在一起,在沛滕边县委的领导下,开始组建了一个二十几人的小部队。3月,配合主力部队参加了杏园战斗,7月,又参加了打小团阎的战斗。战斗结束后,这支队伍发展到四十多人,我任大队长,袁振华、梁道友任副大队长。队伍番号,临时起名叫微湖游击大队。秋后,这支队伍发展到一百多人。
1942年秋天,上级调来了几个新的领导人充实部队,因此,微湖大队在湖西高楼才正式建队。任大队长,胡桂林任副大队长,张新华孙新民任政委。下辖四个小队:一小队队长袁振华、指导员马英;二小队队长单大兴,后李春元接任,指导员卜广来;三小队队长石发俊、指导员潘允行;四小队队长白益才,指导员尚民先。
微湖大队正式成立后,配合活跃在微山湖地区的兄弟部队—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湖上区中队等抗日武装,坚持湖区斗争,同日、伪、顽展开了英勇顽强的斗争,参加了许多重要战斗,发挥了重大作用。与此同时,还在鲁南军区、湖西军区、沛滕边县委的领导下,为开辟和巩固由延安至华东的湖上交通线、护送过往干部,作出了贡献。
参加战役
杏园战斗
杏园是滕枣地区通往湖西的交通要道,战略位置十分重要,滕县敌顽保安旅旅长周伺部郝二毛子团团部和一个营的兵力盘据在这里,对我党领导的几支抗日武装在这一带活动十分不利。为保证湖上交通线畅通无阻,沛滕边区党政领导和部队早想打掉杏园的敌人,拔掉周侗郝部这颗钉子。这次战斗由八路军第一一五师教导第二旅第五团副团长王根培统一指挥。1941年4月25日夜,王根培率领该团第二营,同张新华率领的微山湖游击队、邵剑秋率领的运河支队、洪振海率领的铁道大队共400多人,从彭口闸出发,长途奔袭。尖刀班首先赶到杏园村口,消灭了顽军哨兵。深夜3点,各部到达指定位置,包围了杏园村。同时派部分兵力设伏于村东南和村西南,监视临城与三河口、班村之敌。在机枪的掩护下,王根培率第二营首先从村东发起攻击,经激战,突破敌前沿阵地,直,顽军团部。在猛烈的攻击下,顽军乱作一团,一部分缴械投降,一部分负隅顽抗。双方展开了激战,挑晓,战斗结束,300余顽军除部分被打死外,其余均被俘,郝团副团长被击毙,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收复微山岛
1941年初,微湖游击大队和铁道游击队开始在岛上开展革命工作,很快岛上的革命形势就发展起来,但也使敌伪军恨之入骨。6月中旬,临城(今薛城)的日寇派出一小队,配合“鲁南共团”团长阎成田部的苏海如、郭玉林和韩庄的汉奸队乘各游击队外出执行任务未归,岛上仅有少数人员留守之机,乘虚而人,向微山岛发动偷袭,占领了微山岛。
敌人占领了微山岛,微湖大队便将部队化整为零,时分时聚,灵活地同敌人周旋。闹得敌人六神不安,迫使微山岛的鬼子小队撤回临城,加强铁路线的防守。鬼子一撤,微湖大队便决定收复微山岛。1941年6月23日晚8时许,微湖大队、铁道游击队、运河支队的百余名游击健儿,分别由郝山湾、彭口闸乘船,插向微山岛。经过近一天的战斗,游击队收复微山岛,保障了湖上交通线的畅通。
“武装大请客”
1943年夏天,为保护群众利益,粉碎日、伪、顽军的征麦计划,微湖大队和铁道游击队,鲁南军区武工队一起,用武装“请客”的方式,将微山湖沿岸的伪乡保长“请”到山里,使日伪顽军找不到帮凶。被武装“请”到山里的伪、顽人员110多人,受训1月余,待空合清野后,才将他们放回,胜利地保卫了麦收。
为统一指挥驻湖区各地方武装部队,经鲁南军区决定,将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峰县大队、涨沛大队四支武装合编为鲁南军区独立支队。支队长张新华,政委孟昭径,副政委杨广立。微湖大队编为一大队,对外仍称“微湖大队”。几支武装互相配合,坚持湖区斗争。
程子庙战斗
1944年7月18日,微湖大队同铁道游击队配合鲁南军区八师在歼灭了湖东卓楼、满口一带的顽军后,又于绍日攻克湖西顽军重兵驻防的据点程子庙,除五十余人趁乱逃窜外,程子庙守敌全部被歼,俘周侗部保安二旅参谋长以下官兵778人,毙敌313人。程子庙战斗是微山湖区反顽战斗的最后一击,他沉重地打击了湖面的顽军,打开了湖西地区的局面,为湖西抗战取得最后胜利扫清了障碍
同年秋,微湖大队又一次整编,归鲁南二分区一营建制,营长张新华,教导员沈湘江。从1941年1月至1944年冬,历时3年,微湖大队从来没有离开过微山湖,同微山湖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战斗情谊。
以上部队沿革及战斗过程根据时任微湖大队大队长张新华回忆文章整理,参见《战斗在微山湖上》,载《微山湖畔的枪声: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五十周年》,山东省济宁市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1995年。
参考资料
最新修订时间:2022-11-02 00:25
目录
概述
成立背景
参考资料